五禽戏------华佗
“五禽戏”是我国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的经验,把“熊经鸟伸”运动发展为虎、鹿、熊、猿、鸟“五禽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体育和健身运动。从古至今,广为流传,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
“五”是一个约数,并非限于五种功式;“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本法之起源可上溯至先秦,如《庄子》中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等载述,可见当时已有多种模仿动物形神的导引图文,更属“五禽戏”原始功法之类。经常锻炼五禽戏不仅可以行气活血,舒筋活络,防治疾病,还有利于慢性病的康复。第一式虎举
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第二式虎扑
动作一:接上式。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上体抬起,左脚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虎扑动作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同时,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牵动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流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第三式鹿抵
动作一:两腿微屈,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左前方迈步,脚跟着地;同时,身体稍右转;两掌握空拳,向右侧摆起,拳心向下,高与肩平;目随手动,视右拳。动作二: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屈膝,脚尖外展踏实;右腿伸直蹬实;同时,身体左转,两掌成“鹿角”,向上、向左、向后画弧,掌心向外,指尖朝后,左臂弯曲外展平伸,肘抵靠左腰侧;右臂举至头前,向左后方伸抵,掌心向外,指尖朝后;目视右脚跟。随后,身体右转,左脚收回,开步站立;同时两手向上、向右、向下画弧,两掌握空拳下落于体前;目视前下方。动作三、四:同动作一、二,惟左右相反。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尾闾运转,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的功效。另外,鹿抵对于腰部的锻炼,还能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防治腰部的脂肪沉积,防治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症。第四式鹿奔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向前跨一步,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空拳,向上、向前划弧至体前,屈腕,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拳心向下;目视前方。动作二:身体重心后移;左膝伸直,全脚掌着地;右腿屈膝;低头,弓背,收腹;同时,两臂内旋,两掌前伸,掌背相对,拳变“鹿角”。动作三:身体重心前移,上体抬起;右腿伸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松肩沉肘,两臂外旋,“鹿角”变空拳,高与肩平,拳心向下;目视前方。动作四:左脚收回,开步直立;两拳变掌,回落于体侧;目视前方。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重复一至八动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鹿奔动作中,两臂内旋前伸,肩、背部肌肉得到牵拉,对颈肩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等症有防治作用;躯干弓背收腹,能矫正脊柱畸形,增强腰。第五式熊运
动作一:两掌握空拳成“熊掌”,拳眼相对,垂手下腹部;目视两拳。动作二:以腰、腹为轴,上体做顺时针摇晃;同时,两拳随之沿右肋部、上腹部、左肋部、下腹部画圆;目随上体摇晃环视。动作三、四:同动作一、二。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上体做逆时针摇晃,两拳随之画圆。做完最后一动,两拳变掌下落,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活动腰部关节和肌肉,可防治腰肌劳损及软组织损伤。腰腹转动,两掌画圆,引导内气运行,可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运用腰、腹摇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按摩,可防治消化不良、腹胀纳呆、便秘腹泻等症。第六式熊晃
动作一: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左髋上提,牵动左脚离地,再微屈左膝;两掌握空拳成“熊掌”;目视左前方。动作二:身体重心前移;左脚向左前方落地,全脚掌踏实,脚尖朝前,右腿伸直;身体右转,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掌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动作三:身体左转,重心后坐;右腿屈膝,左腿伸直;拧腰晃肩,带动两臂前后弧形摆动;右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右;左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动作四:身体右转,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同时,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掌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左脚上步,开步站立;同时,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身体左右晃动,意在两胁,调理肝脾。提髋行走,加上落步的微震,可增强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有助于防治老年人下肢无力、髋关节损伤、膝痛等症。第七式猿提
动作一:接上式。两掌在体前,手指伸直分开,再屈腕撮拢捏紧成“猿钩”。动作二:两掌上提至胸,两肩上耸,收腹提肛;同时,脚跟提起,头向左转;目随头动,视身体左侧。动作三:头转正,两肩下沉,松腹落肛,脚跟着地;“猿钩”变掌,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动作四:两掌沿体前下按落于体侧;目视前方。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头向右转。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习练“猿戏”时,“猿钩”的快速变化,意在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 两掌上提下按,扩大胸腔体积,可增强呼吸,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第八式猿摘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向左后方退步,脚尖点地,右腿屈膝,重心落于右腿;同时,左臂屈肘,左掌成“猿钩”收至左腰侧;右掌向右前方自然摆起,掌心向下。动作二:身体重心后移;左脚踏实,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右掌向下经腹前向左上方画弧至头左侧,掌心对太阳穴;目先随右掌动,再转头注视右前上方。动作三:右掌内旋,掌心向下,沿体侧下按至左髋侧;目视右掌。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大步,左腿蹬伸,身体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左脚脚尖点地;同时,右掌经体前向右上方画弧,举至右上侧变“猿钩”,稍高于肩;左掌向前、向上伸举,屈腕撮钩,成采摘势;目视左掌。动作四:身体重心后移;左掌由“猿钩”变为“握固”;右手变掌,自然回落于体前,虎口朝前。随后,左腿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左臂屈肘收至左耳旁,掌指分开,掌心向上,成托桃状;右掌经体前向左画弧至左肘下捧托;目视左掌。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腿直立;同时,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这套动作中,眼神的左顾右盼,有利于颈部运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可减轻大脑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对神经紧张、精神忧郁等症有防治作用。第九式鸟伸
动作一:接上式。两腿微屈下蹲,两掌在腹前相叠。动作二:两掌向上举至头前上方,掌心向下,指尖向前;身体微前倾,提肩,缩项,挺胸,塌腰;目视前下方。动作三:两腿微屈下蹲;同时,两掌相叠下按至腹前;目视两掌。动作四:身体重心右移;右腿蹬直,左腿伸直向后抬起;同时,两掌左右分开,掌成“鸟翅”,向体侧后方摆起,掌心向上;抬头,伸颈,挺胸,塌腰;目视前方。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左脚下落,两脚开步站立,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这套动作可加强肺的吐故纳新功能,增加肺活量。第十式鸟飞
接上式。两腿微屈;两掌成“鸟翅”合于腹前,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动作一:右腿伸直独立,左腿屈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脚尖朝下;同时,两掌成展翅状,在体侧平举向上,稍高于肩,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动作二:左脚下落在右脚旁,脚尖着地,两腿微屈;同时,两掌合于腹前,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动作三:右腿伸直独立,左腿屈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脚尖朝下;同时,两掌经体侧,向上举至头顶上方,掌背相对,指尖向上;目视前方。动作四:左脚下落在右脚旁,全脚掌着地,两腿微屈;同时,两掌合于腹前,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两臂的上下运动可改变胸腔容积,若配合呼吸运动可起到按摩心肺作用,增强血氧交换能力;提膝独立,可提高人体平衡。五禽戏内功和要领(天津国术馆馆长薛颠著) 这套五禽戏必须先练内功,内功练到一定程度,肢体能自发地动起来,再经一个时期,才可开始练此戏。有了内功基础以后,即可仿效五禽的神态和动作进行缎拣。做动作时,要求做到神形合一,用意不用力,贵在从容,不可急迫,贵在自然,不可免强,以便使身体关节灵活,内部轻松,筋络舒畅,谷气易消,病不得生。 这套五禽戏的动作不限,只求仿效五禽动作随意活动。但为了便于学习,介绍了几十个基本姿势,以便练时参考。如果不练内功,只练这些动诈,也能起一定保健作用。 内功时而长短,因人而异,决不可急于求成。一般,在练功之后,应感到精力充沛,全身舒适。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同,对内功要顿的理解也不同,所以练功中如果出现不舒适的感觉,即应停练。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先练动作,或内外功同时俱练,以免发生偏差。无内功基础练动作,只求仿效五禽的神态和动作,守着中丹田,自然放松地练,不必配合内功,对健康也是有效的。 本内功的主要特点是动静相兼,绝大部分都要求静中求动。因此,练功时必须循序渐进地练下去,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追求某些感应;无论呼吸或动作,均应顺其自然,不可加意强求,以免发生偏差,损害健康。 本内功的另一特点,是口鼻呼吸任其自然,不加“干涉”,不加理会,而只注意守窍。守的窍或穴,主要有中丹田(肚脐)、夹脊(第十二胸椎下)和命门(位于与肚脐相对处)。一般所说的丹田,均指中丹田。 气功的气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口鼻的气,也称为后天气,一种是从母体中继承下来的气,也叫做先天气或元气。本内功所练的气,就是先天气,因此切不可注意口鼻呼吸之气。 练先天气时,所守的窍位似有“呼吸”之成,而且练到一定程度肢体还可以自发地动起来。因此,本书中未指明是口鼻呼吸之气者,均指先天之气;末指明口鼻之呼吸者,均指窍位的“呼吸”。两者切不可连在一起,必须分辩清楚。 至于口鼻的呼吸,虽不可加意和理会,实际上也在自然地呼吸,可是它又不同于平时的呼吸,对健康大有好处。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自然呼吸的地步,所以才不去理会它,以免发生偏差。 按照古人说法,人的两眼之间为上丹田,属心,肚脐是中丹田,属意。练功时,两眼轻闭意视中丹田,这就叫做内视,也叫做神视。内视之后,才能心和意合,意和气合,气和力合,发动先天气。本书常体到的内视,其含义均同此,因此不再做解释。 内功要先从静功做起(时间不限),静功做到一定程度,肢体即可自发地动起来。动起来以后,决不可因故突然停功,这样做会使身体不舒适,发生偏差。这点必须注意。 “先定心,心定神凝,神凝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为,无为气行,气行遂动”——这是练本功时应熟记的几个口诀。具体练法如下。 1. 练功前要松懈衣带,解大小便,休息片刻,使心定下来,坐在椅子上或站立,环境要清静,空气要新鲜。 2. 坐或站的姿势以自然舒适为原则。休息之后觉得心平气和,呼吸均匀,就内视中丹田(肚脐),耳听中丹田,意想中丹田,不注意口鼻呼吸,把口鼻呼吸移到中丹田,然后两眼轻闭,意守中丹田。 3. 心定以后,就把气从中丹田吸向命门(与肚脐相对的后腰处),吸到觉得两处气接上了,不能再吸了,等待中丹田自然向前呼气,又自然向后吸气。中丹田这样一呼一吸,即为丹田呼吸。应随着丹田自然呼吸,万不可加意鼓肚子和憋肚子,也不可硬和口鼻呼吸配合。 4. 如果中丹田不呼吸,也不要去用意使它呼吸,更不可用口鼻呼吸去引动它,而只 1 可守住它,久坐久守,忘掉口鼻呼吸。 5, 守到一定时间,身体就会不自觉地动起来。动起来以后,仍要意守丹田,身体愿怎样动,就怎样动,不可用意,不可理会,不可加意制止。 6. 自发动作练30—60分钟之后如想停功,即可暗想:“我不练了”,同时停止守丹田,这样即可慢慢停下来,千万不可突然强制停功。有时,练到一定时间之后,也可能自动地停功。 7。 动作可以干变万化,但一定不能忘掉守丹田。 8. 有些人可能因体质不同,有时虽久练本功,但始终动不起来。动不起来,也不要急躁,更不可故意仿效别人而动,也不可勉强加意求动。 9. 如果长期动不起来,也可以意守丹田练五禽戏,这也会起到保健作用。 10.因每个人的体质、年龄、生活环境不同,有些人手先动,有些人腿先动,有些人头先动,因人而异。 11.若动作起来不止,不必害怕,也不要突然有意停功。这时,可以反复暗示自己: “停下吧!不可再动了!”如动起来以后在地上打滚,即可以反复暗示自己: “让我站起来吧!打滚会把衣服弄脏的”;如果动作越动越快,就可反复暗示自己: “慢些吧:太快受不了”等。这样暗示就会慢慢停下来。 12.守中丹田动起来以后,初期动作可能激烈些,千变万化,没有规律,但在做功中完全可以控制不雅观的动作。练一个时期以后,动作就可以随意活动,要快就快,要慢就慢,要动就动,不动也可守着做站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