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 万铭 临床经验方药心悟

万铭:方药心悟

万铭,男,1939年10月生。南京市鼓楼医院主任医师。

●最推崇的医家:张仲景、叶天士、邹云翔、傅宗瀚、曹渭涣。

●必读的中医书籍:《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诸病源候论》、《中药大辞典》。

●治学格言:博采众方有创新,突出特色组方精。

●行医准则:割股之心为病人,精益求精救患者。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结肠炎、女子不孕症。

●最擅长应用的药物:黄芪、大黄、益母草、荔枝草、六月雪。

●最擅长应用的方剂:荔枝草合剂、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新参苓白术散、四逆散、乌及散。

1、黄芪

主治: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见体疲乏力、气短怕冷、尿少水肿者;冠心病见乏力气短、胸闷易汗者;慢性肝炎见乏力、身倦畏寒、食后脘胀作坠者;大动脉炎、中风偏枯、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免疫系统疾病中四肢欠温、功能障碍、舌胖齿痕、脉细或弱或涩,或见明显蛋白尿及管型尿,尿素氮、肌酐增高,尿比重上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反复不正常,无脉症,免疫八项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血压在(18.7~24)/(12~14.7)kPa即(140~180)/(90~110)mmHg,心电图示T波ST段异常均常用该药,可改善临床指征或实验室异常指标。

禁忌:肝火旺盛、湿热内盛、实热证候、阳明腑实、肝气郁结明显情况下均不用或慎用,否则病症加剧。虽有该药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的报道,但本人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感到其对湿热内盛、实热证候并无良效,反而易伤阴液,致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邪热难退。若气虚低热当另做别论。肝阳上亢、肝火旺盛之头痛用之则更痛。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疼痛则更痛。

配伍:

*****配益母草、石苇、覆盆子、薏仁根,消蛋白尿;

*****配生大黄、六月雪、土茯苓、橹豆衣,降尿素氮、肌酐;

*****配车前子、茺蔚子、石决明、玄参、丹参、杜仲,降肾性高血压;

*****配苏叶、姜川连、代赭石,纠正酸中毒,止肾功能衰竭呕吐;

*****配木瓜、龙骨、牡蛎,纠正肾功能衰竭低钙、肢麻抽搐;

*****配川芎、全瓜蒌,治气阴两虚型冠心病;

*****配丹参、紫草、垂盆草、猪苓,治慢性活动性肝炎;

*****配红花、乌梅、蒲公英,治萎缩性胃炎“肠化”;

*****配生地、穞豆衣,治免疫系统、结缔组织病变。

用量:10~60g。

体会:该药性味甘微温,含糖类、粘液质、胆碱及多种氨基酸。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功效。药理试验证实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流量,加强心脏收缩的作用。强心作用显著,能改善微循环,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提高肾上腺素,有加强利尿作用,减缓蛋白尿及高胆固醇血症。黄芪且能护肝,防止肝糖原减少,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比较持久有效,故本人在临床上每逢心、肝、肾、胃及免疫系统病症常用该药。尤其在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冠心病、慢性乙型活动性或迁延性肝炎、胃下垂或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偏枯诸病每见气虚或气阳不足者必用,能改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用好黄芪的关键在于:辨证要准,用药恰当;配伍得法;道地药材;用量得当,如用量大于30g,可以降低血压;小于30g,可以升高血压。

2、大黄

主治:肾功能衰竭、急性尿路感染;肺炎高热;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肠梗阻、阑尾周围脓肿、肝脓疡、胆道蛔虫症等。

指征:证属湿热证、实热证、瘀结证,见溲黄赤痛、便结不畅、口苦干、苔黄、脉弦数或滑数者;湿热瘀结的腹痛、黄疸、上消化道出血及氮质血症期、早期尿毒症也可用。

禁忌:气阳不足、脾肾虚寒证、心系疾患、无明显痰瘀阻结者不用;气血极亏、年老体弱慎用,反之病情加剧。

配伍:

*****配白茅根、花蕊石、琥珀粉、阿胶,治慢性肾炎反复血尿;

*****配荔枝草、鸭跖草、车前草,治急性尿路感染;

*****配蒲公英、乌贼骨,治湿热郁阻的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配茵陈、山栀、丹皮,治阳黄;配茵陈、熟附片、田基黄,治阴黄;

*****配芒硝、鸡血藤、败酱草,治胰腺炎、胆道蛔虫症;

*****配芒硝、枳实、三棱,治肠梗阻;

*****配侧柏叶、白及、乌贼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用量:3~30g。

体会:该药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的功效。临床上能清热解毒、消肿抗炎、化瘀止血、调节免疫功能,可用于多脏腑、多系统、多经络之病症。治疗胃病宜用制大黄,量不宜大,一般不超过5g,这样既能止痛,又能开胃。大黄用量应由小到大,先同煎后再后下,连续服l周,间断再服,才能保持通下的效果。

3、益母草

主治:妇人月经迟来、量少、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痛经,产后恶露迟迟不尽。在高血压病患者中亦常用,尤其肾性高血压和顽固性蛋白尿时必用,尿少水肿亦常用。

指征:月经量少、闭经或量多有块、行经腹痛;肾性高血压,尿少、水肿;反复蛋白尿;脉细弦或涩、舌见紫气;腰痛明显。

禁忌:妊娠期间慎用。

配伍:

*****配川芎、当归、延胡、川牛膝、淡吴萸、炙甘草,治经迟、量少、闭经、腹痛血块;

*****配川断、桑寄主、茜草、侧柏炭、棕榈炭、墨旱莲,治月经量多、功血症;

*****配川芎、草决明、槐米、玄参、丹参,治高血压病;

*****配杜仲、桑寄生、草决明、磁石,治肾性高血压;

*****配泽兰、泽泻、黄芪、车前草、瞿麦、茯苓皮,治慢性肾炎水肿;

*****配黄芪、石苇、薏仁根、金樱子,治反复蛋白尿。

用量:10~40g。

体会:有活血调经利水作用,对子宫紧张度、收缩率、频率有促进效果,且能降压,使用时应注意用量的选择。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时一般大于30g,消肿时30~40g,而反复蛋白尿时一般20~30g。

4、荔枝草

主治:尿路感染;咽喉肿痛;痈肿。

指征:尿频、尿急、尿痛、尿黄或血尿、水肿;咽喉肿痛或痈肿;尿RT脓细胞多,或尿中段培养有大肠杆菌。总之,适用于湿热火毒证,尤以泌尿系统湿热证候为宜。

禁忌:除上述适应证外,一般不用他病。尤其脾胃虚寒证不用,易伤脾胃功能。

配伍:

*****配生大黄、鸭跖草、车前草,治急性尿路感染;

*****配生大黄、鸡血藤、马鞭草,治前列腺炎;

*****配土牛膝、半枝莲、射干,治咽喉肿痛;

用量:20~40g。

体会:本品有清热利水消肿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腹水肿胀、小便不利及咽喉肿痛,痈肿热毒证。本人每在处理尿路感染时必用此药,疗效尤佳,不仅可较快地改善膀胱刺激症状,而且在退热及尿菌转阴等方面疗效也较满意。

5、六月雪

主治:急慢性肝炎;屎路感染、前列腺炎,尤其肾功能不全必用。

指征:尿少、大便干结、口干苦、舌黄、脉弦数或濡数;实验室尿素氮、肌酐异常。

禁忌:妊娠期慎用,余未发现有副作用。

用量:20~60g。

体会:该药有显著的清利解毒、祛浊化瘀、改善肾功能、降尿素氮及肌酐的作用。

6、乌及散

组成:乌贼骨、白及等量研粉装胶囊吞服。

主治: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泛酸或伴轻度上消化道出血。

禁忌:萎缩性胃炎不宜用,否则令胃脘灼热嘈杂不适。

7、四逆散

组成:甘草6g、枳实6g、柴胡6g、芍药9g。

主治:肝、胆、胃、胰等胸腹部的疾患以及妇科疾患,每在肝木失疏、气机不畅等情况下用之有效。

指征:凡气滞胀痛或肝木犯脾胃,胆腑失疏(含胰病变),脉见弦者均可用。

禁忌:妊娠期慎用。

体会:甘草一般3~5g,柴胡可用到6~8g,而枳实有时可改为枳壳,总之,据病情辨证用药为宜。

8、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自拟)

组成:黄芪30~50g、黄精15~20g、生大黄或制大黄8~20g、姜半夏6~10g、土茯苓6~10g、汉防己8~12g、怀牛膝12~20g、穞豆衣15~20g、川芎10~20g。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尤以气阴两虚、瘀浊阻滞、溺毒内犯之氮质血症及早期尿毒症效果尤好。

指征:乏力怕冷、口于头昏、夜尿多、贫血貌、恶心呕吐、腰膝酸痛、浮肿抽搐、牙龈出血;血压高,尿素氮、肌酐异常,电解质轻度紊乱,有轻度酸中毒情况,大便干结或正常。

体会:本方第1、2煎内服,第3煎浓缩为200ml,隔日灌肠1次。

9、新参苓白术散(自拟)

组成:党参20g、茯苓15g、白术8g、山药15g、木香8g、黄连4g、诃子8~10g、补骨脂12g、鸡内金10g、当归8~10g。

主治:慢性结肠炎必用,效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亦用(加蒲黄炭、白及疗效更好)。

指征:每在进食生冷油腻及气候变化时易泄泻,小腹隐痛、肠鸣,每天晨起必大便,腰酸乏力,苔白或伴舌边齿印,脉细濡。

禁忌:肝肾阴虚证不用,易出现口干舌躁、虚烦不安。

10、荔枝草合剂(自拟)

组成:荔枝草30g、六月雪30g、车前草30g等4味药。

主治:急慢性尿路感染必用,有时也用于前列腺炎及慢性肾炎湿热型。

指征:尿频急痛、小腹坠胀、灼热感或大便干结、口干苦、发热、尿深黄、血尿、腰痛;尿常规可见脓细胞、红细胞或尿中段培养阳性。

禁忌:孕妇慎用,但产后尿路感染用之,效果极佳,已成为我院产科常规用药。无副作用。服药期间饮食忌辛辣助热上火之品。

体会:本方临床应用已近20年,在我院已配制成合剂和冲剂,在本省市有较大影响。本方临床疗效佳,且经实验室抑菌试验,对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经观察,临床总有效率93.4%,尿菌阴转率67%,均优于中成药“三金片”与水煎剂“八正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