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 道经·第二章

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都能认清美好的事物,就显露出丑来了。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就显露出恶来了。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这是永远不变的——恒。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拒绝他们,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才不会泯灭。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0)

相关推荐

  • 用生命智慧二元论思维观读《道德经》,绝后了。

    我研究中国文化20余年,只说研究,没说传承.因为我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一輩子做的工作就是传承中国文化.那是一輩子,远不止20年.我说我研究中国文化20多年,是指我退休后专门研究中国文化20余年.在这2 ...

  • 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道德五千言》(1)总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门. <道德经>又名<老子>,道 ...

  • 《道德经》研习笔记『道经第二章』

    第一章谈道与名,框架为天地,第二章谈美和善,框架为天下.从天道转而为人道.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从道到德的转变.如果道经第一章相应于易经的乾卦的话,第二章就相应于易经的坤卦,乾坤并建,道德并立.谈天道不离 ...

  • 道德经 | 道经·第二十二章

    道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 ...

  • 道德经 | 道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 ...

  • 道德经 | 道经·第二十五章

    道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 道德经 | 道经·第二十六章

    道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参考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 ...

  • 《道德经》第二章 有无相生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yǐ):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1]相和(hè),前后相随,恒也.是以 ...

  •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章:道者非物

    本章是还原版<道德经>第二章"道者非物",全文如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 其上不皦 ...

  •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之美之为美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

  • 正本清源:另说《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引自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群中出土的帛书<老子>.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恶è已,皆知善, 訾zǐ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 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