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云斋主:欣赏和学唱梅派的几个误区
1)梅派没有特点。梅派实际是非常有特点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演唱功力和审美情趣的高下,没有任何掩饰,而训练有素者一张口,别人就能听出是梅派。梅兰芳先生很早就开始接触佛学、武术和书画艺术,对他的台风、人物气质和审美趣味都很有影响。
梅派唱腔的特点是中正大方,清新妩媚,很少用擞音等装饰音和很明显的音量收放,全看演唱者的吐字行腔功力、欣赏趣味和布局技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似易而实难,对基本功和审美格调的要求很高,适合嗓音宽亮甜润、略带沙音者学。细、窄、闷又缺乏媚音的嗓子是不适合梅派的,下再多功夫也只能事倍功半。
梅派的擞音用得虽少,却不可忽视,是平淡外表下重要的点缀手段。如《贵妃醉酒》“长空(啊)雁”的虚字“啊”,《西施》“这才是天从人愿配才郎”的“愿”、“郎”字。
2)梅派就是要吐字不清。梅兰芳先生晚年的吐字比早年含蓄许多,并非含糊。听不清是耳音缺乏训练,对听觉艺术不敏感,还不能分辨细微变化。
3)……声……气。梅派的媚音是自然流露,不能做作,那就成了风尘女子了——别笑,有些很有名的票友或演员就是这样。
4)砸夯。卯足气力“叫唤”,或落音时狠狠地“坠”一下,有笑话说某名票唱《挂帅》“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每小节的最后一字一定要重重地往下落音,三处连起来听着怪得很,倒象二八月闹猫。
5)一味绵柔,多肉而无骨。梅派的筋骨在里面,外圆而内方。可参考梅兰芳先生不同时期的录音,然后细心体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