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考核观二:不同的价值层次匹配相应激励手段

合理分配价值。

价值分配绝不是分钱那么简单。这里有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一个是分配方案,一个是分配兑现。

分配方案是分配未来,即在价值创造的起点,就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以及分配办法,与各价值创造主体达成一致,分别兑现是分配现在,即价值创造完成后,企业要按照事先约定的分配方案,向各价值创造主体兑现、分配承诺。

分配方案要打破平衡,拉开差距。

企业通过分配方案和分配兑现,实现价值分配的闭环管理,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企业往往缺失了前面的分配方案部分,只保留了事后的分配兑现,或者说,他们认为的分配方案其实就是事后分配兑现方案,很多负面结果都因此而起。

第一,这样不利于导向冲锋。员工是是基于个人利益的计算来决定自己行为的。他们事先如果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贡献,以及贡献和回报之间是什么关系,那么他们努力的意愿和动机自然会打折扣。

第二,这样容易导致大锅饭现象。一般来说价值产生以后,每个人都希望多分一部分利益,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没有事先约定好分配方案,矛盾冲突就比较大,管理层最后不得不打着公平的旗号做出一些平衡措施,其结果就是大家趋于平均,价值分配最后变成了大锅饭,平衡次数多了,就会平衡出一堆懒人,企业也就没有了活力。

在这个问题上,华为提出了“打破平衡,拉开差距”的激励理念。其实这不是人为地拉开差距,而是真实还原各价值创造主体的贡献差距。当企业事先约定好分配方案后,大家都会积极的去挣奖金,自然也就拉开了差距。

因此归结起来,合理分配价值真正的导向只有一个,就是价值分配以后,各价值创造主体都能保持冲锋的队形,努力实现下一轮更大的价值创造。所有的激励设计必须围绕在这一点来进行,员工的责任贡献是有层次的,所以分配方案要区分层次,同时匹配相应的激励手段。如下图:

第一层次:价值交换。

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责任贡献要求,工资作为最基本的激励手段,是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基本相同,贡献有一定差异,可以通过工资带宽来对应;责任明显不同,可以通过职级工资分段对应,工资如果与责任贡献脱钩,工资就成了保健因素;工资与责任贡献联动,动态调整工资才算是激励因素。华为在这方面实施的是“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的政策,努力让工资成为能上能下的激励因素。

第二个层次:价值共享。

员工如果完成了定额,就可以获得工资,如果超出了定额,就可以获得奖金。所以,奖金一般用来奖励惊喜的,没有惊喜,理论上不应该有奖金。

华为的项目奖就是个例子,预算之内如果按照进度和质量,按要求完成了一个交付项目,项目组可以领工资,如果节省了预算,项目组可以按比例从节省部分中提取奖金,这个奖项就充分体现了挣钱的理念,这就是一种价值共享。

第三个层次:利益共同体。

员工在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如果能给公司带来长期收益、员工和企业就成了利益共同体,这就应该让员工在一定时间窗口里享有长期贡献奖,长期贡献奖在研发领域和新市场拓展领域应用比较多。

有一家上市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工资加奖金的激励手段,但这些手段对一些研发人员效果不大,负责新产品研发的部门长期没有成果阐述,该怎么激励呢?钱给多了,企业觉得亏,钱给少了,人又留不住。

针对这种情况,该企业采用长期贡献奖,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案的要点大致如下:

研发项目组必须对赌自己的申报项目,对赌的比例在10%~20%预算范围内可选;

在产品试制成功、产品商用成功和产品小批量上市成功这三个关键节点,分别设置一定额度的奖励,鼓励项目组研发和快速取得进展。

产品规模上市后,按比例分享三年红利,并在第三年返回返还对赌金。

若产品研发不成功,则对赌金全部讲稿产品研发沉没成本。

这个方案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激励机制中加了对赌,抬高了研发人员在项目不成功的情况下的个人成本壁垒,并增加了研发人员在项目成功后的收益预期,从而让员工和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员工的职业心态和使命必达的意愿也得到了强化。

第四个层次:事业共同体。

一些骨干员工是在用使命感工作,他们把个人成长和企业成长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些人,企业应该用股权激励把他们团结起来,以激发他们的企业家精神,鼓励他们长期艰苦奋斗。

华为就是把有使命感的员工全部纳入企业家的分配范畴,每年根据业绩贡献和使命感识别这样的员工,赋予他们更多的股权激励,与他们共享公司成长的收益,共担公司经营的风险。

员工责任层次基本决定了其贡献的层次。其中,高层聚焦公司的是长期利益、战略性思考及创造股东价值。因此他们的股权激励收益大于公司工资、奖金的收益;中高层聚焦的是短期绩效和长期目标的平衡,因此他们的工资、奖金、股权激励收益相对比较均衡。中基层聚焦的是年度工作任务和最终实现运营结果。因此他们以工资奖金收益为主,同时赋予一定的股权激励收益,以保留新生代人才;基层作业人员聚焦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和持续改进,因此他们理论上只能获得工资和奖金收益。

价值分配向企业需要的方向倾斜。

价值分配不光承担还原价值贡献的目的,关键还要导向冲锋,因此价值分配必须形成一定的价值波度,向企业需要的方向倾斜。

在华为,由于岗位职级承载了很多价值分配差异化的功能,通过岗位职级称重,可以达到一部分倾斜的目的。第一,岗位职级向作战单元倾斜。同一业务单元内,支撑平台岗位的职位职级应低于主要作战岗位的职位职级。第二,岗位职级向一线和海外岗位一起倾斜。同等条件下,国内岗位的职位职级低于海外岗位的职位职级,机关岗位职位职级低于一线岗位的职位职级。第三,降低机关岗位的吸引力,适度拉大机关岗位垂直极差,适度缩小一线岗位垂直极差。

华为还把一些福利政策也尽可能地设计成倾斜的激励手段,比如愿意派驻海外的,享受驻外补贴;愿意去艰苦地区的,享受艰苦补贴;等等。这些倾斜措施,说白了就是利益牵引,让员工自觉自愿地流向公司需要冲锋的岗位。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做好了以上这些价值分配就万事大吉,那就错了。价值分配导向冲锋,其实既不体现在员工得到多少,也不体现在员工失去多少,而体现在员工一直抱有一种“怕失去”的心理状态。这就好比谈恋爱,对方如果答应你的追求,你可能放松了心情;如果回绝了你的请求,你也就放弃了念想。最让人处于高度激活状态:人家既没有答应你,也没有回绝你,所以你就得小心翼翼、处心积虑,思考下一步如何表现,抱有这种“怕失去”的心理状态。好处是有利于员工自觉克服消极的自我暗示,持续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是价值分配过程中的人性考量。

华为价值分配的灵魂准确的诠释了“怕失去”这个三个字:每个人前面都悬着很多诱惑,只要好好干,就有机会升职、加薪、分配股权,享有分红等,如果掉队了,等着你的可能是降职降薪,不胜任淘汰,奖金减少等。对不努力的人,每天听到的都是周边人的好消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员工哪怕还剩一点点上进心也都会不甘示弱,愿意舍命一搏,华为永远不给人驻足停留的时间。

特别强调的是,价值分配绝对不是少数人的盛宴,价值分配必须激活各价值创造主体,实现群体奋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