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人难忘的馍蘸酱豆子,回忆一辈子!

在外吃东西多了

生活越来越好了

很多时候,很多人

不禁会怀念小时候的地锅蒸馍

再配着奶奶下的酱豆子

发面馍就酱豆

那种味道,你还记得吗

对大多数蒙城人而言,酱豆是记忆里最家常的风味小菜。旧时的城乡,每到冬季,甚至直到春天,这段时间时令蔬菜往往接不上季节,更多时候需要一日三餐就着咸菜下饭,故而家庭主妇们便把晒酱豆视为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哪怕日子过得再清苦,只要守着几盆酱豆,心里也就有了十足的底气。

一碟鲜香适口的酱豆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尤物,调剂着寡淡无味的寻常生活。

蒸 馍

农村蒸馒头和城里蒸馒头不同的是,城里用的是酵母和面,而在农村那时都是用面头和面。

准备好了面粉、面盆、温水、面头

就可以和面了

具体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

发好的面从面盆儿里倒在案板上

揉面一次元

大切块

揉面二次元,反复三遍,增加韧劲

搓细条,细条,细条,请注意最后的手法

小切块成形

气孔的魅力

手工塑形完成

放在蒸笼里接受大自然15分钟的洗礼

点着柴火,拉着风箱,持续一小时

看着都流口水哦~~

好了,大蒸馍就是这样被蒸出来滴

然后,再配上刚自家下的“酱豆子”

下酱豆子喽

选用上等的黄豆为主料,经拣、煮、拌、焐、晒等多道工序。制作酱豆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儿,需要经验,更需要耐心。

制作酱豆的过程俗称为“晒酱豆”,一个“晒”字道出了制作酱豆的秘笈。选好的黄豆在筛子里细细筛上几遍,然后倒入簸箕簸了又簸,簸出来的浮土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琐碎的豆叶和凌乱的草梗滑落在地,引来咯咯乱叫的母鸡争相啄食。

“凉水煮米,滚水煮豆”,等锅里的水完全沸腾了,才将黄豆丢入锅中慢煮。煮豆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待豆子一发面就停火——煮得太烂,豆就不囫囵了,不好看不说,关键是一捏就碎,晒不出好酱豆;也不能煮得半生不熟,太生了晒成酱豆后吃起来口感不好。

经过水煮以后

拌上面粉

焐上两三天

发酵后的黄豆开始变乌

……

再过两天,豆子上起了霉点,长出白毛……等个几天,又变成长长的绿毛,这是一个制作酱豆成功的关键!把长满绿毛的黄豆倒进筛子里,端到院里的太阳地暴晒,晒干晒透之后,捧起一把豆子,两手使劲对搓,直至把绿毛揉搓下来。

脱去绿毛后,朝发霉的黄豆里面加盐和水及各种调料。

放在阳光下暴晒,每天要翻一次,直至颜色变的酱色,老远就能闻到散发出酱香

还有做法是加盐和水及各种调料。特别多放辣椒,搅拌均匀过后,就可以封坛了!

封坛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打开食用了

你可以选择两种吃法:

1 一道凉菜,千万别忘了放香油

2 放点五花肉、葱花再炒一下,一顿两个馍不成问题了!

地锅蒸馍 就酱豆

对奶奶来说,是平淡的生活

对我们来说,是成长的经历

对出门外乡的游子来说

是家乡的味道

它承载着回忆

乡愁与思念…

你多久没吃过了?

来源:综合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