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书法 (提要)之口传手授1

秘不外传的笔法有没有
我们研究书法,离不开研究古代文献,再结合当下的技术,来解读古人,这也就要求我们要理解古代的文化,理解古人的思维模式,我们前面大概论述了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这对我们理解古代书论非常重要。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蒙恬不仅改良成功了流传至今的毛笔,还撰写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论述毛笔的著作《笔经》。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笔法了。
陈思《书苑菁华》卷一: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篆籀以前,不可得而闻矣。自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详。今斯删略繁者,取其合理,参为小篆。凡书,非但裹结流快,终籍笔力轻健。蒙将军恬《笔经》,犹自简略。斯更修改,望益于用矣。夫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
李斯后,历代都有对笔法的研究总结,由于“笔法”在书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不懂笔法就不算懂得书法。两千多年来,历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用笔方法,对于笔法的研究也是越研究越觉得笔法实在是奥妙无穷。笔法也历来都是高深莫测的,笼罩着神秘色彩,一如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籍,似乎一但得到就会功力倍增。因其神秘,常人难以见到,以为故弄玄虚,所以也会让人产生怀疑而难以相信。但从古代典籍来看,自古以来,笔法一直便私下通过师授徒的方式秘传,对古人留下来书论,我们应该选择相信,否则我们如何学习古人。如果自己不懂或者难以相信,就武断的认为不存在,我们又如何传承中国古代的文化。
“夫人工书,须从师授。”《玉堂禁经》在首段序文便点明老师传教的重要性,将此作为书法学习的起点与重要环节。此种观点在张怀瓘前期著述《评书药石论》中同样提出:“且军之兴亡,由将之明暗,人之成败,在师之贤愚。智不居心,则不知道,不知道则无以训人。师之与将,人之耳目,耳目不明,其可知也。是以君子慎其所从,白沙在泥,与之同黑,狂者东走,逐者非一。”
陈思《书苑菁华》:褚河南云:良师不遇,岁月徒往。今之能者,时见一斑,忽不悟者,终身瞑目。盖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者,未之见也。
怀素本来在家乡长沙练字,时间一长,知道自己的弱点,就是笔法不精,他也去拜老师,唐陆羽《怀素传》中说:“怀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出。乃师金吾兵曹钱塘邬彤,授其笔法。”后又求笔法于颜真卿。找到一位老师却不是那么容易,笔法一路秘传,外面的人是很难知道的。怀素《自叙帖》中也类似的记载颜真卿,这位接受张旭笔法授受的自白:“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法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同样是一篇让我们理解古代笔法传授的很重要的书论,这篇书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活现出古代的师徒之间笔法传授情境:仆自停裴家,因与裴儆从长史月余。一夕前请,曰:“既承兄丈奖谕,日月滋深,夙夜工勤,溺于翰墨,倘得闻笔法要诀,则终为师学,以冀至于能妙,岂任感戴之诚也!”。长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眄视,拂然而起。仆乃从行来至竹林院小堂,张公乃当堂踞床而坐,命仆居于小榻而曰:“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也。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之,可须思妙”。
笔法之难求,可见一斑,笔法之难求,从开始的书家就这样: 陈思《书苑菁华》卷一:魏钟繇少时,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还与太祖、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议用笔法。繇忽见蔡伯喈笔法于韦诞坐上,自捶胸三日,其胸尽青,因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乃活。繇苦求不与。及诞死,繇阴令人盗开其墓,遂得之,故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由是更妙。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羲之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遗教于子孙,可藏之石室,他人勿传。
笔法对于学习书法非常重要,同时懂笔法的人也不会轻易的传给别人。所以对于后世书家看到这里也只能是兴叹,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说:“古人于笔法无不自秘者,然亦以秘之甚,故求者心挚而思锐,一得其法则必有成。”这话也不是开大其词,我们同样看看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述说很多人象张旭求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宅憩止,有群众师张公求笔法,或存得者,皆曰神妙。所以学习书法,先要有一个好老师,也就是明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