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一文掌握最新胆道感染的药物选择

胆道感染通常的诱因有胆道先天性疾病、结石、肿瘤、创伤等,导致胆汁排出受阻等,首要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病因,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和(或)内镜治疗。同时,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在胆道感染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病原学[1-3]

二、抗感染指征[1-2]
三、抗菌药物方案

经验性抗菌药物方案的选择国内外指南大致相同。临床选择药物时,应根据病原学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既往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否合并肝肾疾病选择抗菌药物。
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获取血液、胆汁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为后续用药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国内指南推荐如下[1]
国外指南推荐如下[2]
此外,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还需注意他们的入胆能力当地抗菌药物敏感性

1. 注意药物的入胆能力,选择具有高胆汁穿透率的抗菌药物。
药物的入胆能力为:胆汁浓度/血清浓度。
常用抗菌药的入胆能力如图[3]所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头孢哌酮主要经胆汁排泄,部分经尿液排泄,在给药后 1~3 小时,胆汁中浓度达到最高峰,可比同期血清浓度高出近 100 倍。

针对敏感菌株,头孢哌酮及其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在胆道感染时有较好疗效。
但也需注意,在严重胆道梗阻时,由于排出受阻,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剂量,特别是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2.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当地抗菌药物敏感性:

  • 氨苄西林舒巴坦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活性。北美指南已将其删除。

  • 如果药敏结果示敏感或对 β-内酰胺过敏,推荐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 如果存在胆肠吻合,可联合使用甲硝唑、替硝唑或克林霉素。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这种情况具有足够的抗厌氧菌活性,无需联用硝基咪唑类药物。

  • 万古霉素推荐覆盖肠球菌。用于 III 级急性胆管炎和胆囊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患者,推荐使用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

四、抗菌药物使用疗程

国内外对于胆道感染的疗程基本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国内指南对于急性胆管炎列出了详细的停药指征,而国外指南则补充了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菌血症的疗程。临床具体病例可以综合参考。
国内指南推荐胆道感染疗程如下:

  • Ⅰ、Ⅱ 级急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仅在术前或手术中使用,术后应用尽量不超过 24 h。

  • Ⅲ 级急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至感染控制(手术切除或胆囊穿刺造瘘术)后 4~7 d。

  • 在有效胆汁引流基础上,急性胆管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应持续至停药指征时。

具体的停药指征[1]如图。
国外指南推荐的胆道感染疗程如下[2]
| 自测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