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学运作品丨进城理发

进城理发

刚上小学那年,有一天堂兄约我一起去界首城里姑奶家玩。因为年龄小,父母不放心我去那么远的地方,但耐不住堂兄的一番软磨硬泡。当时堂兄年长我3岁,在我们这帮玩伴里算是孩子王,很多孩子都听他的,我也乐意跟他玩,最终在堂兄的一翻保证后,父母还是同意了。
界首城离我们村大概有二十华里,村子东边不足一百米的地方有一条通往界首的柏油路,当时这条路还不通客车,每次去界首只能走着去,二十里的路程差不多要走上两、三个小时。虽然当时这条公路上也有几辆从事营运的机动三轮车(当地人称它“嘣嘣嘣”),但从我们村到界首城里要收1角钱,农村人很少有舍得掏钱坐车的。虽然是走着去,也没有感觉很累,一路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城里。姑奶家就在现在的购物中心南边一百米左右的王家巷内,离县城工人文化宫很近。姑奶每次见到我们这些乡里的娘家人非常高兴,拽住我和堂兄的手问长问短,家里有好吃的也拿出来给我们吃。我和堂兄向姑奶汇报了家里的一些情况,而后便挣脱姑奶的手和堂兄一前一后地向外走去。临出门时姑奶还在后面嘱咐:“玩过别忘了回家吃饭。”我们一边答应着,一边快速地向街上走去。当时界首城不大好玩、热闹的地方并不多,能去的地方仅有新华书店、东风剧场等几处。我和堂兄一起说说笑笑先去了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新出的小人书(画书)。当时我们这些人有买画书的习惯,差不多只要来界首都要买一两本带回去。从新华书店出来后,堂兄说去“理个发”。当时购物中心南边有一个浴池,浴池旁边就有一个“大众”理发店,因为顺路堂兄就去了这家理发店,我也只好跟在他后面走进店里。
当时,理发店是公家的,里边穿白大褂的理发师都是吃“商品粮”拿工资的贵人,理发的技艺都很高,也不摆架子。看到我们两个孩子进店,理发师很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当得知堂兄要理发时,其中一名理发师赶忙上前予以接待,然后领着堂兄做理发前的准备工作,他首先把一条干净的布披在堂兄身上,又把堂兄让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开始帮堂兄洗头、洗脸等。这一切做好后,另一位理发师开始精心地给堂兄理发。我坐在理发店的板凳上看着这一切觉得他们虽然是国营理发店,但服务周到,对顾客一视同仁,没有看不起我们乡下人。这时店里的一位师傅看我坐在那里没事,就随口问了我一声:“小同学,你是不是也想理发?”听理发师突然问起,我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憋了半天才含糊地回答了一声“嗯”。理发师见我这样子,或许以为乡里人胆子小,或许是害怕怠慢了我。他立即起身招呼,和堂兄一样先领我洗头、洗脸,而后也让我坐在那个大铁椅子上,等我一本正经地坐好后,理发师开始精心细致地给我理起了发。
这是我第一次在城里理发,一切都充满好奇,既高兴又激动,也装着大人的样子,端端正正地坐着,好奇地睁大一双眼睛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心里高兴极了。过了约半个钟头,堂兄和我都理好了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确实比刚才精神多了,我和堂兄分别向理发师付了2角5分钱的理发费,然后兴高采烈地走出了理发店。
回到家,姑奶刚做好饭,不仅蒸了面条,还配有几个凉菜,面条又细又白,里面有一些肉丝、豆角、西红柿,既香又好吃,在家里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这一顿我吃了两大碗蒸面条,简直兴奋极了。吃过饭后,堂兄还准备拉着我一起上街再玩一会,但是姑奶说害怕家里人挂念,让我们赶快回家!并一再嘱咐我们说:“路上要小心,别和其它的孩子打闹。”我和堂兄一边答应着,一边出了姑奶家的门,仍旧沿着来时走的这条小柏油路往家赶。
一路上我们两人说说笑笑,傍晚时分便到家了。分手后堂兄直接回了家,我也高高兴兴往家走。一进门刚好爸爸、妈妈、奶奶都在家,奶奶非常关心地拉住我的手问我赶集累不累,姑奶可疼你,上午给你做的啥饭?我一一向奶奶做了回答。这时一旁站着的爸爸突然发现我剃了头,刚刚还慈祥的面孔立马变了颜色,冲我大声吼道:“谁叫你剃的头?哪个给你的钱,敢去集上剃头,你胆子可不小啊!”吼着吼着爸爸忽然抡起了胳膊准备上前打我,奶奶和妈妈见状慌忙上前阻拦,这时候我小声回了爸爸一句:“俺哥(堂兄)也剃头了,我跟他学的。”爸爸见我出言顶撞更加生气,大声吼道:“你跟他学,他多大你才多大,今后不准你再和他一起上街。”奶奶和妈妈劝了好一阵子爸爸的火气才消下去,我才得以躲过这场劫难。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仍能记得当时爸爸发怒的样子。2角5分钱现在看来或许掉在地上也不会有人拾,但在当时一斤肉也就7毛多钱,一斤盐也仅几分钱,农村曾流行鸡蛋换盐,两不找钱,2角5分如果买盐差不多将近4斤,一家差不多可以吃上半年,半年的盐钱一下子被我糟踏了,难怪当时爸爸那么生气。由于我当时还小,对这些道理一点也不懂,仅仅受了点委屈,反而怨恨爸爸,由此看来那时的我是多么愚昧无知啊!

封面设计:郭   影  

(0)

相关推荐

  • 关于头发的二三事

    Sep. 13.2021 ▽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去理发店再也不会让理发师帮忙把头发剪薄了,记忆里还是经常炸毛的头发,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小时候最渴望的细马尾.虽然那些发丝依旧乌黑,可是慢慢的,每一 ...

  • 今日随笔 ||不如,“算了”,不写了!

    要过年了总得有点新面貌,新样子,回家过年的人太多了,就不去公共浴室洗澡了. 但是头发自己不会理啊,再说前几天情绪不太好,人家说理发后会精神许多,会一扫不开心的情绪,于是前两天下班后就到单位后面的一家理 ...

  • 请你开一个理发店,一年挣五、六十万元。这...

    请你开一个理发店,一年挣五.六十万元.这与你会不会理发没有关系,关键是你要灵活运用下面的办法. 无论你会不会理发,请你记住:你是用脑子挣钱的老板,不是用剪刀理发挣钱的理发师,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如何注 ...

  • 我在理发店剪头发,一个戴帽子的帅哥进来

    我在理发店剪头发,一个戴帽子的帅哥进来,把一小片假发摔台上,对理发师说:我相亲的时候一个喷嚏把这块假发打掉了,女的也跑了,这笔账怎么算!理发师好说歹说,还送了人家半年免费理发,才把他打发走.我:你这还 ...

  • 聂学运作品丨刨砂礓

    刨  砂  礓 文.聂学运 还没有分队的时候,我刚刚记事,当时每年都要指令修一些公路,公社把这个任务分到生产队,生产队把这个任务摊派到每家每户,修路不是让群众兑钱,也不是修水泥柏油路,而是修一条砂礓路 ...

  • 聂学运作品丨打花啦团

    打花啦团 花啦团又被人称为花米团或米花团,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零食.当时的花米团是一些膨化后的大米加糖稀做的,它要经过好几道工序.首先要选一些干净的大米,然后用爆米花机将它膨化,还要挑一些红薯,洗净后放 ...

  • 聂学运作品丨拾柴禾

    拾柴禾 小时候,每家都会有一间或大或小的灶屋,屋内堆满柴禾,并且支有两到三口锅,最外边的往往是一口用来炒菜的,靠里边的一排有两口锅,一口稍大点的是用来打稀饭或下面条的,称作大锅,和这口大锅排在一起的后 ...

  • 聂学运作品丨拾葡萄&看电影

    拾葡萄 村子西边有一条河,名字叫万福沟,村里人都喊它"大沟".村东边有一条路,是界首通往光武.马集.卢村等乡镇的必经之路.小时候这是条砂礓路,虽没有现在宽敞,但路面倒也整洁.平坦. ...

  • 聂学运作品丨摸鱼儿

    摸鱼儿 文.聂学运 爷爷是逮鱼的行家里手.不光会用撒网.抬网.扒网等,而且凭一双手也能逮住鱼,就是人们常说的摸鱼.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一次摸鱼的经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里. 那是一个很干旱的夏天,一天天气较 ...

  • 聂学运作品丨卖冰棒

    卖冰棒 小时候,总感觉天气特别炎热,一到暑天,地面就像下了火一样.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放暑假了,除了每天泡在河里别的也没什么事可做.正好同村的一位伙伴来找我玩,说起了有些同学趁暑假期间去卖冰棒.干 ...

  • 聂学运作品丨挖野菜

    挖野菜 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条件都不怎么好,小孩子总是馋啦叭叽的,吃肉是当时所有小孩子的梦想,但这个梦想一年中也实现不了几回,除了过年,便是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虽说肉在当时仅7毛钱一斤,但同其它的一些 ...

  • 聂学运作品丨买麻花

    买 麻 花 文.聂学运 小时候,常有一些卖零食的小商贩在村里叫卖,其中就有卖麻花的,他们挎着竹篮,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一进村就开始吆喝,看到哪里有小孩就往哪里去. 我从小最爱吃麻花,只要看到有 ...

  • 聂学运作品丨  过大年

    过  大  年 文.聂学运 爆竹声声辞旧岁,张灯结彩贺新年.小时候过年同现在大不相同,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其中有一些趣事值得回味与向往的. 我生活在农村,虽然不算偏僻,但人们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