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成后院士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旧作)
2009年10月20日中午,从科学网上惊悉娄成后院士不幸逝世噩耗,不胜悲痛。老先生是10月16日凌晨1时在北京逝世的,享年98岁。
这几个月里,我还一直通过娄院士的秘书张蜀秋老师,与老先生多次电子邮件交往联系。今年8月28日,《科技导报》2009年第16期“卷首语”栏目专门发表了娄院士的文章“持续改善农业的水资源利用”,不料此文竟成先生绝笔。
6月初,娄院士致函我社,将他多年来对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些思考整理成文,惠赐《科技导报》。老先生在信中写道:“在全球面临诸多困难的形势下,我国的农业也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将‘三农’问题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我国农业用水严重匮乏,作为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不能更多地参与具体事务,但愿意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角度,根据中国传统农业的优势,提出农业生产方面关于农业用水的建议,供讨论与参考。”
先生大作洋洋一万三千多字,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视角,探讨了高等植物对现代人类的特殊贡献、我国领域内水的时空分布、农业现代化的初建、现代农业用水的开源节流、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等重要问题,内容十分丰富。读罢掩卷,一代科学宗师拳拳爱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由于《科技导报》没有合适的栏目刊登老先生的大作,我遂抽取这篇文章的精华部分,准备删减加工后放在“卷首语”栏目发表。娄院士非常随和,很快回复同意了我的意见,认为我提炼得很好,并认真审核、修订了经我编辑加工后的稿子。娄老同时还发给我了他的生活近照和签名手迹。老先生的签名潇洒飘逸、刚劲有力,你没法想象这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书写的。
9月23日,收到刊有自己那篇文章的样刊和稿费后,娄老又委托张秘书专门复函告知我。张老师还说:“娄先生近月身体不太好,正住院治疗,他让我转达对贵刊的致意!”我当时没有太在意,只是简单回复张老师,请她代我向娄先生问好。没想到,娄先生的问候竟成遗言。
娄成后院士祖籍浙江绍兴,1911年12月7日生于天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四十年代曾任英国伦敦大学生物物理研究室客座教授和清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任教,1980~1982年曾任大学副校长。他在植物的感应性与信息的电波传递、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植物细胞间的交通与细胞内含物的再分配再利用、植物根冠间信息传递的研究、生物调节物质作用机制与农业应用的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娄老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农大生物学院教授,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据我所知,娄成后院士是在《科技导报》发表文章年龄最长者。10月21日早晨,张蜀秋老师接到我头一天发出的唁函后随即给我回信。她告诉我,上次收到《科技导报》样刊时,娄先生已在住院,他看到登有自己文章的那期《科技导报》时特别高兴,并说还有些想法和建议,等出院后再给我们刊物写文章;娄先生对我们刊物有很高的评价,并希望专家学者多给我们提供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的稿件。我想,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负娄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殷切期望。
以下就是我在文中提到的娄成后院士的那篇文章——“持续改善农业的水资源利用”。经与张老师核实,这也是娄成后院士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
谨以此文沉痛哀悼、深切缅怀娄成后院士。
注:此文撰写于2009年10月20日,刊载于《科学时报》。
持续改善农业的水资源利用
水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领域内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为全球大陆的中等份额,但时空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季节,而且东南多、西北少,不时出现南涝、北旱的灾害。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即使是缺雨季节,仍能靠河水灌溉,较稳定地收获粮食,因而得以摆脱渔猎的巡游生活,从而建立起集众定居的村落,使得农牧产业与社会文化得以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几千年来,我国先后修建了都江堰、郑国渠、大运河等水利工程,构建了维护、调节、供应广阔耕地水资源的灌溉水系,发展了“多耕多靶、锄不厌数”的精耕细作农业。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之后建立了大型农场,变单干为集体经营,继而发展成人民公社,完全废除了土地个体经营,打击了农民自主积极性;一段时期,我们曾过分地在湖泊岸边、草原、山坡等不宜耕作的地区开拓农田,不顾土壤特性,强行推广深耕、密植等措施,从而加快了水土流失,引发土地荒漠化,造成生态失衡,可谓得不偿失。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急需重点解决水资源问题。除了应继续发扬光大精耕细作外,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从作物的育种、育苗、耕作、施肥、收获,直至作物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都应“寓科学于农”、“寓工于农”,精细管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鉴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匀,年降水量呈南高北低状态,所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兴建由长江上、中、下游三条向北输水通道,在一定地区与季节范围内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措施。由于我国全年的降水量过于集中在热季,因而需想方设法提高对灌溉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在时间上,可将热季过多的降水积存在地表上下的各种库藏中;空间上,则可设法将非耕地的降水挪用到耕地上来。另外,还应积极推广滴灌、微喷等作物浇灌技术,以尽量减少地表的水分消耗。
此外,在保留、革新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积淀下来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特有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如分行区种、分畦筑垄、育苗移栽、多茬复种、精耕细作、有机沤肥、筑库储水、修堰分流、沟渠网络、灌溉增产、表层覆盖、护土保墒外,还可通过下述三项措施为我国农业水资源开源节流。
一是推广大棚温室育苗,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时空效率。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利用温室或窑洞栽培农作物。历代皇朝的内廷、官园,都建有温室、花洞,冬季培养果蔬、花卉等“不时之物”。如今,农业现代大棚温室具有高度机械化、全坡拱型的薄膜框架,空间成倍扩大,棚内光、温、水、肥可以任意调节,自动管理。实践证明,利用大棚温室育苗移栽,可以争取至少三分之一的大田生长时间,特别是在北方旱区,既节水,又充分利用了太阳光能。此外,水产养殖也可先在温室育好种苗,再放养到海湾预置的养殖场中培育,其收获将远胜于外海捕捞。
二是推广育苗移栽技术,以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早在公元前十世纪,我国的农田就已采用“区种”技术——分区耕种和休闲、轮流备用。发生缺苗时,用临近野生稻苗即所谓的“别稻”来弥补、替代,随后发展为专为育苗移栽用的“秧田”。水稻秧田育秧程序异常繁琐,占用功时过多;现由旱地育秧发展到大棚温室育苗,可以调控光、温、水、肥的供应,用立体框架分格放置培育秧苗的小屉,单位面积培育出的幼苗足以供应200倍以上大田面积的栽培所需,且育出的秧苗经锻炼后还可短期低温储存,以备急需。
我国耕地面积不足美国或印度的一半,因此,需要增加复种面积来补偿,即温带实行一年两作,热带一年三作,或蔬菜作物套种多作。北方农区可以在春天提早进行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以延长生育期,节约水分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新兴大棚温室也可以同时进行多种作物的间、套作,借以提高复种指数。
三是实行大田表层覆盖减耕与弃耕植树培草技术,以提高水土保持等功能。大田的表层结构是土地与空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界面。原来曾被绿色植被覆盖的表土层的微细团粒,保留着植物枝叶合成的有机物和根系吸收的无机矿质等肥料,比较容易让降水渗透进耕层土壤,并能避免让水从表面轻易蒸发出去。为了维护表土层的结构,根据各地农区的不同情况,历史上曾经采用诸如沙石、绿荫覆盖等措施。近年来倡导的残茬覆盖免耕,弃耕还林,植草,封山休牧,也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
过去,我国过多地开发耕地,砍伐山坡草木,破坏了植被覆盖,致使水土流失加重;沙荒入侵,导致水域储水量降低,生态失衡;滥施化肥,使得作物尽管产量徒增但品质下降,且水源遭到污染;大田表层遇旱硬结,遭水坨泥,枉费耕耘劳力。因此,农村首先要挽救生态失衡,防范水土流失,实施耕地表层覆盖减耕,恢复作物与耕地间的良性循环。但是,在不同地区和季节利用表层覆盖培育农作物的种类、采取的手段与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区别对待。西部农区荒山陡坡,容易水土流失、塌方堰塞、沙化入侵,因而采用弃耕植树培草,建立植被覆盖,凝结土壤,防护风雨侵蚀,成效显著。京津城郊的大棚温室、地膜覆盖,专营果蔬、花卉外输销售,目前已具规模。因此,覆盖耕作其应用在不同场合下有多种多样的方式,诸如植被、暄土、残茬、铺砂、地膜、棚罩等覆盖。同时,覆盖耕作还具水土保持、蓄热保墒、防灾减灾、免除中耕、延伸生长季节、缩短夏季换茬时间、增产增收等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