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潘天寿《雁荡纪游诗》
潘天寿,1897-1971,享年74岁。浙江宁海人。我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绘画史论家、书法家、诗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1923到上海美专任教,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学院教授,1929年随林风眠赴日本考察,1930年兼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科、昌明艺专教授。1932年潘天寿组织“白社”研究会,主张以“扬州画派”的革新精神从事中国画创作。抗战期间在重庆璧山“国立艺专”任教授、教务长。1944年任杭州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院院长。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文革受迫害,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含冤而死。
潘天寿的出身与齐白石相似,自小就经受了农村劳动生活的锻炼。但其学养却近似于黄宾虹。而由于他晚齐、黄二十多年,所接受的教育比之齐白石、黄宾虹更多现代性。与齐、黄两位文人画大师一样,他没有从师于某一著名的大家,也是博采众家,集诗、书、画、印为一,用自己的天赋、气质和后天的阅历统驭画笔,开拓出一条蹊径。
潘天寿是一位传统型文人画家,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吕凤子同为中国文人画的出色代表。他提倡人文主义为本,为文人画的坚定守护者。他对传统下的功力也很深。马远、夏珪的雄健,戴文进的强劲,沈石田的老辣,八大的奇倔,吴昌硕的朴茂,他都有所吸收与研究。他在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他以自己的强悍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而从不被种种非个性的传统因素(哪怕是大师的、具有充分表现力的、革新的)所淹没和改造。他在浙江第一师范的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书赠的偈语“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与他的强烈个性气质完全相契。吴昌硕在晚年成为潘天寿的忘年交,在惊叹潘天寿“年仅弱冠才斗量”、“天惊地怪见落笔”的天资、气魄之余,曾担心他笔路险绝,易入危途,在赠给他的一首长诗中写道“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吴昌硕这一担心更清楚地证实着潘天寿艺术道路的履险入绝和他的独特气质。大约在四十年代末,潘天寿的艺术开始走向成熟,至五十年代后期进入高峰期。正如许多研究者指出的,以这一时期的潘天寿作品为准,他的风格和创造性可用他自己的印语来概括:“强其骨”、“一味霸悍”。“强其骨”就是以力取胜。骨力、骨气是中国书画阳刚美的审美标准。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 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他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取材平凡,但经他入手,却能产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为世人折服不已。他的艺术,是中国画的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
他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研究和美术教学工作,1923年在上海美专时,就编写了《中国绘画史》、《顾恺之》,作教学用,1933年编《中国书法史》。他主张中国画需要吸收学习西洋画的养分,但坚定的认为“民族精神,是国民艺术的血肉,外来思想,是国民艺术的滋补品”,主张可以“相互作微妙的融合”,但必须要坚持继承传统,从”民族遗产民族形式的基础上去发展”,“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反对混交。对徐悲鸿观点持否定态度,竭力捍卫民族独立性的中国画教学。1961年出席全国高校文科会议时,提出“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要分为三个独立系统。” 他认为,书画同源;开设诗词、书法、篆刻课程;提倡“借古开今”,先临摹,再写生,习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