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牺(páo xī) 居先天八卦巽卦 对位天上二十八宿匏瓜(páo guā)
庖牺(páo xī) 居先天八卦巽卦
对位天上二十八宿匏瓜(páo guā)
我一直在说:“山海经是易象之书,内含八卦九宫”;“天人合一萌发了华夏历史,华夏历史写在天上”;“华夏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易学发展史”;“华夏历史因易而生,非易不能解华夏”;“《山海经》蕴藏三易之法,上古帝王以卦位王天下”;“欲读山海经。且看天上星。”说了一大堆,就是呼吁中国历史学者要把眼睛看向星空,看向天、看向地、看向我们自己的人文历史。
中国古籍记载的华夏历史,处处指向星空,指向神治时期的天人合一。那些洋酒喝多了的公知们,醒醒吧,不要凭着神的子孙不做,非要去做猿猴的子孙!搞什么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我们先看先天八卦图。看图一:
图一 伏羲先天八卦图
庖牺(páo xī)不用解释,就是伏羲。伏羲风姓,由他出生于风伯世家,以职业为姓。
风伯是做什么的呢?是观测信风历法的。在千古奇书《山海经》里,明确记载上古华夏有三种历法:伏羲女娲家族的信风历;羲和家族的太阳历;常羲家族的月亮历。(详见拙作《左祖右社与阳城》和《山海经鉴》)
伏羲之所以是风伯,不是靠他自己干工作干上去的,而是世袭他父亲拒燧皇的爵位。“拒燧皇”,也就是其它典籍所说的“雷泽大人”。《周礼注疏》记载:“拒燧皇,谓人皇,在伏羲前,风姓,始王天下者。”其中细节,我暂不多说,今天主要说“庖牺(páo xī)居先天八卦巽卦,对位天上二十八宿匏瓜(páo guā)。”
刚才说了庖牺(páo xī),现在再说匏瓜(páo guā):
《史記·天官书》说:“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抱瓜明,则岁大熟也。”
“天鸡”,又是天上哪个星宿?按《观象玩占》说:“箕四星,一日风星,一曰狐星,一日天鸡。”又按《昏书·天文志·天文经星》说:“箕四星,亦后宫妃后之府。亦日天津,一日天鸡,主八风。”
原来这个“主八风”的“天鸡”竟然是东方苍龙七宿的“箕宿”。注意“主八风”,伏羲制八卦,分一年360天为“八风”,每风45天。而东方苍龙,本身就是春帝伏羲(庖牺)的象位。见图二。
看图一,伏羲在人间的官职是风伯,卦位在东北;
看图二,伏羲在天上的星宿是箕宿,卦位在东北;
东北对东北,天人合一没有?十分合,必须合,不合就不是华夏天人合一历史。
图二 四象图
傻瓜都看得出:天上星盘东北方箕宿(图二),对应伏羲先天八卦巽卦(图一)。所以说:“庖牺(páo xī)居先天八卦巽卦,对位天上二十八宿匏瓜(páo guā)”,完全正确,天地人,三才合一。
或许有读者会问,伏羲(庖牺)为什么在天上就成了“天鸡”了呢?这个问题简单,答案在《山海经》里。
《山海经》说:“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名自叫也,见则有兵。”这是《山海经》记载的伏羲另一个图腾,“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凫徯”也就是“伏羲”,听音,不要太看重文字。上古无字,文字只是载体。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都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叫明心见性。“凫徯”是少昊氏尊奉伏羲的图腾。当然了,我们现代人所熟知的则是,伏羲是蛇图腾。可以说,在我之前,在老子之后,绝对没有人知道“天鸡”是伏羲的另一个图腾。
抒写华夏历史的史官,主要有伏羲的两支后裔组成,一个支系是蛇图腾的少典氏,另一个支系是鸟图腾的少昊氏。少典氏是蛇图腾,供奉伏羲族徽为蛇身人面,名伏羲;少昊氏是鸟图腾,供奉伏羲族徽为鸡身人面,名凫徯。本文的“凫徯”,或曰“天鸡”,正是伏羲的鸟图腾,族徽形状像雄健的公鸡,长着人脸。
人说《山海经》中无伏羲,我说《山海经》处处言伏羲。《山海经》通篇所记载的太昊、帝俊,笔墨之多,世系之详尽,就连炎帝和黄帝都只能望其项背,在华夏历史之上,功盖炎黄的人,除了伏羲还会有谁?庖牺、凫徯、太昊、帝俊原本都是一个人,就是伏羲。《山海经》最初是少典氏记载的典籍,曾经使用“太典”来称呼伏羲,就像我们在家谱上写“太祖”一样,不用写明“太祖”的名字,但我们都知道他是谁。殷商史官接过《山海经》以后,在从夏朝哈拉帕文字转写殷商甲骨文的时候,才改“太典”为“太昊”,这是因为殷商人以玄鸟为图腾,便奉鸟图腾“凫徯”。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大概意思是说:“把握了上古历史规律,就可以驾驭当代历史。能够了解悟透上古历史的开端,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因此要考证上古华夏历史,离开阴阳五行,八卦九宫,天人合一,这些看似“封建迷信”的东西,那肯定玩不转。假如一味地使用进化论指导华夏考古,我只能说一句话:“你考个鬼!”
以上内容节选自《左祖右社与阳城》和《山海经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