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者宜喝的药酒
中华行医方 大医精诚心
药酒
酒,英雄好汉之好也。
“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补益气血药酒是用具有补气血作用的药物配伍制成,用于治疗身体气血虚弱的症候,主要针对年老体弱,或多病久病,气血不足的人群。中医认为,人体的虚证包括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主要是脾、肺气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如脾气不足,会有腹胀脘闷、神疲乏力、食少纳呆、便溏腹泻,甚则有水肿、脱肛等症状;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如肺气虚弱,会出现咳嗽气短、少气懒言、劳则气促、倦怠乏力、声微息弱、容易感冒、动辄出汗等症状。常用人参、黄芪、白术、冬虫夏草等药。血虚的主要表现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少华色、伴有头昏、耳鸣、心悸、健忘、失眠等症状。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当归、芍药、阿胶等。补血药在临床应用时常配合补气药同用,这是因为气与血相互资生,“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生则血生,气行则血行”。补益气血类药酒大多比较平和,适用范围较广,适宜中老年人经常服用。
一、人参补益酒
【配料】
人参、熟地黄各30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①人参去芦头,烘软,切片。枸杞子择去杂质,与人参、熟地黄同放入干净纱布袋中,扎好袋口,将药袋放入酒坛中密封浸泡,每天搅拌一次。
②15天后,将冰糖置锅中,加少量水,加热溶化煮沸,煮至微黄时,过滤去查,待晾凉后加入药酒中搅匀。静置一段时间,取上清酒液即可饮用。
【功效】
大补气血,安神,滋肝明目。适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
【用法】
每日2次,早、晚饮服,每次30毫升。
【禁忌】
此酒对病后体虚、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糖尿病等症有较好作用。无病者常饮,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饮用本酒,忌食萝卜。
二、人参二冬酒
【配料】
人参8克,天冬、麦冬各12克,生地黄、熟地黄各25克,茯苓、枸杞子各6克,砂仁2克,木香1.5克,沉香1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①将上述各药材研成粗末,用布袋装入,浸于酒中3天。
②再用文火隔水煮30分钟,以酒色转黑为宜,取下后继续浸泡3~5天,过滤去渣即可。
【功效】
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短气乏力、面色少华、须发早白、脾胃失和、脘满食少等症。
【用法】
每日2~3次,每次随意量饮。
【禁忌】
患者如有热象表现,方中可减去木香,人参用量减半。
三、党参黄芪酒
【配料】
党参、黄芪各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
选购上好党参、黄芪,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30天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补肺固表。适用于脾肺气虚的喘咳、泄泻、感冒,以及气血两虚等症,也可用于肾阳气不足所致的蛋白尿。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5~30毫升。
四、首乌地黄酒
【配料】
制首乌、生地黄各15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①首乌洗净闷软,切成1厘米见方的块。生地黄淘洗后切成薄片,待晾干水汽同首乌一起下入酒坛中,将白酒缓缓注入坛内,搅匀后封闭浸泡。
②每隔3天搅拌1次,10~15天之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饮用。
【功效】
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配以生地黄,能增补阴之效,能缓酒热之性。适宜春季大多数人饮用。
【用法】
每天2次,每次10~15毫升。
五、桑叶糯米酒
【配料】
桑叶250克,糯米1500克,酒曲适量。
【制法】
①取农历四月采集的春桑叶和农历十月采集的冬桑叶各半,洗净,切碎,加水煎煮30分钟,去查。
②以煎好的桑叶汁拌蒸熟的糯米,加入酒曲,拌匀,放于温暖处发酵20日,榨取酒液,装瓶备用。
【功效】
滋养肝肾,清利头目。适用于肝肾不足、头目昏花等症。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提示*
桑树有“东方自然神木”之称,桑叶味甘,性微寒,入肝、肾经。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胆碱、黄酮苷等成分,可养肝阴,清头目,并有降压、降血糖作用。此酒方载于清代《养生须知》。原名神仙延寿丹酒,称此酒可“清上补下,调和百脉,清相火,补肝肾,聪耳明目,润肌肤,美容颜。久服老变童颜,乌须黑发,广嗣延年。”原方用桑枝,今改用桑叶。此外,制作本酒时,也可直接用米酒浸泡,隔水煮1小时,放置10天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