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44)无礼是缺德的一个外显

易经(144)无礼和缺德是一体两面

无礼体现于外在,缺德体现于内在,10多年前我在山西找别人谈一个合作,对方却不和你谈方案,而是说,我们来谈谈哲学,你们说说孟子说的德是什么?

那个时候学有不精,就觉得自己是读过孟子的,长篇大论一通,别人也没有多说就把我们给请走了,合作的方案压根就没有看。

这些年自己经历的事多了,慢慢就明白自己缺的是什么,缺德体现在哪里?观卦这个卦为什么会有,风在地上,观这世态,你缺什么?表面上是缺钱,实质上是缺德。

一个人做生意不成功,表面上是机会不佳,实质上是心态不佳,这是一样的,你看不出来,但是别人却看得出来。所以就有一个观卦。

你一动一思,都有人在看,所以才有人在做,天在看这样的警句,观卦说的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观卦到了第5爻,群阴拥阳,这个时候,不管你有多少借口,人在做,天都在看。为人君,止于仁。这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身怀杀器,杀心自起!”特别是看到杀人能让别人对自己恐惧害怕,谁能克制自己的那点私心。

观卦讲道,讲阴阳,讲生死,讲什么要回到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言行皆身所生起之事,故曰生。

周公认为:大观之主,巍然在上,其下四阴,仰而观之,君子之象也,居是位者,必观已之所行,凡出身加民者,阳刚而无委靡之失,中正而无偏颇之累,诚为履天位而产疚之君子焉。则足以示天下而答四方之望矣,复何咎哉?

王夫之说,一个人能为别人所观者,必先自观,语、默、动、静,有一个不合君子之道,都会导致时去势孤,位且不保。

所以很多时候人都把自己不顺归为外部条件,却没有去反省,这本是自己缺德,或者这本是自己行为无礼。

汉武帝之后,大将军霍光废了昌邑王,立宣帝,而这个宣帝即位的时候霍光亲自帮他驾车,宣帝坐在车上倍感压力,紧张到汗流浃背,霍光知道不知道,应该是知道的,但他为什么没有示弱,示柔?霍家后来遭灭门,这是德和礼都有欠缺。

韩信去见樊哙,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级别,但这樊哙膝行迎送,韩信却叹自己落到这个低位,心有不甘。这同样是无礼,外在的无礼,内在就是缺德。别人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孔子释五象曰:五之所以观我生者,将以考一身得失也。然欲考所行之当否,但当视民俗之善恶,所谓而征民是也,不则徒观诸已,而不观诸民,其得其失,曷从而验乎?

圣人系辞,九五之中正之观,皆不予其吉亨,而仅曰无咎,盖人君一日二日明万几,行一事而违宜,必有一物失其所者矣;用一人而不当,必有一方受其害者矣。兢兢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生,就是毕其一生所有的志向。

人的一生,有的有大志,有的有小志,有的就是混个日子。不同的人因其志不同则一身所为大不同。汉文帝、宋仁宗皆以仁德示天下,而汉武帝、唐太宗则认为自己是雄才大略之主。

志所不同,其一生皆有不同,所谓观我一生,即自观。

观民者,则为大观以示民。如同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要反腐,要尊重科学家,要选拔好的老师,这是以大观示民。

做企业,也是一样,天下人心对你可能会是一边倒的,你的一言一行充满暴虐之气,则天下人心会一点点地失去。

无论是什么大企业,过去有多大的功劳,只要放松自己的修养,一件事做得不对,就会失掉人心。万科的一地鸡毛,到现在的伊利一片奇闻怪事。都是企业家在处理事情时的一言一行里出现了不慎。

连演讲天才马云,现在讲话都要拿稿子念了,这是对自己大观之后给的一个警戒。

人皆要自省,我们今天很多事没有做成,皆是自己缺德所致,交朋友不得,皆是自己无礼所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