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27)白起杀人不眨眼

读通鉴(27)白起杀人不眨眼 黄歇上书存楚王

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278年)

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攻陷楚国的郢都,烧夷陵。楚襄王兵散,不能再组织有效的战斗,只能向东北迁徙都城于陈国。秦国以郢为南郡,秦王封白起为武安君。

注:楚国历史上第二被攻陷都城,第一次是被孙子兵法武装的吴国攻陷的,第二次就是秦国,白起和孙武都是战神,与他们同一代的其他将军命运都不好!老蒋悲叹过的:既生喻何生亮!

就像现在做企业,做通信的哪个不悲叹,与任正非生在同一时代,就是华为的垫脚石。

三十八年(甲申,公元前277年)

秦国武安君平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今天的贵州和重庆)

魏昭王薨,子安厘王立。

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276年)

秦国武安君白直伐魏,拔两城。

楚王收楚国东部地区兵马,得十余万,又向西攻取江南十五邑。

魏安厘王封其弟魏无忌为信陵君。

四十年(丙戌,公元前275年)

秦国相国穰侯讨伐魏国。韩国暴鸢救魏国,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暴鸢逃走开封。魏国献出八座城向秦国求和。穰侯再次伐魏国,走芒卯,入北宅。魏人割温以求和。

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274年)

魏国反复与,再次与齐国合纵。秦国穰侯讨伐魏国,拔四城,斩首四万。

鲁闵公薨,子顷公雠立

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273年)

赵国人、魏国人攻伐韩国华阳。韩国告急于秦国,秦王不准备救。韩相国谓陈筮说:"事急矣,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

陈筮到秦国,见穰侯。

穰侯说:"事很急吗?故使公来。"

陈筮说:"未急也。"

穰侯心里恼怒问:"何也?"

陈筮说:"因为韩国一急则将变而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都是依附,所以不急,我来就是告诉秦国一声。"

穰侯说:"请发兵矣。"

穰侯带武安君及客卿胡阳救韩,八日而至,击败魏军于华阳城下,追击到芒卯,虏魏三将,斩首十三万。

武安君白起又与赵将贾偃大战,沈其兵卒二万人于河中。

魏国段干子请割南阳给秦国以求和。

苏代对魏王说:"想要得到秦国高位的,是段干子,想要得土地的,是秦国。现在大王为准备割地者制相印,帮想要到相印的人弄土地,魏国的地快用完了!靠用土地来投靠秦国,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魏王说:"说的对是这么回事。虽然如此,事始已行,不可更矣。"〔

苏代说:"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现在为何大王之用智力不如下棋呢?"

魏王不听,卒以南阳为和,然后加紧修武。

注:苏代是苏秦的弟弟,纵横家们的博弈论他们用得非常熟,苏代劝魏王重新出牌,但是魏王却认为魏国军队死伤惨重,需要时间,再出什么智谋也比上不武安君白起的攻杀。

韩厘王薨,子桓惠王立。

韩、魏既然臣服于秦国,秦王将安排武安君白起带着韩、魏军队一起进攻楚国,还没有出发,而楚国使者黄歇至秦,听说后,担心秦国乘胜一举而灭楚国,于上上书秦王说:

"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偏天下有其西北之二垂,此从生民以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楚国先王三世不忘接地于齐,以绝合纵之要。今大王安排盛桥在韩国当国相,盛桥以其韩国之地入秦,是大王不用甲兵,不申明秦国之威,而得百里之地,大王可谓能矣!大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捄,大王建立的功勋太多!大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出,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黄、济阳婴城而魏国臣服。大王又割濮磨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捄,大王之威亦殚!大王若能保功守威,黜攻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

(注:这段是吹秦王的武功。)

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昔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智氏之信韩、魏也,从而伐赵,攻晋阳城,胜有日矣,韩、魏叛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下,今王妒楚之不毁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

(注:这段讲利弊,秦王自己国内有宣太后、穰侯等束缚,还没有完全掌握大权。)

夫楚国,援也;邻国,敌也。今大王信韩、魏之善王,此正吴之信越也,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何则?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将十世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且攻楚将恶出兵?王将借路于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反也。王若不借路于仇雠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是王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悉起兵而应王,秦、楚之兵构而不离,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銍、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如此,则天下之国莫强于齐、魏矣。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歛手而朝,王施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魏亦关内侯矣。大王壹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注地于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然后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秦王从之,制止武安君而谢绝韩、魏,秦王安排黄歇归国,约亲于楚。

注:秦国白起出道之后杀了大量的魏国军队,魏国被打怕了,几乎不敢抵抗,秦国带韩、魏联军一起去攻打楚国,楚国其实是相当危险,但也存在韩魏临阵倒弋的可能性,秦国内部还有一些权力需要整顿,攻楚是一件长期的事,秦国还没有打过灭国之战。

攻楚一定会牵涉到齐国,齐国肯定会出来抢楚国的淮泗之地,可能会导致秦国出力却得利最少,秦国没有出兵楚国,这给秦国下决心攻赵留下的余地。

(0)

相关推荐

  • 战国秦将白起为何被称作“人屠”?他又是如何在战场上左右胜局

    如果要说谁是战国时期最出名的将领,秦将白起定能夺得首席之位,且不谈其武功谋略.遣兵布阵,只看他一夕坑杀四十余万赵国降兵,便足以威震六国. 秦国在秦昭王的治理下国力日益强盛,为了东进征战诸国,大肆选拔将 ...

  • 读通鉴(32)白起负气被赐死,无忌偷符解赵围

    读通鉴(32)白起负气被赐死,无忌偷符解赵围 五十七年(癸卯,公元前258年) 正月,王陵攻邯郸,没有得利,秦国于是增加兵卒赴邯郸帮助王陵:王陵阵亡五校(约两个师).武安君白起病愈,秦王准备派白起代王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

  • 读通鉴(147)假装很忙

    读通鉴(147)大家都在虚张声势 解读:博弈论说,很多时候博弈中却并不是全都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有的时候只能选择当下最优,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不能介意一时的成功与失败,更不会在意对一部分人好,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