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清京剧反西皮和西皮?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剧是国家的艺术瑰宝,值得戏曲爱好者们细细学习和品味的。其实抽空好好学习下京剧的基本知识,区分西皮与反西皮就简单了。

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西皮的曲调活泼、欢快,唱腔刚劲有力、节奏紧凑,非常适合表现欢乐跳跃、坚定、愤懑的情绪。

西皮的板式有:原版、快板、慢板、流水、导板、散板、滚板、摇板、二六、回龙、快三眼、娃娃调、反西皮等等。

西皮是戏曲腔调。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都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西皮又称“北路”,同二黄称为“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京剧西皮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二六、快板、流水、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同二黄相比,西皮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

反西皮声腔是从西皮声腔派生出来的,反西皮声腔的板式较少,在传统剧目中只有二六、散板和摇板,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中有新的突破。

《连营寨》“点点珠泪往下抛”是一段老生反西皮二六板式的唱腔。从伴奏讲, 虽是反西皮,但京胡的定弦仍是西皮相同的6、3弦。老生反西皮唱腔的旋律,音域较低,旋律的大部分在中低音区,适于表现剧中人哀伤沉痛的感情。

反西皮唱腔上、下句的落音,与西皮上、下句的落音,正好是相反的,故称之为反西皮。

反西皮唱腔的上句落音是“1”,而西皮唱腔落1的是下句,二黄唱腔的上句是落1,因此反西皮有二簧声腔的特色,京剧行内人氏有,反西皮是“西皮唱了二黄腔”的说法。上句的落音是如此,反西皮唱腔下句的落音是落“2”,而西皮唱腔落2的绝对是上句。

在京剧传统剧目中,虽有单独的反西皮唱腔,但反西皮唱腔常与西皮唱腔相连接或互转的接唱很多。如《四郎探母》回令一场,杨四郎和公主一起哀告太后的散板和哭头,便是西皮与反西皮互转相接的唱腔。这段唱腔中老生的散板唱腔,第一句“我哭哭一声老太后”是西皮散板,老生的接旦角唱的“当初被擒就该斩”,这一句是典型的反西皮散板,它是上句落在了“1”音上,后面旦角接了一句西皮散板“不该与儿配为婚”。下面老生接唱的“斩了儿臣不打紧”,又是一句反西皮散板,旦角再接唱的“儿的终身靠何人”,又回到了西皮散板。这是西皮与反西皮交替出现的散板、哭头唱段。

分类介绍反西皮与西皮连转使用

传统剧目中,有单独的反西皮唱腔,也有反西皮唱腔与西皮唱腔连接互转使用的。

老生

老生反西皮唱腔音域较低,旋律大部分在中低音区,适于表现局中人哀伤沉痛的心情。

老生反西皮唱腔有《连营寨》刘备的唱段“点点珠泪往下抛”,这是一段老生【反西皮二六】板式唱腔,与【西皮二六】唱腔的旋律、音域、上下句的落音明显不同。

旦角

旦角的反西皮唱腔与老生腔虽相近,但旦角的演唱音域实际要比老生提高八度,故旦角的反西皮音域不是比西皮低了,而是要高于西皮。如《西厢记·悔婚》中崔莺莺的唱段“只见他软瘫瘫颓然就座”。

小生

小生行当的反西皮唱腔,演唱用调、唱腔的音域、旋律基本与旦角相同。如《柳荫记》中梁山伯的唱段“我好似乱箭穿心”。

现代戏

京剧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新板式,也突破了反西皮唱腔原有的局限,创作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用“2 6弦”伴奏的反西皮唱腔。

京剧《杜鹃山》中李石坚的唱段“杜鹃山青竹吐翠”,就是用“2 6弦”伴奏的反西皮唱腔。《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场的前奏曲,也要用反西皮把位演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