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王步瓷板画是一个极为神秘的所在
王步画法之精湛,构思之绝妙,令人观之令人如入仙境。王步不仅擅长青花,也精粉彩,其表现技法在传统粉彩艺术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变革,以国画的笔意,极 具工艺材质的表现手法,把佛道人物刻画得细腻精妙。
建国后,王步的青花艺术进入了鼎盛期。他于1954年到陶瓷研究所工作,此后十余年他的青花绘画艺术日臻完 美,达到炉火纯青程度。他所绘制的青花,门类齐全,风格各异,既有两米多高的大型花瓶,也有拇指般大小的瓷罐;既有高雅贵重的陈列瓷,也有大众喜爱的日用瓷。他的作品具有构图新颖、层次分明、色调浑厚、笔力刚劲、画意生动的特色,在构图上往往摒除一切非必要的配景,画面极为简炼而富有装饰性。尤其是他独 创的青花大写意技法,大胆地将国画泼墨运用在青花绘画上,为此他专门发明了一种既会流动也能顿住的色料,创作时他先用大号分水笔甚至用汤匙将青花色料涂浇在坯胎上,然后再勾勒线条,使线条和渲染浑为一体,产生了很好的笔墨效果。解放后王步的代表作有:《青花釉里红葡萄纹盘》、《青花釉里红荷塘清翠图瓷板》、《青花釉里红牵牛花纹扁方瓶》、《青花双鲇图瓷板》、《青花蔬果纹四方瓶》、《青花松石梅图罐》等。
景德镇陶瓷,如果仅从宋景德年算起,也有九百八十年了。这中间、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几个朝代,除清末及民国这个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衰落时期之外,各个朝代都是有它的面貌和特色的。它们,或清新秀丽,或简约多趣,或拙朴浑厚,或奇肆壮观,或工整细致,或富丽堂皇……。清中后期,一味堆砌,使人感到繁琐甜俗。由于国势衰落,实业不振,民间用瓷又多粗制滥造,这是景瓷中的稗糠。王步青花,吸收的则是陶瓷艺术中,简练雄浑的优点,及中国花鸟画的优良技法,并把这些优点和技法、揉合到新的时代,新的感受中去;这是王步创新和自成机杼的根本要素。
王步作品的另一特色是熔书画印于一炉,根据构图的需要,借助题跋和钤印,起到点明画作主题、丰富画面情趣、加深画中意境的作用。其作品常见落款有“竹溪”“王步”“丰城长湖主人”“竹溪道人”“竹溪陶青老人”等,亦有许多作品无款。他的篆书款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阔而不肥,个性鲜明;常用印文有“王步”“竹溪”“长湖”等。王步的题跋与画中物象力求对比,物象取圆势,以求内含,而字块取方势,通过对比营造动感。
王步青花风格的形成原因多样,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清康熙青花对王步产生的影响。王步早年一直从事仿古瓷的制作,其中临摹清代官密青花瓷器为主,在这一过程中王步不与其他工匠一样只是简单的依葫画瓢,而是有更深的体会和领悟,这种经历使得清康熙青花成为王步青花艺术风格形成的最初渊源。
王步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多年,所创作的各类瓷器作品数以万计。王步的艺术创新和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对新中国青花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得到普遍的喜爱,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所珍藏,并在国内外书刊上广为发表,成为青花瓷经典。
王步晚年创作了一批青花大瓷板,《梅雪图》、《柳燕图》、《荷花翠鸟》、《鲇鱼》等。这些作品寓苍茫于清润,融雄浑于冲和,已臻写意青花艺术之化境。“苍润"、“沉雄”的特色在他早期作品中就已见端倪。无论是万件大瓶、巨制瓷板,还是小瓶小罐,景象都有壮阔的气势,空旷的艺术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