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品读】高朝先:共同的心声——“云帆”挽袁隆平诗选读
共同的心声
——云帆·挽袁隆平诗选读
共同的心声
——“云帆”挽袁隆平诗选读
高朝先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
(以下6首原发为同题)
作者
冉长春
赏析:“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这是古训;“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伟人的箴言。因为有饭吃人心才稳,人心稳国家才安宁。袁隆平一生研究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人类历史以来饿肚子的问题,这是人心所求,深得人心。由此,袁隆平逝世成为了“米观音”、“米菩萨”,这是人们给予袁隆平的最高赞誉。然而,袁隆平又是一个普通人,诗人站在“普通人”角度,将袁隆平比作“米观音”,表达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的情感与祝愿,是“人话”,却又是“神话”。
作者
李海彪
赏析:追悼必有所思,怀念必有所虑。让人们能吃饱饭的袁隆平离开了我们,但世界上还有贫穷,还有饥饿,我们又该如何呢?“何处问斯人”,实质是问自己,问一切活着的人。悼念亡者的最好方式,是继续亡者未竟的事业,这就是此作的所思。
作者
张明新
赏析:悼诗不是流眼泪,不是嚎啕大哭,悼诗一样用形象思维。民以食为天,袁隆平解决了“天”大的问题,其功绩当与天齐。鉴于袁隆平先生对人类的突出贡献,1999年10月,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作者以此作比勛章,是最恰当不过地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绝世之功”的褒扬与缅怀。
作者
萧萧行吟
赏析:诗人是富于联想的,联想却又不可脫离实际。袁老仙逝了,人们希望他活在天上,如何寄托这种哀思?作者借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想,并以诗人的联想,将“禾”延伸“参天”,是想袁老先生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终身劳累的袁老先生可以在此“乘凉”休息了。袁老,你是该歇歇了!这是普天下人们的祝愿。“参天禾下好乘凉”,多么美丽的境界!
作者
宋善岭
仰赖先生有妙方,盐田不碍稻花香。
惊闻上帝招君去,难道天堂也缺粮?
赏析:以袁隆平盐碱地种植水稻成功和假以“天堂缺粮”的想象成诗,不只是从一个侧面表述袁老的功绩,而且可以让人们联想到,袁隆平还有在沙漠和海水种植水稻的研究,以及“禾下乘凉”的梦想,可以激励后来者继续努力,这就是诗“可以群”的一大社会功能。
作者
柳茂恒
赏析:忧患是诗人的灵魂。多少年来,有敌国亡我之心不死,在亲眼目睹了不少共产党人被“和平演变”的现实后,面对今天的高科技,如何防止“转基因”农产品或种子的输入,能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在袁隆平走后,这种忧患意识不是杞人忧天,诗词创作当然不可只有粉饰太平。
致永远活在心中的袁隆平院士
范诗银
赏析:这是一首代表全国人民哀悼袁隆平先生心声的精品力作。十四亿人一碗米,日日餐餐有追思;“花开又花落,先生可回来”?这是永久的怀念。
赏析:面对即将送别的袁隆平先生遗体,诗人想到了老人一生没有离开过的田野,此时此刻,田野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青田惟白鹭,不见老人家。”只有白鹭,不见袁隆平。不过,从提升意境出发,笔者建议“青田惟白鹭”中,应该有一个“动”词,或以“静”见动的词,用以与下句的“不见”相对应。比如将“惟”改“凝”,白鹭在凝神、凝问,怎么不见日日与之相伴的老人呢?日复如是的“白鹭”,是白鹭,又不只是白鹭,还有人,有曾经与袁隆平先生并肩战斗过的同事,有对袁隆平先生每每试验寄予成功期盼的农民。“不见老人家”,多么平常的语言,多么深沉久远的怀念!这里有千言万语,尽含读者泪中潸然而下。
赏析:袁隆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袁隆平先生生前遗愿,是让天下人都能吃饱肚子,“天下人”就包括世界各国人民,而且先生在世时,已经为此付诸了许多行动,先生的去世,怎能不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悲痛,联合国为袁隆平先生举行哀悼,当然也是应有之义。只是诗的后半部分,笔锋转向了“国本”之中,似乎离开了此作的主题本义。
赏析:袁隆平先生逝世时,正值江南连月阴雨,此作的亮点就在末句“万亩青禾立雨中”。这里以“青禾”拟人,是借袁老生前工作的环境,刻画出千千万万为之悼念的人们冒雨祭奠先生的场景,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表述手法。
赏析:意象在形象中,形象靠意象形成。“黄云”自是指广阔无边的金黄谷穗,且与天上的白云相接,“稻浪千重西又西”是指诗人踮足暸望的追思,此联是对袁隆平先生凭吊的一幅形象图画。接下来的“常和春雨一深犁”,自然是对先生劳苦形象的永久怀念,只是前句“琴弦”没有意象实指,如此,后句“一深犁”的意象,也就让人有点费解了。
赏析:袁隆平先生与我们永别了,对袁隆平先生的崇敬与怀念,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于是人们想到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思维,希望袁隆平能够成为一种“神”,这样先生就不会离开我们了。可以这么说吧,因为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人们将他比作“神农”,比作“米圣”、“米菩萨”等,我认为是不为过的。“应扶斯老上神坛”,这是人们对英雄的崇拜,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何况中国人心目中许多“神”的传说,原本也是人。
愿袁隆平先生安息!
评家简介
高朝先,赣鄱散人,古稀老者,惯以诗词创作为乐,以理论研究为趣。偶遇兴致所赐,间或亦以散文、故事、寓言之类逗乐时光。
参看往期精彩:
打开如下接,可赏读高朝先先生更多精彩作品:
【云帆视点】高朝先:切莫轻言南散曲——兼评“南散曲不定型说”
云帆团队
顾问(以接受邀请时间先后为序)
熊东遨 熊盛元 杨逸明 李树喜 钟振振 周啸天 邓世广 张海鸥 周燕婷 星汉 江岚 抱朴书生 方伟 丁欣 段维 林峰(香港) 胡迎建 魏新河 陈仁德 刘能英 南广勋 马建勋 周达 杨子怡 王玉明 凌泽欣 黄友富
法律顾问
李清安
策划(排名不分先后)
南国风笛 罗琦 扈超峰 李军 何其三 李静 韦树定 邢涛涛 韩保汇 小乙
诗教
阿朱 段维
外联(排名不分先后)
吴瑾 静如 左启顺 袁晓宏 陈兴 孙文 曹江宁 非也
编审(以年齿为序)
安全东 崔德煌 半隐庐 抱朴书生 宋善岭 萧雨涵 郎晓梅 崔杏花 唐颢宇
美编
张小红 牛应萍
收稿
牛应萍 木兮 邹志洪 雷彦 赵文涵 翰墨童 可观
执行主编
璐雨诗
云帆诗友·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高朝先:共同的心声——“云帆”挽袁隆平诗选读
刊头题字:魏新河;刊头动图:邓莉璇(马来西亚)
约稿:天风海雨;制作:璐雨诗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