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解

伤寒论“烦”字解

爱上Sandy

4小时前 ·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

一、热

许慎认为此字“从火从页”与火(热)无不有关,故日:“烦,热头痛也”。”验之临床,“烦”因热邪所致者多见,故金·成无己,明·王肯堂,当代的刘渡舟等人都有“烦者,热也”之训。因此,《金匮》第六篇“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之“烦”字,《金匮集解》、《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易解》等均释为“灼热”或“发热”。此热乃阴虚所致,热势一般不高。《伤寒论》184条:“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之“烦”,则是指实热,乃因误治后,少阳之邪入里,化热化燥成实,形成阳明腑实证,热势一般较高。

二、乱

《周礼·考工记·弓人》有“夏治筋则不烦”句,《十三经注疏》释云:“烦,乱也”。缘“烦”可作“乱”解,故凡邪扰心神,或心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宁,心情不安,情怀不畅的自觉症候,常以”心烦”概之。这是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最基本的含义和最常见的用法。如《伤寒论》174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因阳明里热炽盛,邪热扰心,故有心神不宁,心烦不安的表现。《金匮》第六篇:“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此乃肝阴不足,心血亏虚而致心神失养,心烦意乱,难于入眠。对此义,仲景常以“心烦”“发烦”、“自烦”、“内烦”、“烦躁”、”躁烦”等加以描述。

三、躁动

《史记·乐书》:“水烦则鱼鳖不大。”张守节注云:“烦,犹数搅动也。”《广雅·释诂》:“烦,扰也。”因此“烦”有躁动之意。如《伤寒论》338条:“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蛔厥证的特点是阵发性发作。缓解时静如常人,发作时躁动不安,腹痛剧烈,呈阵发性绞痛,可有钻顶感或放射痛,恶心呕吐,甚至手足厥冷,诸症暴作,故躁动不已,辗转不安。显然,此“烦“字若仅释为“心烦”,则与蛔厥症候出入甚远,作“躁动”解则可概之无余。因躁动是病情发作,证候显露于外而不能自制的表现。故《伤寒论选读》按云:“此烦字,当是对(蛔厥)主证的总概括,含有疼痛,呕吐,烦躁不安之意。”发作时的“烦”与缓解时的“静”相较,则将蛔厥症候特点形象地衬托和描绘出来了。

四、闷

唐·韦应物诗曰:“睹颁冰之适至,喜烦暑之暂清。”此“烦暑”之义,《辞源》解为“闷热”。故“烦“,可作“闷”解。“闷”,指胸中郁闷不舒,难于言状的一种自觉症状,简称“胸烦”、“胸中烦”。如《伤寒论》98条:”胸中烦而呕……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病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故有胸中郁闷不舒之证。小柴胡汤能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与上述病机合拍,服之,“胸中烦”等证则可消除。第158条:“复加烧针,因胸烦”乃热邪内逼,不得外泄,邪热郁于胸中所致,治当泄热除烦解闷。

五、甚

《周礼·秋官·司隶》:“邦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则役其烦辱之事。”《经籍纂诂》释云:“烦,犹剧也。”故引申可有严重、厉害、剧烈等意思。如《伤寒论》179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注解伤寒论》、《伤寒贯珠集》、《伤寒论释义》等书对其中“身体疼烦”之“烦”字,均含糊其辞;《伤寒论阐释》、《伤寒论选读》则分别释为身体疼痛和心烦或心烦闷两个症状,日人山田宗俊释为身体疼甚。笔者认为,山田之说为是。因“身体疼烦”系“身体烦疼”之倒装。钱潢、高学山、承淡庵等注均作“身体烦疼”,《伤寒论集成》更是明确指出:“疼烦二字颠倒,当作烦疼,次条骨节烦疼之语及柴胡桂枝汤证烦疼之文,皆可征也。烦疼谓疼之甚也。”且原文中“不能自转侧”之语,亦正是补充说明疼甚的程度。余如“骨节疼烦”、“支节烦疼”、“四肢烦疼”、“胸烦满”、“膝胫烦疼”、“烦惊”等均属此义。

六、繁

《资治通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经籍纂诂》释云:“烦,繁也”;《释名·释言语》:“烦,多也”。故“烦”有众多、频繁之意。如《金匮》第十二篇:“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金匮要略浅释》注云:“水饮犯肺,咳嗽烦苦而胸中疼痛。”所谓“咳嗽烦苦”,即咳嗽频繁且剧烈之意。因咳嗽剧烈而频繁,连咳不已,故致胸中疼痛。又如《金匮》第十六篇的“烦咳者,必吐血”,《伤寒论》315条的“干呕烦者”都有咳嗽频繁,干呕频作的含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