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YANG 人物 | 对话林海钟
A 受訪者 / 林海鐘
Q 采訪者 / 瀚陽藝術中心團隊
Q: 林老師您好,您今年在瀚陽的新展“雲水光中洗眼來”,作品氣息清雅,意境悠遠,倍受關註。著名書法家王冬齡老師曾在開幕式上評價您的作品不僅“洗眼”更是“洗心”,其實就是指您的作品“氣韻生動”,這是中國畫的最高境界。李可染先生也曾說“可貴者膽,所要者魂“,對於這一點,請問您是如何在作品創作中“遷想妙得”的?
A:繪畫作品的氣息能反映出作者氣質。作品的氣息有清有濁,能代表作者的各種氣質,這就是藝術家自身的修養和品味。我們欣賞作品的時候看到的不僅是繪畫的技法、造型,還有那種無形的氣韻。因此中國繪畫經常說到要修人,就是說人品即畫品,人的品格氣質會體現在作品中。一件好的作品能讓觀者心生愉悅,養眼養心。
雲水光中洗眼來 / 2021年
寶石山遠眺 / 2021年
Q: 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愛出遊,也愛記錄出遊的見聞,筆耕不輟,旅行歸來總能帶回厚厚的一摞寫生稿,您的勤奮在圈內也是出了名的。您為何如此註重日常的寫生?
花山翠巖古寺 / 2021年
鈐印:海鐘 心定蓮花開
題跋:花山翠巖古寺於姑蘇城外天池山中昔黃大癡曾遊其中 有天池石壁圖傳世 庚子秋與畫家同道遊此古道仙跡若存若亡古木虬枝茂密蒼翠 幽深趣古 望之重重疊疊 意趨無窮也 臥霞散人
富春彩雲圖 / 2021年
題跋:富春彩雲圖 曾於富春江見江上漁歌並見橫嶺紅雲縹緲之境 庚子歲末迎新 錢唐海鐘
鈐印:臥霞山人 夢不醒道人 階前掃雪
錢塘觀潮圖 / 2021年
題跋:錢塘觀潮圖 庚子歲末迎新 海鐘戲筆
鈐印:如是我聞 海鐘
2014年夏赴大英博物館讀敦煌藏經洞唐人畫稿
於印度德里博物館讀敦煌藏經洞唐代絹畫
部分赴印度寫生作品
寫生速寫手稿
Q: 您既是著名的藝術家也是一名優秀的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關懷備至,請問您是怎麽看待因材施教和教學相長的問題?
A:首先“因材”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能夠進入這個系統裏面;其次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選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各有所取。我的任務就是要給學生指明正確的途徑,譬如說學習書法,我們會選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王羲之等,這些大家的作品都很棒,但是字體、個性、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就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學習的進程遵循由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到簡單,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後進一步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後要進入到無相的這個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課堂教學帶領學生實地考察
外出雲遊寫生現場示範
帶領學生在蘇州過雲樓看藏品
Q: 您一直提倡“筆墨為宗,以書入畫”,在您的倡導與指點下,瀚陽書法班的學員們在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收獲滿滿,心懷感恩,請問您為什麽如此重視這樣的觀點?
A:“以書入畫”是中國畫先賢們通過大量的實踐得出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和西方繪畫講究的“繪畫性”一樣,中國畫註重“書寫性”,筆法是畫作氣息的支撐,對毛筆特性的微妙領悟與熟練運用是中國畫技法的核心,《歷代名畫記》中就有一段專門討論畫家用筆的文章:“論顧、陸、張、吳用筆”,其中張彥遠論述陸探微、張僧繇、吳道子三家作畫的用筆情況皆與書法用筆密切相關,王獻之作“一筆書”,其後陸探微也作“一筆畫”,其妙處皆在於用筆一氣呵成,筆斷意連,筆盡意在,這是一幅好的書畫作品的基本要求,同樣也是氣韻達到自然精妙之關鍵;張僧繇則“依衛夫人筆陣圖”作畫,點、曳、斫、拂的畫法皆與書法用筆相通;此外,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性格、思想,因此也造就出不同的筆法,呈現了不同的氣息,如唐楷諸家因性情之差異書風也各有特點,中國書畫是讓實踐者的情性得到最大的、最自由的抒發,從而能夠進入到一個極為開放的境界,達到“心手雙暢”,從而身心愉悅,讓生命得到滋養。中國文化“佛”、“道”的境界高妙,道家講“逍遙遊”,佛家講“空”,這皆是達到一種自由的境界,是兼容並包的,但不以追求個人面目為目的,而是暢遊在自由的境界、開闊的天地、高尚的情懷之中,每一種性格,都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指導學員讀帖
演示書寫用筆
部分图片鸣谢双桂轩
林 海钟
号卧霞散人,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鉴定中心副主任。
林海钟年少成名,画艺精进,作品涉及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题材甚广。主张中国画以笔墨为宗,以书入画传承古意为今人所用,提倡文人画风,并认为以画悟道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