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陈新峡/投稿往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关于投稿那件事儿”征文选登
投稿往事
陈新峡
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谁没有一些投稿的经历和故事呢?
回顾近40年的写作者经历,既有创作时的艰辛和困惑,也有作品发表、获奖后的骄傲与快乐,而其中甘苦自知的就是投稿。
已记不得第一次投稿的具体时间。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喜欢上了诗,每天都如饥似渴地读一些名诗,然后就是模仿着写。有一段时间,我激情澎湃,每天能写五六首诗(说诗感觉有些惭愧,应说是长短句更为准确)。写了诗,自然渴望发表,就开始投稿。记得那时我每个月的工资是30块钱,几乎三分之一用在了买稿纸、信封和邮票上。当时,信封是一分钱一个,邮票8分钱一枚,稿纸多买的是那种每页300格的作文本,两毛多一本(50张)。多时,我每周要投三四次稿。
现在想来,那时的投稿太盲目,写几句顺口溜一样的长短句,竟然敢往《诗刊》《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投稿,结局可想而知。后来,那些长短句一些被我编进了自刻油印的《晨风》,仅有一首名为《青春》的小诗,刊登在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的校刊上,得了10块钱稿费。我曾写过一篇《一首诗的姿势》的短文,记述的是我等待一首小诗发表时的心情。某杂志编辑说我的一首诗“拟留用”,于是,我就满怀期望开始等待。可那首诗最终也没有见到刊用,而那一时期的期盼与渴望,就像一种姿势,凝定在了记忆里。可以说,那就是那一时期我的写作状态。
80年代中后期,经反思,我自觉缺少写诗天分,于是开始将写作转向散文和小小说。1986年春天,一次偶尔看到一张《豫西报》,上面有“伏牛”副刊,于是我将刚写的一篇小短文《表哥的书柜》寄了去,没想到它很快就发表了!它就是我的处女作。当时,我在商业系统的一家批发部上班,邮递员把给我邮寄的样报送到了供销社,一个在供销社上班的女同学见到我说:我那里有你封信。当时,我刚把一文友送走,到供销社一看,是报社邮来的那种长信封,牛皮纸的,窄窄的,快一尺长。我打开,就见到了报上油墨喷香的文章和我的名字。我想到也许文友还没坐上车,为让他分享我的喜悦,我一口气跑到了汽车站。至今想起,我仿佛仍能听到那时因奔跑胸腔发出的呯呯的心跳声。
处女作的发表重新点燃了我的写作热情,我又开始不停地写,不停地寄。除了一些当地报刊外,还向一些大报大刊投稿。像《人民日报》《人民文学》《散文》。“伏牛”副刊的编辑赵安基老师在编发我的小小说《竞》时,文后点评说:“……作者很勤奋,不停地写,不停地寄,愿作者常'竞’下去。”
进入90年代,我开始写一些长文,并有针对性地向一些发表可能性大的报刊投稿。当时,还没有网络,在我要求下,单位订了《中国青年报》《深圳特区报》等,我自己还订阅了《散文选刊》和《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停刊后改为买《小说月报》),投稿的地址多是在报刊上获得。1992年,我的散文登上了《散文百家》。1994年,我的小说在《短篇小说》发了出来,且是头题。1995年,我的一篇小小说、一篇短篇小说发在了《当代小说》上,还得了《当代小说》优秀作品奖。小小说还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转载,后收入了多种选本,而短篇小说也被《周末文汇》转载,且是头题。写到这里,要感谢那些编辑老师,互不相识,他们却都很认真、负责。像《短篇小说》的主编丁辰老师,我的稿子投去没几天,就给我回信。给《奔流》投稿,小说虽没用,但编辑岱钮峰老师亲笔给我回信予以指导,还询问我的情况,让我有小说直接寄给他。《海燕》的编辑王桂芝老师,不但给我的小说提修改意见,还给我的小说构思结尾。《当代小说》的刘照如老师,至今也没见过面,接连发表了我的稿子。
那时,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最令人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抄稿子。稿子短的还好说,而写长稿子,一篇要抄几十张,尤其是中篇,要抄一百多张,且每改一遍,都要再抄一遍,几乎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为此,在投中篇小说时,我常在里面夹上邮票,请求编辑老师不用时把稿子给退回来。给《江南》等杂志寄稿时,编辑部给退稿,于是,我就选那些退稿的杂志投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后期,由于电脑的应用,许多投稿者开始用电脑打印,我当时在办公室,经常打印材料,就借机打印自己的稿子,省去许多抄写工夫。
2001年,我借调到了报社,开始接触电脑。最初,编辑部有个男孩叫小兰,专门给我们打字,我们写了稿子就交给他,由他录入。但这样毕竟太麻烦,我开始学习打字,学了两个多月,竟然能打字了,就开始用电脑写作。但那时投稿,还多是邮寄。好的是会用电脑后,写作和修改大大方便,省了许多精力。
到了2005年,用电子邮箱投稿已成为常态。于是,我就买了一台电脑,开始上网。那一时期,我注册了十多个邮箱,不断在网上搜寻各报刊的邮箱地址,几乎每天都要投一些稿子。后来,我发现许多报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一些编辑图省事,就直接在网上的社区、论坛里选稿,这样既活跃了论坛,又能随时交流,一时,社区、论坛风起云涌,它成为了一种新的投稿方式。
我最先进入的是大河论坛,里面有许多河南的报刊在各区选稿。比如,《大河报》的“茶坊”“河之洲”副刊,《平顶山晚报》的“鹰城副刊”等。那一时期,业余时间我几乎都泡在网上,这个论坛逛逛,那个社区看看,写了稿子就直接粘贴在里面。每个论坛,都任命有版主、副版主等,还有一些铁杆粉丝,每有作品上墙(发在报上),还发大红花。像“茶坊”的版主赵立功老师,常在论坛发一些选题,让大家都来写,好的直接登报。“鹰城副刊”每天一期,多在网上选稿,聚拢许多人气,也是我常光顾的地方。百花齐放,乡村五月、一碗月亮、懒阳灿灿辉、纤云如梦,小黑裙、追梦依……许多网友,至今也未曾谋面,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文风等,我十分谙熟,就像是好友。
一些文友,我至今心怀感念:像“鹰城副刊”的版主乡村五月,每每我有稿子上墙,他就给我寄样报;一次去了杭州,写了篇短文,远在杭州的“一碗月亮”看后问我,到杭州怎么没找她,让我感觉理亏了似的。作家陈峻峰出了新书,一句话,他就签名给我邮了过来……那年,“茶坊”论坛在郑州聚会,几十个文友一个个像见到了亲人,盛况空前。我虽没参加,但在不停地翻看那些文友发的现场图片,一个个熟悉的网名,呈现出的却是一张张陌生面孔,令人感慨系之。
后来,我又搜寻到许多论坛,像北青网、齐鲁网、大众网、《扬子晚报》副刊论坛等,我成了这些论坛的常客。我没想到,借助论坛,我的文章能登上许多报刊,还有一些是曾觉得高不可攀的大报、名报。像《新京报》《北京青年报》《重庆晚报》《三秦都市报》《中学生电脑报》《山东科技报》《荆门日报》《惠州日报》《柳州日报》《苍梧晚报》《银川晚报》《东营日报》《东楚晚报》……最多的一年,我在《大河报》的“茶坊”“河之洲”副刊发稿11篇,有一篇还得了奖。进入《扬子晚报》论坛不到半年,我就在“繁星”副刊发了4篇稿子,有一篇还被《都市文萃》转载。那几年,也是我发稿最多的年份,我几乎每天都要用我的名字在网上搜一搜,且常有惊喜。后来,为提高发稿量,我每周给好几个报写话题,《大河报》《扬子晚报》《东楚晚报》《北京青年报》……2007年上半年,我统计发稿110多篇。
写话题稿,虽然提高了上稿率,但也败坏了写作心情。一天,看着自己每天费时耗力写的那一个个话题稿,忽觉它们都是文字垃圾。确实,它们已与文学没有太大关系,甚至与文学渐行渐远。于是,2007年后半年,我停下了这种自由撰稿人式的写作,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写一些纯粹的文学的东西。
一晃又是许多年过去。前几天,我搜寻从前经常泡的几个论坛上去看了看,许多论坛已然陌生,而一些论坛竟已关闭,早已物是人非了。
《关于投稿那点事儿》
征稿启事
作为一名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投稿是一种常态。不论您是大家还是无名小卒,投稿的过程,注定是一段成长的历程……结局不管怎样,过程一定很精彩。请把把您的投稿故事讲述给我们吧,让我们再告诉后来者,让他们在文学创作的跋涉少走弯路……
来稿请注明“关于投稿的那点事儿”字样。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稿件一旦采用,将在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媒分期刊登,最后结集出版。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陈新峡,男,上世纪60年代生人,现为某报编辑、记者。在《大河报》《扬子晚报》《人民日报》《都市》《当代人》《当代小说》《大观 东京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二百余万字,并多次获奖。作品多次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都市文萃》《周末文汇》等报刊转载,并收入多种选本,出版小说集《存在与流逝》。散文集《面湖而坐》获三门峡市2011年“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现居三门峡市,省作协会员。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