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玉:杨伯达

故宫的地位,概括地说就是国宝的地位。故宫的珍品,不论皇家收藏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捐赠的文物,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情感,不能以币值论价。而典守在故宫的工作人员,长期研究故宫历史和文物,更是国宝级的人物。杨伯达就是这国宝级人物中的一位。

在古器物文化领域中,玉文化最具中国特色,也最代表中国文化。杨伯达是文化学者,众多古器物文化项目专家,他开垦拓荒并创建了中国的“古器物学研究王国”。杨伯达五十年的古代艺术的研究,著述等身;三十年的玉器和玉文化玉学探索,难以超越。《故宫里的博学家:杨伯达传》一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记述了杨伯达成长历程及其学术研究轨迹。

杨伯达,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

杨伯达先生在玉文化领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甚至可以说,没有杨伯达就没有中国玉文化这一学科。玉器以前被认为是杂玩,淹没在世俗之间。杨伯达抹去了玉器身上上千年来的世俗成见,不仅将玉从杂项中独立出来,专门研究,更是追根溯源,擦掉玉器身上误会,显亮出几千年来的文化之光——“中国玉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是中国独有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玉器作为精神太阳和精神家园,使中华文明辉煌于整个人类文明的长河”。

在玉学领域中,杨伯达走的是玉石到玉器,再到玉文化,最后到玉学的艰难求索道路。杨伯达说:“玉学是中国独树一帜的学术课题,更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在世界学术论坛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玉学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对华夏文明民族特征以及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健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当今以德治国,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美育熏陶都会起到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所以,研究玉学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同时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杨伯达将玉器研究从鉴定辨伪的“物”学拓展到玉文化玉学的“道”上,他的身份也从器物学家提升到玉学、玉文化研究学者;他在玉器研究上不仅以一己之力终身贡献,更是推动全社会的力量来研究玉学、玉文化,多年的努力与奉献使他成为我国玉器研究一代宗师,更使他玉文化领军人的身份名副其实。

杨伯达以玉学专家和玉文化学者而名满天下,实际上,杨伯达还是众多古器物文化项目专家。他不仅仅推动着中国玉文化、玉学学科走向未来,更是中国众多古器物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奠基者:佛像、金银器、珐琅器、玻璃器、象牙犀角雕等领域他都有长期研究,并对其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找出规律,总结特点。这些原本不被重视的工艺品,因为杨伯达用科学的方法阐述其在学术上的地位,揭示了其在美术史上的艺术魅力,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它们的价值。如果没有他孤独而自信的不懈探索,开垦拓荒并创建中国的“古器物学研究王国”,中国古器物研究无法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百花齐放。他的古器物文化研究不仅仅照亮了众多古器物研究道路,同时影响了其他古器物研究领域。

人这漫漫一生,仿佛时间很长,但是一天天地消失,又显得时间短暂。对杨伯达来说,他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实,他不仅充分利用每一天,还将命运送来的每次机缘都充分利用,且转化到他的文物研究中。日积月累,他不断解决问题,终渐渐成为了国际上极少见的集诸多文物专业于一身的博学家。

文章来源: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0)

相关推荐

  • 第七百一十六篇  杨伯达提出中国玉文化新论

    X 图1 查海玉玦. 杨伯达先生曾在<故宫文物院刊>2005年第四期撰文<中国史前玉文化板块论>,将史前玉文化板块分为东夷玉文化板块.淮夷玉文化板块.东越玉文化板块三大玉板块和 ...

  • 一周一书——《红山玉器》(学习研究书籍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本周推荐书籍: 书名:<红山玉器> 主编:震旦文教基金会编辑委员会 出版者:财团法人震旦文教基金会 出版时间: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三月初版一刷 ISBN:978-957-28759-6-4 荐 ...

  • 第七百四十四篇  颠覆杨伯达的“发箍”谬论

    颠覆杨伯达的"发箍"谬论 建立马蹄玉"女性生殖器官"新说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前言:自从红山文化被认识以 ...

  • 城与玉——石峁文化玉器的发现与研究

    城与玉——石峁文化玉器的发现与研究

  • 第六百零八篇    红山文化玉人的社会学透视(一)

    X 图1 美丽的红山. 摘要:最新科学发掘的红山文化玉人出土,为全面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历史作用增添了又一重要根据.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玉人的信息资源进行社会学视域的综合整理研究,率先探讨了红山文化玉人出土 ...

  •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文博专家杨伯达去世,享年94岁

    责任编辑:于文凯来源:观察者网      2021-05-22 15:32:01 据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 )5月22日消息,著名美术史.玉器及玉文化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故宫博物院研 ...

  • 第五百八十三篇  怀美玉之高洁兮(杨伯达访谈录)

    朝阳人大多对杨伯达之名还较为陌生,文物考古界人士则早就如雷贯耳了.他是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博物院副院长.北京考古系玉器硕士生导师.人们都 ...

  • 宁静致远,君子如玉

    长按封面扫码播放高清MV幻灯 器材: ILCE-6000 焦距: 56.0 mm 光圈: f/1.7 作者:一休哥 糖粉编号:000331 石家庄糖粉 回复"紫元"或者点击小程序链 ...

  • 君子配玉,文人博古。钱币上的人文典故,耐人寻味!

    这些花钱图案精美,寓意吉祥,常常是文人雅士的嗜好品. 青蚨飞去复飞来,花钱,直径:26㎜,厚:1.67mm. 青蚨的故事: 传说南方有一种虫,名字叫蚁蜗,又叫青蚨,亦名鱼伯.它的形状似蝉.蝶且稍微大一 ...

  • 君子如玉,不逾矩

    华商网-华商报 2017年2月3 日07:10:51报道,<西安市金融办一处长殴打女护士遭停职行政拘留5日>.事件经过如下: 2017年1月29日(正月初二)下午,因一氧化碳中毒,今年65 ...

  • 君子如玉

    何为玉? 想人间最妙一词,莫如珠圆玉润,珠玉,都是经过岁月的历练与沉淀,虑去了尘杂,剩下美好的东西.所以有人说,千年水流去,一块玉出来,冰清凝月魄,晶洁映日彩. 玉,如心语出山水,洁雅之灵,秋月凝露, ...

  • 君子如玉,平安如玉。

    "平安"二字寥寥数笔,却是不少人穷极一生的质朴追求. 而往往人们喜欢将美好的希望,寄托于器物之中,借此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玉寄情,以玉明志,玉自古被人视为高洁之物,犹如一 ...

  • 【玉语】为什么说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据考古研究者考证玉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每一个时期. 人们敬玉,佩玉,琢玉,赏玉,不仅在于玉石的稀缺性或质地与色泽的美艳,更有着深刻的人格化精神力量. ...

  • 小人藏刀,君子藏玉:人过三十为何会爱上和田玉?原来大有讲究

    有人说,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懂得一个字:藏.比如藏巧守拙,比如深藏不露. 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理解的藏,就简单的多,比如有人藏钱,有人藏娇,有人藏书,有人藏玉. 藏的物不同,所诠释的人生.意境 ...

  • 民乐 | 洞箫演绎《良宵引》,君子如玉,箫声如诉

    <良宵引>初见于<松弦馆琴谱>(1614年),此本为龚一先生据<自远堂琴谱>(1802)打谱,屠化冰老师移植为洞箫独奏曲. 此曲小而气度安闲,无俗气半点.其中吟猱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