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越婢汤(发烧、咳嗽、有汗)
越婢汤
【原文】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经典回顾】
1、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组成】
甘草 大枣 石膏 姜 麻黄
【时机】
1、有汗又咳嗽发烧,越婢汤。
【方解】
1、麻黄配生姜以发越肌表之水;
2、石膏清解肺胃郁热,并可监制麻黄温燥之性;
3、大枣、甘草补益中气。
【应用】
1、早上起来脸肿;
2、治疗风水时用;
3、急性肾炎水肿;
4、加半夏治疗肺气肿(越婢加半夏汤)。
【比较】
比较桂枝汤:
1、越婢汤是有汗,不是无汗;
2、有流汗的时候只有两症,一个是越婢汤症,一个是桂枝汤症。病人如果有水肿,咳嗽咳得很厉害,麻黄入肺,越婢汤。桂枝汤没有咳嗽,有汗,没有肿。
【应用集锦】
1、肺中风:
(1)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生姜四片,大枣一枚;
(2)如不治,身疼,发热,日晡所剧,麻杏薏甘汤: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3)再不治,表阳日痹,寒水陷于皮中,乃变为一身悉肿之风水,越婢汤: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4)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
2、(1)风水,脉浮,有身重就要用防己黄芪汤,无身重就用越婢汤。
(2)越婢汤是肺郁热造成的、以头面四肢肿为特点的症状,而防己黄芪汤是脾虚表虚、湿在肌肉造成的身重形肿。
3、越婢汤证,又兼小便不利,或脚弱者,为越婢加术汤证。所谓脚弱者,行步不稳,脚膝软弱无力,动则厥仆是也。
4、伤寒多汗憎寒,若近衣被则漏汗不止,去衣被则憎寒不可忍,数日不止。世医与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或桂枝加黄芪汤等不愈,终至危殆者。遇此证而内热如此甚者,宜越婢汤。
5、一般的关节痛:
(1)有表证,恶风特别敏感,要加黄芪。
A、有汗的、汗自出的用桂枝汤加术附
B、有无汗的,用葛根汤加术附
(2)有浮肿的,用越婢汤加术附
【比较集锦】
1、(1)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2)越婢汤: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恶风者加炮附子一枚,风水加术四两
(3)越婢加术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白术四两
(4)越婢加半夏汤: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2、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大枣,名大青龙汤。根据大青龙汤减桂枝,杏仁,名越婢汤,治风水病之肌热者。若阳虚恶寒,加附子,名越婢加附子汤。喘咳上气,加半夏,名越婢加半夏汤。
3、麻杏石甘汤:似越婢汤证,但无脚弱、疼痛及水肿等证。因表闭而水气聚于心胸,见喘急、汗出而渴、或不渴。其腹胀满,腹皮鼓之有力,按之无大热,反觉身热如白虎。
4、(1)木防己汤:浮肿,心下痞硬。
(2)大青龙汤:浮肿,脉浮,喘咳,烦躁。
(3)越婢汤:浮肿,风水夹热,头面肿
(4)越婢加术汤:浮肿,越婢汤证+腰冷、脚痿弱
(5)防己黄芪汤:浮肿,皮肉软弱,虚证。
【名家论述】
1、越婢汤《金匮笔记》(倪海厦)
这个是水病的最初显的症状。水病初起,就是两个方子。一个是防己黄芪汤,第二个是越婢汤。在伤寒论里面有介绍过越婢汤,主症是汗出,自汗。你说老师越婢汤里面有麻黄,流汗了居然还在用麻黄。这就是经方家看法不一样,流汗的时候麻黄可以止汗。为什么会有“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这就是因为东西堵在肺里面,肺热。肺里面很热,表又束到,所以看起来没有大热,实际上这是因为伏热,热伏在肺里面,所以说常常会有一点点汗流出来。我常常看到病人,不见得一定是风水,有时候太阳表症伤寒表症的时候,摸到脉是浮的,病人说全身很难过,有流汗,口不渴。脉又比较数,这个时候我已经开越婢汤了。病人如果恶风很严重,我们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诸如此类,做处方的加减。
越婢汤用得很多,但是一定要记得,病人有表症,同时有汗。这里的麻黄是敛汗的,吃下去反而汗没有。用到石膏就因为里面壮热,石膏用两,不要用钱,麻黄用三钱,石膏要用剂量到上两的。越婢汤是肺里面很燥热,舌苔是黄的、干的,病人会很燥热。
越婢汤分温三服,病人恶风。恶风就是表虚掉了,因为吃了越婢汤有时候表虚掉。病人如果恶风的话,我们加附子,把表把它固住。风水的时候,再加白术,越婢加术汤。一般来说,越婢加术汤用的时候都是我们发现到病人肌肉关节里面累积很多湿,我们才会越婢汤去加白术在里面,否则光是肺里面有大热,身体没有沉重的话,我们都不会加白术在里面。越婢加术汤是一个很有名的治疗黄全身发黄很好的一个处方,后面介绍到黄疸病的时候,我们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