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的治国理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治国安邦方面,二者在不同的方面各有所长。
单是从《道德经》和《论语》两部著作来说,老子的《道德经》相当于数学中的公理,是普遍遵循的规律,较宽泛,无需证明,每一句话都寓意深刻。孔子的《论语》相当于数学中的定理,更侧重于具体的问题,比较详细,存疑的人当然可以去求证它的正确与否。引申一下,庄子与孟子的著作更像是数学中的推理公式,更详尽,且推理的步骤都清晰可见。庄子的寓言故事属于那种“虚无缥缈”推理法,天马行空,且喜欢杜撰历史,本来就是寓言式的,也没有人和他较真。孟子的推理相比于庄子更具体,多采用比较详实的历史资料作为论据,让人惊叹于他的严谨,社会生活中想投机取巧的人和事,在他的火眼金睛下无处逃遁。
以上是对于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四位大佬的理解。一家之言,不同理解者可以略过上文。
老子学说对于治国来说,更像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家层面的远期规划;孔子学说更像是国家层面的长期规划。
如果想借用他们的学说治国安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先要融会贯通他们的思想和理念,而不是用一种囫囵吞枣的方式去应用。对一个人的认知,如果曾对他持有偏见,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转变过来的,即便对方完美无瑕,质疑者也会用放大镜找出他身上的不足。而对于一种人们已经抛弃、漠视、贬低了三世的学说,一朝一夕是难以端正人们对他的看法的,所以,即便是良药,也要按照医生的医嘱去吃,不可以一次就吃了。改正一种观念如病人之服药,欲速则不达。
老子的学说并不是无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提倡的是秩序,“化而欲作,吾必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的理想世界:小国寡民,使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孙悟空的花果山,柏拉图的理想国。很美,却无法适应现代的节奏和思想。正如,现在家家有车了,却又回归,骑自行车,步行了,这就是回归,真正的生活是摆脱了辅助工具后,纯粹的欲无所欲的田园生活。老子还说,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之足足矣。他老人家的理念和思想不可谓不好,只是,对于欲望满满的今人,与老子的理想世界相距甚远,但是,他的学说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老子的思想更接近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孔子的学说,今人真的是爱恨交加。一则,自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一批所谓的精英,将儒学乃至中国历史文化踏在脚下,恨自己生在这个国度,发誓要抛弃国家的历史,甚至连汉字也要抛弃,后来虽然有所收敛,但是,对于儒学与孔子的贬斥居然被很多人继承下来,这样的风居然刮了一百多年。孩子总是相信父母说的话,现在有的已经而立之年的曾经的孩子,依然对父母的意见坚信不疑,居然说,父母说,孔子和儒家是专门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学说,是让中国积贫积弱几千年的罪魁祸首,看到这些我无语了,这是父母的悲哀?还是孩子的悲哀?我想,这是盲从者的悲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有很多人说“仁义礼智信”那一套是封建残余,难道现代人不需要“仁义礼智信”?有人说孔子整天宣扬道德仁义,没有法家的思想好而使用。那是因为论语中有一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天真地认为孔子也天真,只用道德去立国、治国。却没有看到,孔子的思想是,人要有耻辱感,心存耻辱,则可以进行必要的自我约束。孔子没有说不要刑法,他的理想是:如果道德如果能够有效约束不轨的行为,刑法可以立而不用。如果真的有人以身试法,当然要用刑法去惩治。
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等级观念,我想它更是一种秩序。君臣有义,父子有亲有毛病吗?应该是没有吧!
看到很多有关孔子的文章,经常引用黑格尔对于《论语》的评价,说论语里面的内容只是一种常识性的道德,而这种道德在在任何民族文化中都能找到,毫无出色的地方,孔子只是世间一位务实的智者,他对于思辨的哲学一点也没有,只有一些善良的、常用的得到教训。我想,黑格尔的傲慢与无知不仅限于此:首先,《论语》不是孔子的作品,只是一部其弟子汇集的语录型的书籍,初读之,掐头去尾的文字,难寻其踪。其次,孔子的思辨其也知之甚少,仅凭一部论语去解读孔子,有失偏颇;即便有很多人心知肚明,为了获取攻击孔子与儒学的资料而多次引用。可见这些人是多么的邪恶!
老子治国理论的前提,是有圣王的存在!“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孔子治国理论前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相比于老子,孔子的学说更具有历史和现实借鉴意义。而老子的思想则是我们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