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教你如何读懂伤寒条文!!!(请精读)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的第一条,可谓是学习伤寒论的没有不熟悉的,但是这一条有几个问题需要商讨,特此指出。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只有14个字,却把人们的思维改变的太多。
1.张仲景当时写字都是写在竹简上,可谓是惜字如金,为什么在此“之为”两个字,直接说太阳病那不是更好吗?这里面是有含义的,太阳在此指出了疾病的发病位置,“之为”在此解释为“xx所表现的”意思,是指太阳所表现的症状主要有XX,此处太阳指得是疾病表现的部位。是指这些症状所体现出的所在的部位,并非是指表证就是太阳病,也就说中风,伤寒,温病,痉,湿,暍早期所表现的部位是太阳的皮表部位,所以张仲景也称为太阳病。
2.因为头项强痛的连写,才导致千年来争论不断,就因为“项强”的出现,出现了伤寒论到底是结合不结合针灸的经络问题,就因为这两个字,让后来的医家把膀胱经结合进来,把伤寒论搅得无所适从,给初学者带来了很多的不解之难题,这是张仲景的一大疏忽。
3.就因为“太阳之为病”与后面的症状的相连接,导致后来的医家都认为。所有的太阳病必须都具备后面的诸证,方能称为太阳病,这是不对的,不然张仲景就不会在第三条与第四条来区分中风与伤寒了,第六条来说明温病了,因为这种分法如同现在医学内科的分法,如呼吸系统疾病有分为气管与肺等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只是一个表现于这个部位的总称,这与张仲景说的太阳病是一个道理,所以要理解伤寒论的太阳病,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
4.总之,太阳病就是表现于肌表与呼吸道的一类疾病,其与外界是相通的,是合乎自然界的。也与所表现的疾病是相连的。
5·在理解这个条文上,还要区别一点就是要明白张仲景所写的太阳与太阳病,是不能划等号的。太阳是指表现的部位较太阳,而太阳病则是在太阳所表现的部位上出现的疾病,称之为太阳病。这里的太阳病是对疾病的总称,分别有中风,伤寒,温病,痉,风湿等等,结合现在来说,皮肤病也属于太阳病的范围。也就是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与皮表有关的疾病均可成为太阳病。这也就是张仲景为什么写“之为”的而原因所在,也是体现了张仲景所写的合病的原因所在。
6·在这个条文上,张仲景为什么没有写发热一证,是因为发热不仅表证具有,少阳病以及阳明病也是具有的,所以在辨别表证上不是主要的。
7·在这条文中,张仲景提到“头项强痛”一证,这个症状,不仅仅是指头痛,项强,从中还体现出了一个表现,就是全身肌肉不舒服的一种自我感觉,也就是酸痛,这是应用葛根与芍药的一个药征。
8·做为太阳病的主要表现有两个重点,就是脉浮与恶寒。不论是脉浮紧,还是脉浮缓,浮数,还是脉阴阳俱浮,都是具有表证的(肾气虚衰引起的脉浮除外)。另外,对于恶寒,这是所有表证都具有的,或轻或重,均是表证,体现了心阳不能正常透散以温养的病机所在。但是,还要与三阴病中的少阴病中的畏寒相鉴别,张仲景凡在少阴病中提到恶寒的都是兼有表证的存在,在真正的阳虚是畏寒,这时张仲景在第一条中提出恶寒的一个鉴别要点(少阴病中的而恶寒不仅仅是指外寒,还有一点就是虚阳衰竭时也会出现,所以张仲景有四条文指出了恶寒的预后,分别以可治,不治,死来判断其预后)
A。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B。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C。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D。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以上是伤寒论的传经的4个条文,从条文来看,虽然写的很简单,但是里面的道理却很多。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经?如何来传经的?为什么传经以伤寒为主?经尽是什么意思?我们细细道来。这里面的理解一定要按照我提出的经络来理解,不然很难弄明白。
1·太阳病在此指的是位于皮表的疾病。头痛是表证的一项,七日是疾病恢复的日期,为什么会自愈?也就是病人只有头痛一个症状,没有经过治疗。能坚持,没有其他症状的传变。七天以上,自行恢复正常,这是肌体自行恢复的一个表现,这个自愈是什么道理?是因为“行其经尽故也”。什么是行其经尽。这里面取决于发于阳与发于阴。什么是发于阳,也就是指感受外邪后,阳气内郁于脉内,不能正常透散引起的如发热,恶寒,体痛等一系列表现的,称之为发于阳,为什么?是阳气不能外透以温养引起的,所以称之为发于阳。至于发于阴,是一个道理,是脉内的津液不能透散,引起的津液偏盛的如痰饮,水气等表现的疾病,称之为发于阴。
在这里,主要是理解为什么是行其经尽,经者,经脉,主要通行阳气津液,以布散于全身。如果感受寒邪,肌体能抗之,被内郁之阳气与津液需要一个从内向外布散的过程,这个过程,张仲景定于七天以上。由于是按照正常的经脉运行,所以行其经尽也就是内郁之阳气能够到达皮表而能逐渐透散。这里的经尽,也就是经脉的最末端皮表部位。
进一步讲,也就是说脉内郁束的阳气与津液在没有化热或者津聚的条件下,一天一天随着人体阳气的升降出入,而逐渐向外透散,大约七天以上,就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如果七天以上了,病人出现了发热口渴脉数等表现的,说明皮表的腠理还是没有回复正常,内郁之阳气不能从外透散了,内行于里而传经了,这时候如果病人不原意用药物,可以用针灸来清泻阳明,以此来达到清利“发于阳”之邪热,使经不传而愈。
在这里张仲景用“行”字来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正常的经脉运行,指的是阳气与津液是在经脉内正常的运行。另外张仲景还用“过经”,“到经”“随经”“动经”“温经”等等,这些“经”都是经脉的经,也就是人体看得见的能够运行气血遍布全身的经脉。
另外,张仲景还提到“至阴经上”,这里的阴经,就是指络脉的意思。其次,还在金匮要略上提到“极寒伤经,极热伤络”,为什么极寒伤经,因为经脉的腠理是向外开放的,这样有利于阳气与津液的外出,所以在感受寒邪较重的时候,腠理闭塞,经脉收缩,容易伤及经脉的正常运行,因此张仲景说“极寒伤经”。对于“极热伤络”的道理是一样的,本来络脉是向内吸收的,如果感受邪热太过,导致津液不能正常吸收而汗出于外,络脉失养,或者经脉开放太过,伤及津液,加速了络脉中脾的吸收,容易伤及络脉,所以张仲景提出“极热伤络”
2·至于传经,张仲景只是提到传经,但是没有细说,那就看我们的理解了,首先要明白的是什么叫经,才能明白传经。至于经脉,我们前面都说过了,可是邪气时如何传经的呢?一是要明白发于阳与发于阴,其次要明白经脉的由表到里的循行。胃络通心,肺朝百脉,阳气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所以这里的经脉不仅仅是通行于外的经脉,也包括通行于里的阳明胃肠道的经脉。在这里可以参考我画的那个图来理解了。当感受寒邪以后,郁束了经脉的腠理,导致脉内的阳气与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于脉外,充斥于脉内,为了寻找排出的通道,内郁之阳气与津液不能从外出,则内行于阳明之里,通过阳明胃肠道的腠理处来透散,这个由外到内的透散的过程成为传经。前面提到行经,这里是传经,从中不知道能看出什么道理来呢。看到的自己考虑考虑。
3·传经为什么都与伤寒有关?张仲景提出的传经3条文,前面都是写的是伤寒。为什么?因为只有伤寒才能使腠理闭塞,引起传经,中风能引起阳气与津液的不足,但是引不起传经,这一点要明白。
4·传经的途径都有哪些?从张仲景的条文来看,有三个方面,分别是阳明,少阳,其次是传入阴经,也就是络脉。384条中提出“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从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来看,传经主要是以经脉为主,很少传入阴经中。当然,传经入少阳,其实也就是传入络脉中,因为经脉与络脉是相互连接的,内郁之邪热不可能只在经脉中运行,不进入络脉中,所以传经就是内郁之阳气在经络中运行,借此以寻找透散出口的过程。
5·传经的表现。在传经的表现上,张仲景提出了脉象与体征。脉若静为不传,为什么?从这6个字上能体会出前面我说的内容吗?脉静者,阳气不甚,津液充盛。这就是张仲景指出的发于阳发于阴的道理。发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传经。至于体征,传经入阳明则表现为燥烦,脉数急等。传经入于少阳则表现为欲呕吐,不欲食,下利等表现。
A·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B·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C·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对于张仲景提出的发于阳与发于阴一问题,至今没有定论。学者们从各个角度来分析。最终还是没有统一。这里的阴阳,到底是值得什么?是三阳,还是三阴,是太阳,还是少阴等等。今有必要简单的阐述一下。
1· 首先要明白的是阴阳的鉴别要点。
均有恶寒,说明是与外感有关,与感受寒邪有关。因为恶寒时太阳病的一个重要鉴别证。因此在这里主要是区分发热与无热。因此要在发热上来探讨形成的机理。既然表现有恶寒,说明与腠理闭塞,心阳不能透散有关。我们都知道,脉内为营,脉外为气。营分为三种,分别为营气(肾精之气),营血(阳附于血),营阴(津液)。在这三种物质当中,首先要明白各自的功能。营气主固涩,营阴主润养,营血主温煦。三种物质在脉内各自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又相互制约者,共同维持者脉内阴阳与津液的平衡。如果感受寒邪,闭塞腠理,导致脉内的心阳与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于脉外,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因此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通过发热与无热来判断脉内阴阳的多少,以此来表明发于阳与发于阴的真正机理。
为什么张仲景用“发于”这两个字,发于,就是发作于XX,也就是产生于XX,那发于阳是什么意思,就是脉内的阳气发作所导致的一系列表现。发于阴则是由于脉内的津液不能正常外出而导致的疾病表现。发于阳就是阳气偏盛,所以出现发热。发于阴就是津液偏盛,所以无热。但是都有相同的表现就是恶寒,都与腠理的闭塞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阴阳叫阴阳,但是偏盛了,就不能叫阴阳了,阳盛了叫邪气(邪热之气),阴盛了叫水气(水寒之气)。
这也就是说,张仲景写出此条,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人体感受外邪后,是如何产生疾病的。是真正的感受的外邪所致,还是体内阴阳的不正常所致。
2·至于六七日自愈的问题。张仲景没有专门说明,我们也无法给予圆满的解释。首先要说的是这里的几日愈,是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自然而愈。或者是经过治疗后,不论疾病愈与未愈,只要脉内的阴阳慢慢恢复自然调和,则必然自愈。这里张仲景提到了“若亡血,亡津液”,为什么会写血与津液的亡失,不知道能否明白上面我说的道理所在。
3·至于误治的转变。其实张仲景的很多条文与方剂中,均能体现发于阳与发于阴的不同机理,如,大青龙汤的两个条文,一个是发于阴,一条是发于阳。所以在表现上与病机上是不一样的。而小青龙汤则是重于发于阴,所以张仲景提到“心下有水气”,至于大小青龙汤的后面会重点讨论。
但是这里讲的是误治,是什么误治,是如何误治的?会发展到什么机理?首先是发于阳,发于阳是在感受寒邪后,郁束经络,闭塞腠理,心阳不能正常透散于肌表,充斥于脉内而产生疾病。这时候的治疗,应当发汗解表,透散心阳津液,使腠理开放,阳气与津液得以透散而愈。如果看到有发热而误用下法,致使脉内的郁热内行于阳明之里,由阳明的胃肠道表面来透散,这样,大量的郁热从阳明来透散,伤及经络,灼伤肌肉,阳气内陷(形成漏洞),从而引发结胸病。至于发于阴,是一个道理,只是是由于感受寒邪后,津液不得外出,内充于脉内,制约了阳气,所以没有表现出发热的症状,但是这样的病机要发汗解表,通阳利水,水去则阳显,阳透则恶寒解。但是这时候误用下法,导致津液与阳气内充于阳明,本来阳明是两阳合明,心阳与肾阳都温煦于胃肠道,但是大量的津液充斥于阳明,导致胃肠道肿胀,水湿与阳热之气搏结与阳明而出现痞证。
4·总之,在学习伤寒论一书时,一定要明白人体内之阴阳问题,不要单独的结合症状来简单的方证对应,还是主要以抓病机为主,看整体规律,辩阴阳传变,从中体会疾病的传变规律,抓住大致方向,就能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情况。
推荐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