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被画中人电着

叶华从不掩饰对自己画作的信心,“我感觉我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发挥。至少有几成功力都没有发挥出来”。

叶华的自信是有理由的,他是一个致力于追求唯美的画家。

许多看过他的画的人总说,一看他的画,就能迅速同他画作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一不小心,就被画中人电着”。


叶华:1965年10月出生于新疆,祖籍浙江青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至1991年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学士学位毕业,1997年至1999年中央美院研究生同等学历班结业,1991年至2002年新疆教育学院艺术系任中国画教师,2002年至2003年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全国工笔大赛银奖获得者、全国第十届美展铜奖获得者。1994年国画《叶》又名《秋风》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工笔画在西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唐,不过在陕西画坛,工笔并不被看重。

西安美院国画系教授刘永杰对此评价说:作品本身是不存在工笔、写意的高低之分的。美术史对于工笔画曾有不公正的评价,推崇文人画。而年轻一辈对工笔更加重视。

叶华对于工笔在陕西的位置也感到遗憾。

“工笔一般人认为很好操作,但它的内涵却远不止如此。”叶华说一般人很难画出工笔的特点,“就拿勾线来说,仅是把线勾得直和匀,练练还能过得去。

但想把造型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加进去,很多人都被挡在了门外。”

“我常给学生说,现在不少工笔画教科书看不成,步骤都是错的。”叶华透露画得好的人都不出技法书,教学的时候他会告诉学生每个阶段正确的做法。“我看了很多仿制我的画,基本的勾线都成问题,更别说染了。”

难忘新疆,歌舞入画叶华在新疆出生。毕业后,他在单位和新疆的维族同事一个宿舍住了六年,这对于画家而言是最难得的积累。
“他们经常喝酒跳舞唱歌。由于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他们一举一动,眼眉的一点微妙的变化,都在我脑子里。”

这种积累在他离开新疆后爆发了出来,“在新疆还没有这种感觉,在离开后,我怀念新疆的阳光,新疆的歌舞。

地域不拉开,恐怕也没有这种强烈的愿望,让我把这种经历表达出来。”

叶华画新疆人物一方面是艺术的总结,另一方面也因为那里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感受过新疆人民的善良。在新疆库车一户维吾尔族村民家中画了一上午后,主人中午非要请我们吃拌面,当时我150元的工资,每碗拌面的成本都是七八元。而我们那次去了十几个人。这让我们都非常感动。”
叶华的新疆人物画总是表现歌舞。“因为从绘画的角度,把两个人物组合在一起,不加任何背景,而让画面和谐,很难。我想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2006年就有人给叶华说,他的新疆题材会很快开发完。

但直到现在他都觉得自己在这方面题材的挖掘才刚刚开始。

新疆画院的院长看了叶华的画后激动地说,“你画的新疆人是真正的新疆人。这是浮光掠影地看一下画不出来的。”

在他画中,维族女孩大都是双眼皮,汉族女孩大都是单眼皮。但是,热情奔放的维族女子和宁静安详的汉族女孩都同样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叶华还有一个愿望,到现在都没有实现。那就是把戏剧画成一个系列。

“同样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在07、08年,我起了很多草稿,但都没能进行下去。”现在光新疆题材的画他就已应接不暇。

在他家里画板上,就有一张未完成的旦角工笔画。许多艺术爱好者和画商一见,总是深深为之着迷。

世界首套多媒体视听特种邮票《昆曲》去年在苏州首发,叶华作为邮票设计者和昆曲名角儿俞玖林一道签售。

他说排队就好几里路。价格半年内长了五六倍,很多邮迷从外地寄信来索要签名。

作为60后,叶华接触文艺是从样板戏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在广播中听京戏和交响乐,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爱好,甚至绘画的题材。
他画新疆题材时,听新疆音乐。家里放着几大箱新疆音乐碟,而热爱古典音乐的他还精心收藏了瑞士产的原装音响。
叶华不戴表,“手表对我一点用都没有。但在欣赏音乐方面,外行的人一般不会理解。”他还收藏砚台和古墨,因为这些都是文化的承载物。
很多人都知道,叶华画画很慢。“我慢是因为我想够深入、够细致,我不想提速,我会更慢。我也不羡慕别人画得快。”
除了教学,叶华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画画,他自嘲“像面壁一样”。

“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凡是见到过叶华画作的人,大概对此会有同感吧。

还有很多人说,在叶华的作品中见不到商业化,是市场认可了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