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学习

1

小学 数学老师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学习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那么小学数学老师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1.合理建构,有序合作。在建构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成员注意合理分工,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2.精心组织,促进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问题,精心组织,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索,通过探索获取新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自学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提出几个问题:①摆一摆,用边长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着长方形的长边可以摆多少个?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多少个?②数一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③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④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学生从原有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有关概念中转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个问题上来。经过讨论,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很快地摸索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结论。

3.善加诱导,掌握方法。教学之道,贵在引导。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导学生学会“渔之技”、“学之法”,通过读、画、观察、联想、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理解、掌握新知。例如,教学《小数乘以整数》,在复习整数乘法笔算之后,出现“48×5”和“4.8×5”,引出了小数乘以整数的方法。让小组讨论:根据“48×5”的积,你能想出“4.8×5”的积吗?根据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出答案。接着,要学生算出“0.48×5”和“3.45×25”。小组讨论:“怎样计算乘数是整数的小数乘法?根据什么规律?”这样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用旧知同化新知,充实和扩大了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的合作学习必须转变观念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而非是对知识的关注。新时期的教育有新的特点,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新角色,我们面对的是有着自己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独立思维、具有个性的主体,因此在学习目标的把握上,就需要教师实现关注知识到关注人的转化。我们只是他们学习中的服务者、引导者、伴奏者和促进者,——“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二、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

要想让学生很好地合作,我认为前提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为什么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由几人来共同完成同一个任务。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合作学习能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责任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感受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一方面就会使学生无法交流,一方面还会造成对好学生的“垄断”,这样绝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将会产生依赖情绪。这时就需要我们这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把想法记下来,然后由小组长安排,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统一”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3

数学课堂中联系生活实际探究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6.在教学实际中要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小学数学老师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数学学习网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