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期】基层检验网形态学培训
【第三十一期】基层检验网形态学培训
每周一次,每次几张,只要您坚持来,抽出几分钟的时间,相信您的识图能力会不知不觉的提升哦
病史简介:患者陈某,男,86岁。发现血小板减少两年,皮肤出血点1周,行走时膝关节疼痛。2+年前诊断“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专科检查:双侧小腿出血点,未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肋下未扪及,胸骨无压痛。辅助检查:WBC2.8×10^9/L,RBC2.67×10^12/L,Hb99g/L,PLT52×10^9/L,MCV110.7fl,FIB1.31g/L,ESR34mm/h,促红细胞生成素52.6ng/ml,铁蛋白131.6ng/ml,叶酸7.46ng/ml,维生素B12:79.0pg/ml,尿素10.6umol/L,肌酐139.3umol/L,尿酸137umol/L,胱抑素C1.75mg/L,免疫球蛋白A:16.6g/L,免疫球蛋白G:9.39 g/L,免疫球蛋白M:0.68 g/L。其余检查无明显异常。
1、骨髓涂片(瑞-姬染色,10×100倍),请指出箭头所指细胞名称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巨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解析:正常中性粒细胞直径为10~15μm,极少数大干17μm,而出现本异常时胞体可大至30μm以上。核染色质细致,着色变浅,形粗短如茄子,或呈带状似黄瓜,胞质中还可出现空泡。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CML等。
2、骨髓涂片(瑞-姬染色,10×100倍),请指出箭头所指细胞内物质名称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类棒状小体
解析:该细胞形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柴捆细胞,但是综合旁证细胞及缗钱状红细胞,应考虑为异常浆细胞,故为“类棒状小体”,以区别于髓系原始细胞中的“棒状小体”。 文献报道在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滤泡淋巴瘤、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边缘带细胞淋巴瘤中均发现过类棒状小体,一般均出现在病理细胞中,部分患者的类棒状小体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是免疫球蛋白聚集而成,部分患者肿瘤细胞中的类棒状小体可能是溶酶体起源,由嗜天青颗粒聚集而成。
3、骨髓涂片(瑞-姬染色,10×100倍),请指出箭头所指细胞核内结构名称: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Dutcher小体
解析:Dutcher小体是一种含于核内的PAS阳性包涵体,经瑞-姬染色后,较核染色为淡,可在约7%的骨髓瘤患者中见到,以IgA型骨髓瘤较多见。此病例即为IgA-K型
4、骨髓涂片(瑞-姬染色,10×100倍),请指出箭头所指细胞名称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核形异常浆细胞/葫芦状核浆细胞
解析:该细胞胞体较大,核形不规则呈葫芦状,染色质较细致,核周淡染区明显,胞浆深蓝色,内含紫红色颗粒/梭形结晶包涵体。此形态浆细胞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5、根据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及以上细胞图片,该病人可能的血液病诊断有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解析:该病人外周血提示全血细胞减少且为大细胞性贫血,骨髓涂片可见巨杆状核粒细胞、巨多分叶核粒细胞及多分叶核巨核细胞,结合血清维生素B12结果减低,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同时该病人骨髓浆细胞比例增高,占7.5%,幼稚浆细胞可见,浆细胞呈灶性分布或单个存在,其胞体大小不均,可见双核及葫芦状核浆细胞,胞浆深蓝色,部分可见较多紫色颗粒及梭形结晶包涵体(类棒状小体)。虽然浆细胞比例不到10.0%,但是形态异常,结合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免疫球蛋白异常,提示临床多发性骨髓瘤可能。之后通过检测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及尿本周蛋白确定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IgA—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