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中的东坡影迹: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前尘后事
五月底的时候,得知自己幸运地成被主办方中华书局选中,成为第五届伯鸿书香奖苏东坡主题游活动的一员。心情大好。行程开始之后却有些迷惑。原本以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寻访苏东坡在杭州的历史遗迹。结果活动第一天,一群人就坐着车直接离开杭州直接去了绍兴......
第一站是宋六陵。历史沧桑,宋代皇陵的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在中国历代皇陵中,算是很惨的一处。站在茶园里,眼前只有作为陵园标记的几棵孤独的松树。所幸的是,已清理出部分地下建筑基础,终于有希望搞清当时的丧葬制度,当日带队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老师讲得非常好,可宋六陵已是南宋残迹,苏东坡是北宋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还是迷惑。
当日下午,大家驱车赶回杭州,参观游览南宋临安城旧址,主题依然是南宋。苏东坡仍未出现。下午在大麦岭,大家才第一次看到和苏东坡有关的一处遗迹:大麦岭苏东坡摩崖题记。这是杭州唯一得到确认的苏东坡题记原物。
第二天的主要行程是探洞。杭州的山中多溶洞,溶洞中有石刻,也有造像。行在山中,恍若在历史中穿行。正如郑嘉励老师所言,杭州只有山中, 才保留了真正的历史场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耿朔为大家详细解读佛教在杭州的发展演变。之后便是游览苏堤,下午是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舒大刚关于苏东坡的精彩讲座。苏轼的影迹,在城市中不断隐现。
一趟游学旅行下来,与苏东坡有直接关系的行程似乎并不多。躺在回程的火车卧铺上,不断回想并思索游学的片段。这些片段逐步融合成完整的信息。
它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宏大。
一个人,一座城,一个朝代的兴亡,时间与空间渐渐融合,成为一体。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人与时代,看起来似乎都是过客。然而“过客”们却成就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沧海桑田。不理解一座城市的前尘后事,就很难真正读懂苏东坡更为深远的存在意义。同样,不理解苏东坡,也很难完整地理解杭州这座城。
空间里的杭州,经历了从山中小城到湖畔大城的演变。曾经是郊野的西湖成为了主城区,曾经是中心的凤凰山成为了外围。沧海桑田,不过如此。
公元1071年,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时,这座城市的空间还仅限于凤凰山山谷地带与部分西湖沿岸。凤凰山谷地的杭州城,始建于隋代。受限于地貌,城区很小。西湖也是一个长满杂草的湿地。这是苏东坡当时任杭州通判,地方官陈襄与他很投缘,俩人配合默契。
苏东坡这次主要是完成了六井的修复工作。这六井,对于杭州小城而言,是主要的水源地。当时杭州地下水苦咸,主要就是依赖六井与西湖沟通提供水源。六井是唐代李泌的杰作,但日久失修,经常堵塞,苏东坡组织了六井的疏通工作。
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到杭州,任杭州知州。这次他的工作重点是西湖。在他之前,历史上的西湖经历过过两次大规模的疏浚,唐代的白居易、五代吴越时期的钱镠都曾有过优秀的治理成绩。在他之后,明代的杭州知府杨孟瑛以及清代的浙江巡抚阮元等都主持疏浚过西湖。可见,疏浚西湖一直就是杭州这座城市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它,杭州的城市就只是凤凰山山谷及周边的一条狭长分布带。
杭州城市的空间扩展,有赖于西湖的治理。这也就是我们游览凤凰山临安城旧址的意义之一。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最初的根源,也理解了苏东坡在杭州城市演变中的重要作用。时间上的杭州,超越了政治兴衰。在广袤富庶的杭嘉湖平原,杭州最初并不算一座真正的大城,更遑论中心城市。随着隋代京杭大运河(江南)运河的修建,以及西湖的不断疏浚,杭州的地位开始提升。
一座城市的兴衰与历史进程几乎同步。苏东坡时代的杭州,是一座城市逐步走向繁荣的初始。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四处飘摇,最终建都临安。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了。
临安城所处,依然是凤凰山的杭州府衙旧地。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规整的皇城了。狭窄的山地空间让宫殿只能选择错落分布,中轴线和城墙也因此变成了曲线。
南宋皇城在布局上开创了“南宫北市”的先河。宋以前,中国古代国都布局主要有两种:一是皇宫在北、民居在南,如唐代长安;二是皇宫置于城市中间,周围散布民居,如北宋汴梁。而南宋的杭州,皇宫在南、民居、市集在北可供城市发展的主要用地在吴山以北,把皇宫放在南部,为城市北部发展留出了足够空间。
它应该很美。
凤凰山间,林木葱茏,怪石嶙峋,宛如天然园林。想当年,宋室的皇家宫殿在山间云雾中隐现,何其美好。南宋绘画的主题中那些山与建筑,原型多来源于此。南宋不是成功的王朝,却把中式美学推向了历史的顶峰。
宋六陵则是这个时代结束的标志。准备以后迁回中原的宋代皇陵,没有封土堆,也没有石像生。完全是临时建筑,然而却最终成为了一个永久的存在。
王陵与皇城的消亡,代表着一个王朝的终结,然而杭州却没有停下脚步。虽然因为王朝的更替经历了相对低落的历史时段。然而它终究是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明清两代,江南的经济地位再度提升。杭州城市面积迅速扩大。城市的兴衰,比朝代的兴亡更能体现真实的社会发展方向。
苏东坡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出众的艺术天分,更在于他深沉的人文情怀。他既影响了杭州的城市空间,更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城市与人,相互塑造。
杭州的山水,并非一流的中国山水。但自然山水能够与城市如此完美融合,才是它真正的精妙所在。一步入山,一步进城,随处可见人文。这座城市,依然在按照苏东坡的精神意象生长。
历史兴衰不定,空间变幻莫测,唯城市精神永恒。
只有回到更为辽阔的历史场景中,才能更多维度、更大广度地理解苏东坡、杭州与宋王朝。此番游学,眼界大开,可谓尽兴。
| 拓展阅读:
耿朔:在杭州寻找苏东坡
舒大刚:苏东坡如何解读经典——以东坡经解为中心
一路风光与君享——记“你好,苏东坡”主题游学
从西湖的整治看杭州城的时空演变
山水与古今:伯鸿书香奖·杭州游学活动散记
在东坡、自我与时代之间,做有效连接——中华书局伯鸿书香奖杭州苏东坡主题游学随记
探访杭州山水——记“你好·苏东坡”主题游学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