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分数究竟有多重要?
许多家长在看待孩子的成绩上陷入一个误区——
幼儿园成绩不好就上不了重点小学,上不了重点小学就上不了重点中学,上不了重点中学就上不了重点大学,上不了重点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不到好对象,找不到好对象就没有一个好家庭,没有一个好家庭就不能生一个好孩子,不能生一个好孩子子孙后代就完了!这种认识导致许多家长痴迷于分数,孩子少考一分就吃不好睡不香。
如果孩子偶尔成绩差一点内心就会充满痛苦和恐惧,几次考试不如意就可能会失去信心,这才是最要命的。
经常询问学校领导一件事情,是否给家长讲清了“多一分少一分不太重要”的道理,很多人都说反反复复地讲了就是不管用。家长不听或许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家长不信这种大道理,二是学校根本就没讲清道理。针对第二种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劝家长。
首先,要区分好平时考试与升学考试的关系。
平时考试是过程性检测,过程性检测的功能在检验、评估、督促、完善等,过分看重评价功能本身就是认识上的错误,平时考试发现问题是好事,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就是进步,就是发展,就是提高。平时发现不了问题,到了大型考试出问题这才是大麻烦。
“不要考100分!”是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题词,陈先生的意思是,少年班的学生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过多的时间。朱清时校长打了一个比方:“比如在我四川老家,一亩地可以产水稻400斤,一年施很多化肥,就为了多产几十斤,以后再施更多的肥,增产并不多,却把土壤给破坏了,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好。”是啊,如果教育的目标只锁定在分数上,那么学生必然要在知识的细枝末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势必浪费聪明才智,成为考试的机器。
其次,要弄清同分不同质的问题。
考试时两名学生都得了90分,其智能水平并不相同。这需要用“量尺分数(即反映智能水平的加权分数)”来分析这个问题。比如,细心的同学把简单的题都做对了,粗心但聪明点的同学把难题都做对了,如果把每道题的分数转化为量尺分数,同为90分,他们的量尺分数可能分别为85分和95分。原因是一道5分的简单题的量尺分数可能是4分,一道10分难题的量尺分数可能达到15分。再如,有的成绩是机械训练得来的,有的是真正理解了得到的;有的用十分力气得来的,有的仅用了六分力气就得到了。因此,成绩同是90分,其“含金量”是不一样,“含金量”的差异是未来发展不同的真正原因。
第三,要认识到学校学习和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不是必然关系。
学校考试仅仅考察了学生有限的几种能力,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成绩排名,反映的主要是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而其他一些对学生将来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能力却没能得到有效地考察,譬如思想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艺术创作能力。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他取得好成绩是很自然的,但是这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不一定突出。相反,一个学生如果想象力、创造力非常强,他可能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很少,学校的成绩一般。分数之差主要差在会与不会、细心与粗心、努力与不努力等方面,不是差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平时考试科目、内容以及评价方式并不是指向未来成功的标准,它只是指标之一。
最后,“第十名现象”的教育学意义需要用心体会。
杭州一位小学教师周武老师通过十年调查发现,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他称这种现象为“第十名现象”。
他认为,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顶尖的,但是他们大都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这是他们有“后劲”、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优秀学生一是听话、认真学;二是家长指导、督促;三是老师厚爱、关照。但是这类学生心理压力很大,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约,独立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