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正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份。临床应用如加蜈蚣、天麻祛风止痉,则功效更佳。
(【服用方法】
上三味药共研细末。内服,每次3g,日服2次,热酒送服。外用,生姜汁调敷患处。
【功效作用】
方中用白附子、白僵蚕以祛风痰而解痉挛,配以全蝎祛风止搐。热酒调服,可引三药直达头面病所。全方共奏祛风化痰,解痉通络之功效。主要用于中风面瘫之病证。
本方具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口眼喉斜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口眼喉斜,患侧面肌麻木或抽动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眼外肌麻痹(风伤筋脉型)治宜祛风通络。
以本方加桑枝、钩藤各15g,片姜黄12g,荆芥、防风各10g为主治方。2.面神经麻痹(风痰阻络型)治宜祛风、化痰、通络。
以本方加石菖蒲、防风、川芎各10g,羌活、胆南星各6g,钩藤15g,白芷4g,蜈蚣2条为主治方。
若面部麻木者,加金银花藤、丝瓜络。若舌质紫暗者,加红花。
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痰阻络型)治宜祛风化痰,通络止痛。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外风诱发者,加白芷5g。若热重苔黄者,加龙胆草8g。若抽剧烈者,加蜈蚣2条。
4.中风偏瘫(风痰阻络型)治宜祛风化痰。
以本方加蜈蚣2条为主治方。
若伴有高血压者,加夏枯草12g,怀牛膝、桑寄生、杜仲各9g。
5.咽麻痹(风痰痹阻型)治宜熄风化痰,通经活络。
以本方合导痰汤加减:茯苓、僵蚕各15g,白附子、全蝎、制半夏、陈皮、防风、天竺黄各12g,制南星10g,甘草6g为主治方。
6.偏头痛(风痰上扰,脉络阻滞型)治宜祛风化痰,行瘀通络。
以本方加桃仁、川芎、红花各10g,丹参30g,甘草6g为主治方。
7.梅尼埃综合征(风痰上扰型)治宜祛风化痰。
以本方加法半夏、陈皮、白茯苓、夏枯草、黄芩各10g,竹茹15g,甘草6g为主治方。
8.癫病(风动上扰,痰蒙清窍型)治宜熄风祛痰,开窍安神。
以本方加法半夏、制南星、石菖蒲、朱茯神、远志、柏子仁各10g,生甘草6g,制全蝎2g为主治方。
9.舞蹈病(肝阳亢盛,风痰内动型)治宜平肝潜阳,祛风化痰。
以本方加生龙骨、生牡蛎(先煎)各30g,代赭石(先煎)15g,菊花12g,法半夏10g,蜈蚣3条为主治方。
【注意事项】
方中所用白附子,全蝎为有毒之品,服用量不宜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