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去抄方,方法不对心里慌

跟师临诊,俗称“抄方”,是年轻中医师成长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中医人才培养及学术传承的经典模式之一。笔者在门诊上常可看到很多学生随老中医出诊学习时,老师每开出一张处方,学生们便如获至宝,记录者有之,拍照者有之,似乎如此便可掌握老中医的学术精华,达到抄方的目的。

其实,抄方的意义远不在此,老师的处方固然要抄,但重点在于通过抄方而学到辨证施治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传承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笔者跟师临诊抄方日久,自以为小有所得,现整理一二,以飨同道。

跟师抄方是中医传承的捷径名老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细致入微的临证思考和反复的疗效观察,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如在审证上,有重视望诊而善于见微知著者,有详于脉诊而做到洞晓五脏者;在用药上,有方小量薄讲究轻可去实者,有方大量宏推崇重剂起沉疴者。

所以,在跟师抄方过程中通过亲身观摩、口传心授、直觉领悟等途径来继承老师的中医药经验,是年轻中医师成才的捷径和必要环节。

走出低头“抄方”的误区

笔者本科实习时在门诊跟老中医抄方,成天就是低着头奋笔疾书,忙着往自己本子上把老师开的处方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但抄了一段时日后,便发现其实多数老师的处方或源于经方,或源于《方剂学》等教材中,并无新奇特别之处,用药也绝无“原配蟋蟀一对”、“经霜三年甘蔗”之类炫奇之品。
部分老师尽管习惯自己组方,但用药也都平淡无奇,基本上是中药教材中的常用药,无需费神去抄去记。但就是这些平常方、寻常药,经老师之手一用,却如同点石成金,有桴鼓相应之妙。

而当自己临证时,牢记在脑子里的那些方药,却常常不知该何时用,怎么用?有时简单地据病处方,得到的效果却常常难以令人满意。诚如药王孙思邈所言:“学医三年,谓天下无不治之病;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

坐地反思,笔者逐渐悟出跟师抄方的目的,其真谛本不在于“方”,而在于如何“选方”、“用方”。因此,跟师临诊时,不应一味低头“抄方”,而应常常抬头“看方”,看如何辨证选方,看如何据证调方,看如何活用成方。

跟师抄方“抄”什么?

跟师临诊抄方,不应一味纠结于处方本身,而应视抄方为系统的学习过程。老中医临诊的思路,辨证的技巧,识病的规律,以及处方、用药特点,无不闪耀着医者智慧的火花,足以使后学者受用不尽。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跟师抄方有以下4个方面需要着重注意。

学习辨证技巧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而辨证为紧要。名老中医经过长年临证体悟,于辨证自有独到见解。跟师抄方时,应用心观察老师望、闻、问、切,细细品读,抓住辨证线索,学习辨证技巧。如对于失眠一症,临床四诊不仅要重视其病史的长短,关注其相伴随的症状,即便失眠本身,也要详细辨析,以求见微知著。

如失眠不易入睡者,多为阳不入阴之故,病在阳分;寐后易醒者,则多系阴不敛阳所致,病在阴分。而寐后兼多梦者,多夹有实邪;寐浅易惊者,多兼精血不足。

再如同为外感热病,有的医家喜欢使用六经辨证,有的则擅取卫气营血辨证,还有的长于三焦辨证,但临床均可辨证识机,直指病窠。总之,学习掌握老师的辨证技巧既需要详观察、细揣摩、勤总结,更需要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与经验的积累。

体会病机规律

名老中医论治疾病的思路,蕴含于病机推导之中。临诊抄方,应着重思考老师立法的依据,明晰疾病的病因、病程、传变及预后,把握疾病的病理因素,从而推导病机,总结规律,以便日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治,有人认为肿瘤系在正气亏虚、脏腑失调的基础上,外邪与机体内部的病理产物如痰、瘀等互结,导致癌症的发生,肿瘤的本质为痰凝、瘀结或痰热瘀互结,治宜“扶正御邪”。

熟悉方药特性

方药的价值,在于临床的合理运用和疗效观察。名老中医临证时的遣方用药,在诊疗的全过程中尤其精彩,也是很多同学抄方时最感兴趣之处。学习老师对方药的运用经验,掌握方药特长、组方原则、药物用量、煎煮特点等,可以不断增进对方药的理解,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如笔者临床跟师抄方时,发现老师将黄连温胆汤广泛用于抑郁症、胆囊炎、失眠、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多种疾患,逐渐体会出临床只要见到痰热(火)内蕴、气机不畅之证,皆可放胆用之。但老师在方中黄连运用上,又有自身的体会,如用黄连清心安神,多用较小剂量;用其清胆泻热,则多用中等剂量;用其清热燥湿降糖,则用多用较大剂量。

总结学术特点

名老中医的学术特点,并非皆由其亲口字字传授而来,实际上多是其门人通过跟师抄方、医案整理等临诊工作,不断挖掘、归纳总结得出。因此,跟师临诊抄方之余,学生不仅要学习老师的四诊特色、辨证技巧和方药运用,还要学会从宏观上有意识地分析归纳各种临证资料,且不断积累,逐渐管窥老师的学术特点乃至学术思想,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其学术精髓。

跟师抄方的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跟师抄方,首要在于端正学习态度
抄方,应本着学习收获的态度,而不应流于形式或是完成任务。抄方前对老师的基本学术观点可做好一定程度的了解,以避免临证时无法共鸣、无所适从。除此之外,准备工作尚包括准备好一本专用的抄方本,随身带本方剂、中药的歌诀或口诀书,先于老师到达诊室,打扫干净诊室的卫生环境等。

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所谓眼到,指抄方时注重观察,观察患者的疾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观察老师诊疗时的顺序和重点,观察老师临诊时的态度和风采。所谓手到,指抄方时注重行动,临诊时的切诊及查体自然是必不可少,患者的病史需详实记录,老师的言语教诲和点拨尤应着重记录;所谓心到,指抄方时注重思考,思考乃是跟师抄方以提高中医水平的关键所在,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老师的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等均应多疑问、反复思考,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

总结

跟师抄方,绝非门诊上的了了片刻。门诊之余,抽出时间复习抄方的内容,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中医医案,需知医案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具体反映形式,它不仅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述,而且还反映了医家的临床经验及思维活动。如此抄方才是踏实认真,获益良多。

甲状腺机能亢进一症,为现代西医病名,中医归入“瘿病”范畴。典型症状可见甲状腺肿大、突眼症、心律加速,有时可见心律失常,多食易饥,部分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但常挟不消化食物,易消瘦及营养不良:中医对此症之认识,为多与气郁痰结有关。疾病初起,证多属实,每见心肝火炽症状。如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目涩口干、失眠多梦。后期证多属虚,而虚中挟实。以阴虚内热症状为多见,如两颊潮红,心悸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舌红苔净,脉形细数等。

至其治法,心肝火炽者当清泄郁火;肝肾阴虚者宜滋肾养肝;阴虚内热者则养阴清热;痰气郁结者参以化痰散结。依据患者之病证,随证施治。

余于临证之中,恒见患者肝肾精血亏虚、心肝郁热与痰气凝滞等证每多挟杂并见,且又相因为病。尚兼有脾肺气虚之象。于症状则多见疲倦乏力及自汗频频。对于此类患者,祝谌予先生用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颇为合宜。

祝谌予先生曰:“此方为我在临床治疗甲亢之首选方剂,口干、自汗、肌肉痉挛时加生牡蛎、木瓜、五味子;手颤甚用白头翁;甲状腺肿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余用先生此法治疗数例,均获良效,今录一例于下。

友人徐君之侄女,昔年在沪业个体服装,后赴阿根廷经营饭店,亦甚顺利。但乍到异国他乡,人地生疏,语言不通,于斯创业,辛苦倍尝。加之急躁郁闷,日以为常。两年后渐觉乏力、短气、汗出、心悸。彼国医院诊断“甲亢”,建议终身服药。于是返沪求治,以冀痊愈。途中病发甚重,甫下飞机舷梯,即晕厥于地。家属送至某医院,诊断与境外一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住院一月,病情得以控制,后即出院。彼昔年在沪时,常患肠胃不和,每每由余调治。故出院伊始,即向余问药。时在1993年12月27日也。

当时所见主症为乏力特甚,汗出极多。稍稍行动则疲惫不支,而汗冒如珠。兼见胸闷、烦躁、口干、头痛、纳食不振、夜寐欠安、前额胀疼、两目不适、面目虚浮、持物手颤、眩晕泛恶、两耳蝉鸣,情绪稍有波动即心慌心跳。

诊脉左小,右小滑,舌淡红,苔薄黄。据此脉证,是气血两亏于内,心肝痰火郁伏于中。治法宗祝谌予先生,用当归六黄汤化裁,以益气养血,软坚消痰清火为法,即书一方:

生黄芪24g、当归9g、炒白芍9g、黄柏9g、黄连3g、黄芩9g、生熟地各15g、生牡蛎30g、枸杞子9g、党参9g、麦门冬9g、瓜蒌仁9g、五味子3g、海藻9g、昆布9g、以上方为基础,用药随证加减。

曾用之药有:白头翁、枣仁、夜交藤、石决明、甘菊花、白蒺藜、桑叶、茯苓、远志、牛膝、火麻仁、生晒参、淮山药等。

至来年三月中旬,服药七十帖,病体渐愈,症状相继消失,化验基本正常。未久返回阿根廷,二年后曾来电相告:健康一如畴昔。

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多年来用益脑汤(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20克,僵蚕10克,丹参12克,田七12克,法半夏8克,茯苓12克,远志10克,石菖蒲12克,葛根12克,益智仁10克。)加减治疗老年呆症获得较好疗效。

验案一

王某,男,72岁,2015年8月3日诊。患者2年前患脑梗塞,此后记忆力逐步减退,生活自理能力极度减弱,需要有人照顾。近一个月曾有3次夜间遗尿,刻诊见大便5~6天一次,面色白光白,唇舌淡,舌尖边有许多瘀点瘀斑,苔白厚,脉细,血压正常。

处方: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20克,法夏8克,白术12克,丹参12克,田七12克,当归8克,益智仁8克,远志10克,石菖蒲12克,茯神12克,桂枝8克,炙甘草10克。17剂。日煎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

二诊:能慢慢回忆说出自己姓名、年龄。述全身乏力,头晕,不想动。上方黄芪增至30克,太子参增至30克,加天麻15克,川芎8克。服20剂。

三诊:症状好转,上方再服20剂。服完后又来看病,嘱上方去法半夏,每2天煎服1剂。二个月后家人电告病者身体正常。

病为气虚血瘀,脑髓不足。以前患脑梗塞,瘀血残留不去,气血运行无力,髓海空虚,以黄芪加大剂量、太子参益心气,丹参、田七、当归活血养血,熟地、山茱萸、枸杞补肾益髓,法夏、白术健脾去湿化痰。经治疗,瘀去血活,心气充足,脑海得充,神明自如。

验案二

李某,男,75岁。2014年5月6日诊,患者10年前患高血压病,一年前因出血性脑中风,半年前又患脑梗塞。此后常诉头晕、头痛,烦躁不眠,记忆力逐步下降。近二个月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沉默少言。饮水多,胃纳差,小便常失控,大便1周1次。面部及唇舌较红,舌尖边有许多瘀点,无苔,脉弦。处方 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田七12克,丹参12克,水蛭10克,地龙10克,太子参15克,百合20克,瓜蒌仁20克,杭白菊12克,水牛角末30克,牡蛎末20克,珍珠母末20克。21剂。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

二诊:上方去玄参、牡蛎、珍珠母、瓜蒌仁,加黄芪20克,茯神12克,远志10克,五味子5克。服7剂。

三诊:家人反映患者思维、记忆力明显提高,生活基本能自理,能自觉到室外散步,胃纳、二便基本正常。舌上瘀点色泽明显变淡。处方: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12克,田七12克,丹参12克,白芍12克,黄芪20克,太子参20克,五味子5克。服27剂。

27天后告知,病者身体正常,嘱按上方2天煎服1剂。服10剂巩固疗效。

患者二度脑中风,未能消除血瘀症,经常头痛头晕,舌上许多瘀点可知。面部唇舌红赤,口干大便干结,舌光无苔,是乃心肾阴亏之相。治当先育阴退虚热、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补肾养心活血收功。

验案三

黄某,女,68岁,2015年8月16日诊。三年前常头晕,诊为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八个月前患脑梗塞。刻诊见脸色白光白,舌淡,舌边有齿印,舌尖边均有瘀斑。脉沉迟。处方:熟地12克,山茱萸12克,黄芪20克,太子参20克,当归10克,丹参12克,田七12克,桂枝10克,附子5克(先煎),干姜10克,白术10克,法半夏8克,仙灵脾5克,鹿角胶10克(另烊)。21剂。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

二诊:记忆力有所改善,舌边齿印消退,瘀点色泽变淡,上方去法夏、白术,加益智仁10克,藁本10克,枸杞12克,黄芪增至30克,太子参增至30克。服22剂。

22日后来诊,上方2天煎服1剂,服15剂巩固疗效。二个月后家属来电,说病人身体正常。

患者心、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瘀血阻络,以致气血不能上承,脑海空虚。治当大补脾肾,温通督脉,益气生血,活血养血,使脑髓充,神志定。

中医早有呆症病名,也有古籍称“白痴”“愚痴”“神呆”。呆症也是当今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慢性疾病,也是难治之病。古医籍对呆症的主症早有论述,如《景岳全书·呆病门》说:“人有终日不言语,不饮食,忽哭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食则不受,与之粪秽则不辞……”指出呆症病人意识、情志明显异常。呆症与心肾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为精神之所舍。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头为精明之府,元神之府,心脑共主人体精神、意识、神志。卢永兵强调,治老年呆症,应心脑同治。因此养心通调血脉,益肾充盈髓海是主要治法。同时卢永兵也强调,老年多瘀,久病多瘀,大多数呆症病人都有明显血瘀证,治疗之法应结合活血和血养血。益脑汤中熟地、山茱萸、枸杞益肾充盈脑髓。参芪益气养心,通调血脉。丹参、田七、当归活血养血。法夏、白术祛痰健脾祛湿。远志、石菖蒲、益智仁益智安志。气血通畅,脑髓充满,神明得营养,自然神安志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