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校长去哪儿了?”
这几天大家都在问“邱校长去哪儿了?”
今天小编带你去找找:
2月25日,对于华山中学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这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师华山中学党委书记邱成国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为邱成国的校长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对邱成国的书记履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华山中学的无上荣光和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邱成国自2001年担任华山中学校长以来,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他带领华山中学这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传承发展、守正创新,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成为兵团基础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1964年,邱成国出生在第二师27团,父亲是一名革命军人。作为“兵二代”,他的血液里天然地流淌着“红色基因”,这让他倍感自豪与骄傲。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扎根边疆从事教育工作,父辈们用双手将茫茫戈壁变成了万亩良田;他要用知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片幽幽绿洲。就这样,从父辈那里继承的“兵团精神”让他在这里一坚守就是37年。他说,教育需要定力,是“挖井”的事业,只有心无旁骛地坚守,才可以感受到掘出甘泉的幸福。
2001年8月,他从前任校长袁征帆手中接过“变革图强的大旗”,这面大旗已经凝结了三代华山人的智慧结晶。邱成国无比珍视,他坚定地提出“继承是前提,发展是必然”的工作指导思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行一系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改革措施,时间是最好的答案,历经60载的风霜雪雨,华山中学成为了中国基础教育界的“领头雁”——教育部首期名校长“领航班”成员学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全国人民都在帮助新疆,我们新疆人强大起来之后,更应该帮助自己人”,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战役的打响,日益发展起来的华山中学毅然决然走上了“教育稳疆”之路,邱成国将目光精准地投向了边远团场和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主动向南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十四师皮山农场、和田地区皮山县、巴州若羌县等地伸出援手,派遣优秀教师团队,实施精准帮扶,帮扶一所,成功一所。华山中学的做法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称为“华山现象”。邱成国更加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长效武器,是推进文化润疆的核心抓手。随后,邱成国再次提出建设南疆兵地一体化的基础教育发展网络的宏观构想,并分区域、分层次,稳步实施“以合作办学为基础,以输血帮扶促造血机能提升”的精准帮扶策略,打破了该区域“教育孤岛”局面。同时,按照“文化输出、智力援助”思路,采取了选派干部任职校长、骨干教师支教、送课送培等精准帮扶举措,全面推动受援学校改革创新。截止2020年6月,累计派出援教干部、骨干教师66人次(其中校级领导3名、中层干部12名、骨干教师51名),分别实地挂职援教1-3年(最长的已达6年)。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山人相继走上“教育扶贫”的道路,大家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教育扶贫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种责任、一场战斗;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这是华山文化的精髓,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坚定地走下去。去年,原党委书记李国龙在退休之际,利用半个多月的时间沿着“教育扶贫”的路线又走了一次。他说:“每年都要沿着这条路走几次,要退休了我还想去看看,我也会一直关注着他们。”
这条路,以教育人的初心为原点,以教育帮扶为直径,沿着塔里木河流域走出了一个周长五千多公里的同心圆,逐步确立了“广泛带动,重点帮扶;文化输出,智力援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点面结合,多元并举”的教育均衡发展暨教育扶贫策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南疆地区的教育帮扶办法,让更多南疆偏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了均衡教育带来的阳光雨露。
8年弹指一挥间,南疆大地的基础教育面貌却是沧海桑田。时值建党百年之际,恰是华山中学领导班子更新迭代之时。时间的巧合,蕴含着一脉相承的使命担当。今年,第二师铁门关市党委任命华山中学原校长邱成国为党委书记,华山中学原副校长闫建明为校长。
华山中学校长,正高级职称,全国模范教师、自治区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学员、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闫建明在华山中学从教25年,做过15年班主任、3年年级组长、6年教研室主任、4年副校长工作,是华山中学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总说是华山精神,华山文化滋养了他,是华山中学这片教育的沃土成就了他。他要“扎扎实实,本本分分,安安静静,不浮不躁”地在华山中学做一名有大爱之心的学者型、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做到“热爱华山、奉献华山、成就教师、发展学生”这是闫建明的教育追求,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闫建明说:“华山中学从一所普普通通的兵团师直学校,蜕变成一所蜚声新疆乃至全国的优质学校,浸透着无数华山人的汗水与智慧,写满了华山人对教育的痴心、执着与忠诚。这种流淌在华山人血液里的对教育的坚守,将砥砺我们不断探索,勇往直前,将优质教育的种子撒满边疆大地,培育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大国青年。”
作者:黄陈美 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