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华:《赶集》
原名杨凤华,笔名:凤凰 。爱好文学,擅长用文字诠释生活。
赶 集
现在的自由市场多如牛毛,有大超市,小超市,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农贸市场等等。有些市场店面比顾客还多,显得生意萧条,目前又流行网购,实体店难以维持,这让我回想起三十年前的一次赶集,那年我二十岁,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有工作经验,什么也不会,我所在的部门销售花布,那时候计算器还没有普遍使用,全靠脑力和算盘。我的一位远房亲戚怕我在工作中丢脸,自告奋勇将我带出去赶集,一来锻炼,二来学习,他对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84年是改革开放初期,也是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收音机里天天讲发展乡镇企业。大街上已经看不到青一色的黄上衣,蓝裤子。烫发头,喇叭裤,高跟鞋遍布城市每个角落,成为时尚,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摆满货架。
我们一行六人要去的地方是陕西富平县的一个偏远小镇。解放牌大卡车装了满满一车布,只留有能站五个人的位置,领导自然坐在副驾驶。我踏上北去的卡车感觉欣喜若狂,必竟是第一次出远门。
早晨装货,下午一点卡车驶出厂门,大约十五分钟城市里的四层楼房已不见踪影,高高的白扬树矗立在公路两旁,整整齐齐,像守护田野的卫士,挺拔,高大。现在是深秋季节,麦苗已有半尺高,绿油油的,放眼望去,大片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麦田里突显出大大小小汉唐时期皇帝的陵墓,一座一座的,很壮观,周文王、周武王也埋葬在这里。我依稀能感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时的兵强马壮,大唐帝国的繁荣。
卡车行驶了四个小时之后景色变的有些荒凉,山是秃顶的,被雨水冲刷的沟壑露出了黄土,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的绿色,偶尔能见几个农夫在重地。天已经黑了,晚上八点到达富平小镇,这里是村庄,我们住在一户农民家里,我和何世芬还有房东家的孩子总共八个人睡在一个大火炕上,那炕上的柴火气味,土腥味儿让我彻夜难眠。
早晨天不亮鸡声四起,狗吠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早点是在农民家吃的,馒头、面糊糊、酸黄菜。吃完早点我们将卡车开往集市。集市设在村庄里,道路两旁有卖饭的,农家土特产,萝筐、农用工具、铁锨、榔头,只有我们一家是卖布的。小商贩都是拉着自家小车现支锅灶摆个小摊,我们开着大卡车,好一个气派。集市是漏天的,我们撑起木板,摆好布,红底白字的大横幅标语醒目写着,陕西第二印染厂厂价直销,各种纯棉花布,大红平布,水洗布,中长华达呢,嵌条呢。
大约一小时之后,人们陆陆续续的前来赶集,只见我们的售货员忙的不亦乐乎,此时前来买布的已排成了一条长龙,那五颜六色的着装形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长龙,尤其是女同志,花花绿绿的头巾,老年人头上包着的白毛巾。我们的收银员脖子上挂着黄布包,分分角角运算速度极快,扯布的速度也不逊色,那嘶啦嘶啦的声音从不间断,我站在旁边看着,一点也帮不上忙,一天下来,他们胳膊腿酸软疼痛,中午吃饭也是轮换着吃,我喜欢吃这里的石头馍,就是将小石头烧热烙出的馍,二两粮票五分钱一个,买两个就能吃饱,这里找不到新鲜蔬菜,最好的饭是羊肉泡馍,早晨集市有醪糟鸡蛋。人们蜂拥着来,又蜂拥着去,每天都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有的是从二十里以外拉着架子车,载着老人和孩子,有的赶着小毛驴拉着一大家子人,小脚老太太怀里拥着孙子、孙女,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他们看到这里是厂家直销布会多买一些日后为邻居满月的婴儿送一份礼。
集市上最热闹的要数漏天戏台,秦腔是西北地区最受欢迎的戏,台下坐无虚席,台上那声嘶力竭的唱腔使台下观众乐在其中,购物,看戏,再来一碗哨子面是赶集人最为快乐的一天。秋风瑟瑟,凛冽的西北风吹向人们的小脸,像刀割一样,这样的天气并没影响赶集人的心情,他们成群结队,一波接着一波,那浓浓的人情味和朴实厚道的品格让我记忆犹新。七天时间我们将一车布零售一空,这就是商机,邓小平的政策让部分人先富起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星期下来,西北风将我那白里透红的脸吹的黑黢黢的,下一站要去的地方是山西永济。
(关注ID:wang2050164243)
(书香雅韵欢迎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