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中药治疗
指导意见:
临床上采用寒热证分治。
以上是对“那些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胃溃疡是指发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窦、胃角、贲门和裂孔疝等部位的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属中医“胃脘病”范畴,有虚、实、寒、热之分,一般多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以单纯证型出现较少,以虚实相兼,寒、热、湿、瘀错杂多见。治疗方面需要考虑
①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溃疡病的中医辨证多样的,如脾胃虚寒、肝胃郁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等,治疗多通过整体辩证、归纳病机,采用相应的温中健胃、调肝清胃、疏肝和胃、理气活血等治法,同时配合生肌收敛作用中药内服,如加减生肌散、乌贼骨粉、田七粉、儿茶等,具有敛溃疡、护胃膜、制胃酸、生新肌的作用。
②辨病用药与特异治疗相结合:现代研究表明,如大黄、枳实、枳壳,有促进肠胃收缩、增加胃动力的作用;白及、滑石等药有修复、保护受损粘膜的治疗作用;乌贼骨、浙贝母等有抗酸治疗作用;莪术、丹参、三七等具有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循环的作用;黄连、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有抗炎有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
③辨清分期与辨证施治相结合:胃溃疡活动期治疗应立足于辨病治疗,以清热化瘀、健脾益气、温络活血为主,中药有黄芪、白术、党参、茯苓、桂枝、黄连、蒲公英、陈皮等。愈合期为胃溃疡修复阶段,若脾胃虚寒,治宜温中健脾,选用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炙甘草等,促进溃疡愈合作用;肝胃不和,治以疏肝行气和胃,药用柴胡、枳壳、白芍、陈皮、香附等。
④治疗与预防相结合:胃溃疡病程长,复发率高,生活上要注意忌口,舒畅情志,如果病情反复发作,一定要注意治疗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段XX,男,38岁,干部,1960年10月1日初诊。
旧有胃溃疡病,并有胃出血史,前二十日大便检查潜血阳性,近因过度疲劳,加之公出逢大雨受冷,饮葡萄酒一杯后,突然发生吐血不止,精神委靡,急送某医院检查为胃出血,经住院治疗两日,大口吐血仍不止,恐导致胃穿孔,决定立即施行手术,迟则将失去手术机会,而患者家属不同意,半夜后请蒲老处一方止血。
蒲老曰:吐血已两昼夜,若未穿孔,尚可以服药止之,询其原因由受寒饮酒致血上溢,未可以凉药止血,宜用《金匮要略》侧柏叶汤,温通胃阳,消瘀止血。
处方:侧柏叶三钱 ,炮干姜二钱,艾叶二钱,浓煎取计,兑童便60毫升,频频服之。次晨往诊,吐血渐止,脉沉细涩,舌质淡,无苔,原方再进,加西洋参四钱益气摄血,三七(研末吞)二钱,止血消瘀,频频服之。
次日复诊,血止,神安欲寐,知饥思食,并转矢气,脉两寸微,关尺沉弱,舌质淡无苔,此乃气弱血虚之象,但在大失血之后,脉证相符为吉,治宜温运脾阳,并养荣血,佐以消瘀,主以理中汤。加归、芍补血,佐以三七消瘀。服后微有头晕耳鸣,脉细数,此为虚热上冲所致,于前方内加入地骨皮二钱,藕节三钱,浓煎取汁,仍兑童便60毫升续服。
再诊:诸证悉平,脉亦缓和,纳谷增加,但转矢气而无大便,继宜益气补血,养阴润燥兼消瘀之剂,
处方:白人参三钱,柏子仁二钱,肉苁蓉四钱,火麻仁四钱(打)甜当归二钱,藕节五钱,新会皮一钱,山檀肉一钱,浓煎取汁,清阿胶四钱(烊化)和童便6O毫升内入,分四次温服。服后宿粪渐下,食眠俱佳,大便检查潜血阴性,嘱其停药,以饮食调养,逐渐恢复健康。
按:本例旧有胃损之症,素不饮酒,骤因受寒饮酒,寒热相攻,致血上溢,非热极吐血可比,故主以温降之法,采用侧枯叶汤。柏叶轻清,气香味甘,能清热止血,佐以姜、艾辛温,合以童便咸寒隆逆消瘀,温通清降并行,故服血即渐止。再剂加三七、洋参,益气消瘀止血,因而得以避免手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继以理中法温运脾阳,盖因脾胃为中州之司,而甘温有因血之用。服后微见头晕耳鸣,知其虚热上冲,则佐以地骨皮凉血不滞,藕节通络消瘀,使以童便降火,服后诸证悉平,脉和睡安。终以益气补血,滋阴润燥而善其后。蒲老指出:此非热邪传经迫血妄行,故不用寒凉止血之法。若不知其所因,误用寒凉、必然血凝气阻而危殆立至
案例解析:因为邓先生有胃损之症,寒热相攻,致血上溢,非热极吐血可比,故主以温降之法,采用侧枯叶汤。柏叶轻清,气香味甘,能清热止血,佐以姜、艾辛温,合以童便咸寒隆逆消瘀,温通清降并行,故服血即渐止。再剂加三七、洋参,益气消瘀止血,因而得以避免手术。
继以理中法温运脾阳,盖因脾胃为中州之司,而甘温有因血之用。服后微见头晕耳鸣,知其虚热上冲,则佐以地骨皮凉血不滞,藕节通络消瘀,使以童便降火,服后诸证悉平,脉和睡安。终以益气补血,滋阴润燥而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