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英:版纳时光,你慢些儿走(组章)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作者简介】罗红英,女,邵东县灵官殿镇石株桥铁塘中学教师,邵阳市作协会员,邵东县作协理事。有散文、诗歌作品见诸于各类报刊。
版纳时光
你慢些儿走
(组章)
罗红英
★幸福排队盛开★
晨练,诚邀凉爽的风。
沿江而行。澜沧江的支流性格迥异,一条姓黄,似乎要将沿途的尘埃全部带走。一条姓清,仿佛从未被雨惹恼过。交汇处,一半儿黄,一半儿清。不知道在我的视野之外,他俩由不相容到融融泄泄,需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还是由他们去吧,我的心眼很小,只能装下自己的快乐。
我学邓爷爷的样,用脚围着世纪金源小区,划了个完整的圈儿,大约八公里。每一个独立的小苑,都摊上了“江”这个大字,如福江苑、碧江苑等。无论是高楼、别墅或亭阁、店面的尖顶,都由傣族风味元素构成,其中的奥秘,需要我用心思花时间去探索求解。
走在夏日的景洪街上,那些盛开得正热闹的花儿,芳香扑鼻而来,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回到了家乡的春天。
瞄一眼泰国街,想象,便长出了轻盈的翅膀。
染发,小外甥媳妇刷的卡。用淡淡的黄色,就能将沧桑掩藏,年轻,咋这么简单呢?她说,她快乐着我的快乐。
买衣服,大外甥媳妇掏的腰包。一群人陪我逛街,试过几十身,意欲将我打扮成年轻人,无奈俺这个乡下老妪很难驾驭那些时髦与洋气。最终挑上一件纯白的连衣裙,当我想说几句感谢的话,她笑笑道:千年等一回呢!
晚餐,品尝傣味,有菠萝饭、手抓饭、烤鸡、酥脆的炸牛皮等,野菜,蘸点儿酱生吃……
这一天,美酒加美景,催开了美味的幸福之花。
★总佛寺★
市中心。与“御花园”曼听公园为邻。免费。
佛教信徒朝圣的中心,傣语叫“洼巴洁”。
曾是本地王者拜佛的圣地,等级最高,被聘为总管。
佛殿叫“维罕”,莲花极顶亭叫“波苏”,僧房叫“哄暖”,有一栋楼,就叫佛学院。
所有的神佛,都曾去外地镀过金。连庙宇也被感染成金碧辉煌,气势由内而外迸发。其风情,恍如在泰国。
《佛本生经》墙上绘,七臂神佛上供台。
金黄,黄金。银白,白银。
在滇南蓝天底下,就这样亮闪闪地矗立,绝对属于视觉大宴等级的震撼呀!
雕工精细,每一个护寺金刚,活灵活现,值得慢慢品味。
我们像不知疲倦的孩子,逗留在佛寺的每一个阶梯,依恋的眼神缓缓滑过美丽的金黄壁饰,所有的念头,被净化。
一轮太阳,从东方升起。
有梵音,在心里轻轻响起。
★曼飞龙瀑布★
有一种荫凉,爱玩躲猫猫,躲在山林的胳肢窝。今天中午,我们一起去挠了挠它的痒痒。
有一条白龙,白天以悬挂的姿势,委身于水花,天天过泼水节,播洒一拨又一拨快乐。到了夜晚寂寂时,一定会飞上天,向月亮借来所有的清凉。
然后,继续翌日曼妙地飞舞,将生活,慢成一首诗。
那些声响,让地皮也在颤悠悠地荡秋千。
搭在水上的餐厅,一个回廊连着另一个回廊。吃饭,犹如去见明星,需要提前预订。
冲的,不是手艺,也不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尤物:孔雀的羽毛仿佛被锁住,开不了屏;猴子,太像一头困兽,骄躁不安。
奔的,是盛夏里天生的凉爽。它用洪亮的嗓门宣誓,愿与你清凉一夏。时光从一端辗转到另一端,都是美好。荒芜的灵魂,也全是幸福的邂逅。
这里,没把苦果做成菜,别人种下的,没必要非得由我们来品尝。有的,是荞茶的清香,是大红菌炖黑母鸡的鲜甜,是扣肉里酥软的家乡味……
还有店老板现场的献唱,在飞溅的节奏里,时而豪放,时而婉约。歌声的抑扬顿挫里,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
这样的好福气,再次感谢一对学生夫妻的盛情。
归程,他俩还带我们到寨子里溜达了一圈,观赏了传说中的斗鸡。
相遇,即是一种美丽。任时光如何缥缈,那些值得去的地方,心中始终都装有一个导航,从不迷路……
★林源大安山★
林源,我把它从名词中开除,钦赐一个动词的身份,负责管理大安山。
林海。碧源。原来又是个形容词,起修饰、夸张的作用。
同时,它还是御聘的化妆师。
将大安山,裁剪成少女的连衣裙。绿地,小碎花。在蓝天舞池里,春心萌动,青春飞扬。
首先,绣一条大动脉,叫水泥路,没有水与泥。小汽车是一滴活跃的血液,从心脏吸足能量,然后跑遍全身。
裙摆上,绣一圈圈高大的橡胶树,白色的小溪,流进黢黑的幽潭。丝线,含金量很重哦。
这时,从机场飞出的白色大鸟,也钻进了林海。
腰边绣的,是层层叠叠的芒果树、荔枝树。想想那些已奔往四方的果实,树儿的幸福,从手掌里溢出。
胸前,是一条火红的龙——耀眼的火龙果。背后,是精致的咖啡园,翠绿的小句号秀秀气气,站满每一根枝条。
肩上,点缀着坚果、百香果、香蕉。帐篷与茅草屋,是百里挑一的胸针。
最关键的,是绣上一种意识。那面飒飒作响的红旗,分明是一种精神,被刻进骨髓,在血脉里汩汩而流。
就这样,成为“大”,成为“安”,傣语叫广怕巴梁子。
一座山的生命,也在早已安排的人为与天意里,渐渐丰盈……
★东风农场★
占山为王的,是橡胶。
好吧,总得有俯首称臣者,这个角色,留给香蕉。
长得高的,理所当然站在高处。用挺直的腰杆,撑起一片蓝天。忍着痛,流尽最后一滴泪。高瞻远瞩,才能主导经济命脉。
矮小者的地盘,是田园。用宽大的巴掌,托起风云雷电。大朵的心意,挂在枝干上,低垂、顺从着生活。
而房屋,是整张绿色面皮的馅心。
人,是依赖者,也是创造者。
当年支边的建设团队,驻扎在东风农场。三十来户,房子连着房子,组成九连。屋前屋后,山靠着山,成为靠山。
大姐家的房子,在最里边儿。
几间平房,磁砖地,能照出人影儿。有坪,车库,后院,果园。上二三十级台阶,姐夫的诊所,紧闭着唇,安静地朝着马路,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背影。
大姐的休闲,是伺候,狗两只,鹅三只,鸭十三,鸡二十多,加上来度假的几个孙子孙女。
屋前的香蕉,四月收割,砍掉老树,给新苗以甘甜与温暖,年底又可收获。侍弄得好,两年可以割三茬。更新的时限,是三年。史伟说,承包的老板跑后,香蕉被他们用来喂鸡、喂鱼、喂猪。
史伟还说,他负责割胶三百棵,其他的,租给别人。
大姐说,原来农场割胶,半夜三点开工,中午十二点收胶。雨来了,赶紧往山上跑。所以大多身体不好,尤其是男人。大姐的男人,就是四十来岁走的吧。在姐夫失去爱妻后,离乡背井远走云南,他们,便相遇了,同是天涯沦落人。不幸的是,姐夫又走了,已快三年。
池塘里的罗非鱼,因为吃过酒糟、苞谷粉、香蕉等美食,三个月即成年。
岭南四大名果之一的菠萝,落户后院。莲花宝座上打禅,自带蓄水叶筒。果实自行成熟,阳光的香甜达到饱和。
还有硕果累累的菠萝蜜,鲜红脸蛋的莲雾,聚族而居的木瓜,早已卸下甜蜜的荔枝树、龙眼树,一直陪伴着大姐,自然地生长,平静地生活。
史伟说,越来越觉得这里的土地珍贵,没有霜雪冰冻,种上的东西,洗个淋浴,再被阳光烘一下,铆足了劲儿长。
比饥饿还要坚韧的日子,早已走远。将来的路,会比故事还要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