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九谈

(图摄:采铜)

1. 
专注能力是需要训练的,或者说,是需要疗愈的。很可能高中阶段是你专注力的生涯巅峰,那时你能心无旁骛,全心学习,而不受任何干扰,但是几年后你的专注力被各种损坏,遍体鳞伤,你的注意力在各种设备、软件和信息流之间频繁切换,你甚至以为这才是常态是正常现象,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不是。
2. 
如果你无法专注,即你无法心无旁骛地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只处理一件事,那就意味着你的思考和行动总会在一个浅层次上滑行。原因很简单,大脑的运行,由浅入深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你缓缓地把自己浸没进去。你需要告诫自己摒弃各种干扰,全身心地去做那件对你来说最最重重的事情。
3. 
我们的生活已经重度依赖电子设备了,但是你想想,在还没有这些设备的人类各个时期,大家的幸福感未必会弱于今天。当你坐在电影院里观影,还能看到前排或邻座有小屏幕频频亮起时,你会感觉到这个时代确实有点不太对劲。电影这个本身最需要沉浸感也最容易营造沉浸感的艺术,也无法免于手机的嘲弄。
4.
专注而沉浸地做一件事,做到这点本应不难,现在却成了一种挑战。几个互联网巨头,它们富可敌国的庞大市值,多少就建立在对亿万人的注意力充分掌控的基础上。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你完全可以选择换一种活法,即与这个时代保持距离感的活法,只不过这种活法殊为不易,因为时代主动推送给你的选项一定是可以让你更舒服、更慵懒的,是坐滑滑梯一样顺着你的本能顺溜而下的。
5.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家得主路易丝·格里克,我以前没听说过这位诗人,这两天看她的故事,原来她是从来不上网的,连邮件都不收,她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潜心于她的诗艺,她心如明镜:纷杂的信息对她所追求的艺术具有“毒害”作用,而无任何益处。当然我们普通人,是很难去过她那样的生活,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每一天之中抽出几个小时来像她那样,走进一种朴素的、纯粹的、由内心中主动生发的兴趣而缓缓推动着的生活。
6. 
纸和笔,在今天仍然是最好的创作工具,而不是任何电子设备或者App。纸笔与我们的手脑有更强大的亲和力,它们能延伸我们的思考和想象力,并且不受任何拘束和形式限制。我们不需要担心充电、不需要消灭小红点、不需要听到任何提示音。当我执笔而书写于纸上时,我完全沉浸在独属于我的世界里,而不需要与其他人产生“超链接”。在纸上我可以做任何事,写字写累了可以画图,可以一本正经,也可以乱涂乱抹,灵感会不经意地出现,而我在心流中回到了无所顾忌的童年。
7. 
这个时代有一个执念是“快”,但是如果思考没有了深度,生活失去了闲暇,艺术失去了把玩,教育失去了耐心,情感失去了酝酿,那么“快”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追求的效率又有什么意义呢?理想中的世界是一个拼图,效率是其中一块,它当然有它的作用和益处,但我们不能只要它而不顾其他,不能不去问一个问题:你快是快了,但是你到底要奔向何方?而当你专注地做事时,你不再追求“快”,当然你也不是在追求“慢”,而只是把事物回归到它本来的样子,回到它原本的节奏,只有在这个节奏上,事物才能展现它最好的状态。
8.
各种笔记软件一度被认为是个人应对信息爆炸的利器。我们用笔记软件把浏览到的信息快速地备份上去,或者记下自己的某些观察和感悟,这些当然是有些作用,但还远远不够。我发现,这些软件给了我们一种“拥有”了许多知识的错觉,但其实,这些知识只是进了你的设备,而没有进入你的脑子。进入脑子是需要一些“磨练”的,而软件和设备恰恰是反过来,给你“方便”。太方便了。然而并没有用。以前的学者文人,常常会做一件傻事,那就是“抄书”,因为古时书籍获取不容易,往往需要跟别人借,然后自己抄下来,才留了一份,而抄书的过程恰恰对于大脑是一种训练,是加刻一种印记,而且抄的时候你还可以一边思考,一边体悟,虽然这种训练看上去是挺笨拙的,但它一定比你用软件复制、黏贴信息要有效。
9. 
在网络上还有一种人,是所谓的“松鼠症”患者,他们喜欢囤积各种资料,包括大量的pdf、mobi形式的电子书。他们同样地把进入设备当作了进入脑子,当囤积的资料过多以后他们根本无力去消化这些东西,因为在成千上万个pdf面前他们遇到了选择困难。更不用说,这种漫无目的地的搜寻本身就是浪费时间。他们以为看书就是打开一个pdf文件,更由于是免费获得的盗版,他们很开心,其实他们一无所获。因为看书的门槛,在今日来说,绝不是买书的那几文钱,而是专注的能力。一个会看书的人,就是具有充分专注力的人,而一个看不进书的人,不是因为他不会阅读,而是因为他无法专注。所以到今天为止,我还是更喜欢读纸质书,虽然也尝试过较长时间的电子阅读,但还是发现,一本好书捧在手里,就像捧一件艺术品,而我对待这件艺术品的最好方式,就是安静地、专注地去读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