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Make)还是外购(Buy),你需要关注这4点。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这是2019年第54篇原创文章

总205篇原创文章

全文227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由加利福尼亚州苹果公司设计,在中国组装。”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

图片来源:https://arabiangazette.com/made-in-china/

乔布斯.苹果.硅谷

1983年,28岁的乔布斯正意气风发。他决定在旧金山湾区苹果总部的对面建造一个生产新款麦金塔电脑的工厂。那时的计划是打造一个能够及时交付零缺陷部件的工厂。最终,这座麦金塔工厂在1992年关闭,部分原因在于它从未能实现乔布斯曾设想的产量。

1990年,乔布斯又斥资1000万美元建造了另一个工厂来生产新公司NeXT Inc.推出的个人工作站。遗憾的是,NeXT机器的产量也没能支撑起硅谷工厂的运作。

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那时的苹果依旧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保守型企业,自己生产芯片、主板,然后自己组装,但这种供应链模式在IT产业分工精密、技术和设备要求日渐提高的环境下早已不合时宜。结果就是,苹果公司库存臃肿、制造部门效率低下,1997财年苹果损失超过10亿美元。

图片来源:bgr.com

1998年,乔布斯聘请蒂姆·库克(Tim Cook)担任苹果的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库克深谙全球制造供应链之道,先后任职于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部门和康柏的计算机部门。上任后,库克立刻着手大规模削减公司的制造资产,开始将一些简单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同时在1998年的调查中发现,苹果过去一直自己生产PC机主板,但一些生产商的主板已经好于苹果生产的主板。因此,苹果决定将这一业务卖掉,并将生产外包给这些生产商。这样,苹果能够将自己最擅长的设计和营销能力发挥到极致。

现在,苹果将全部精力都投入整个产品链中的设计和品牌两个关键环节,从世界各地网罗零部件厂商和组装厂商进行生产。这一举措不仅给苹果带来巨大利润,而且强化了苹果的竞争优势。

从自制到外购,苹果也走了不少弯路,并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但是最终,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供应链发展的路径,并连续10次入选世界著名咨询机构Gartner的世界供应链TOP 25榜单,成为大师级(Master)企业。

这其中有什么成功的秘密?


作为战略采购,你做的第一个采购战略通常是什么?

  • 该选择哪个供应商吗?不是。

  • 是单源采购还是多源采购吗?也不是。

  • 答案:是自制(Make)还是外购(Buy)?也可以衍生为内包(Insourcing)还是外包(Outsourcing)。

外购或者外包比较好理解,就是从有能力的供应商那里购买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自制或者内包是相对于外购或者外包的,通常指的是自己生产制造或者提供服务。另外,内包还是外包相对复杂一些。比如,总部设在日本的公司为了雇用美国工人生产日本产品会在美国开一个工厂。从日本的角度看,这是外包,但是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该公司是内包。

为什么需要外购或者外包呢?

它的本质是基于比较利益理论,这个理论主要由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构成。通俗点说就是:

第一、资源、资本、资质都占优 - 要素禀赋理论。

第二、术业有专攻。效率高,成本低 - 比较成本学说。

我们看一个例子:

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要上一套企业管理系统(ERP)。虽然它自己的IT团队努着劲儿也可以开发这样一套类似的、功能更简单的软件。但是很明显,这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相比之下,虽然表面成本有较大节省,但是总体拥有成本却没有任何优势,而且牺牲了很多产品功能上的东西,得不偿失。这是因为他们本身不是软件公司,自己IT团队的专长也不在企业管理软件这个领域,因此既缺乏要素禀赋,也没有比较成本优势。自然在效率和成本竞争力方面跟专业的、已经成熟的企业管理软件的供应商相比是非常低下的,或者说完全没有竞争力。

通常在下述情况下,企业需要考虑自制还是外购:

  • 开发了新的产品或者服务。

  • 公司战略发生调整,比如扩展产品线,所以需要开发更多OEM&ODM能力。

  • 当前供应商绩效表现不佳。

  •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比如需求旺盛,而公司的产能不足。


到底是自制还是外购,在战略和运营的层面,你需要关注这4个核心点。(一个相对完整的清单至少要10项以上,这里只列出核心点)

第1点:是否是核心竞争力?

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服务是不会外包的。除非你有能力在外包的情况下,一方面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一方面也能牢牢在掌控全局方面占据主动

这方面的典范要属苹果了。就像最开始的图片中显示的,对于苹果手机,苹果只是负责设计,组装则完全在富士康进行。

苹果为什么敢如此“放权”呢?曾经有人说:“苹果公司的厉害之处在于其商业模式而不是制造,甚至都不是技术。”原因在于苹果是一个超级专有技术(know-how)集团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对于产品制造的每道工序,苹果都有自己的专家。这些专家学习了最尖端的加工方法,奔波于制造现场。本公司没有自己的设备可能就会被排除在制造业外,但是苹果拥有不输于制造行业的专有技术。苹果在掌握了技术的基础上外包,在维持垂直型人力资源体制的同时,打造了水平型的业务模式。

第2点:自己是否有专长?

  • 苹果能自己生产手机吗?能,但是他们外包了。

  • 福特能自己做物流吗?能,但是他们外包了。

  • 宝洁能自己管人力资源吗?能,但是他们外包了。

第3点:总体拥有成(TCO)是否有优势?

如果你的制造成本已经比供应商高了,外购是没有商量的。

如果你的制造成本不比供应商高,你要计算自制和外购两方面的总体拥有成本。

自制的总体拥有成本包括但不限于:制造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设备占用成本,设备折旧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成本,采购成本,资金成本,因为质量等其它问题产生的后续成本。

外购的总体拥有成本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成本,运输保险成本,收货和检验成本,购买成本,因为质量和服务产生的后续成本。

第4点:是否有助于工厂整体运营?

有助于工厂整体运营的情况通常包括:

  • 产能过剩,亟待摊平运营成本。

  • 加工工序可以有效集成到现有制造流程中,并且可以提高整体效率。

  • 更好的保证质量,形成双源供给。

大家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KEEP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