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快乐,就看你自己咋选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人的各种感知觉,特别是听觉、视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会选择性截取信息,根据偏好获得自己想要内容了?
一个小视频60秒,可以承载的信息少得可怜。
发过一个关于“两地分居”的,建议大家有条件最好在一起,别长期分居,那样不利于感情维系。
看留言可就有意思了:
军人怎么办?不可以结婚吗?
老公要赚钱养家,要不你养?
您这个年龄,讲话要平和,表情不要太过丰富。
杯子放下吧,又没用!
看出来了吗?
成年人的视角是截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你说什么不重要,也没心情细听细看,只观察自己想观察的,只认为自己想认为的。
如今快餐文化流行,也是这一特点强化的表现。
为什么这几年大家狂骂鸡汤的同时,又狂喝鸡汤,狂说搞笑视频没内含,又狂刷视频呢?
因为那玩意儿普适,谁听都有道理,找不出错儿,谁看都傻乐,没得思考。更因为那些东西都短小,看起来比较容易截取信息,找出偏好视角。
听一个正常的观点呢?
有态度,有立场,人们就开始选边儿站队,哪怕根本没边儿,没队,也要自行撕裂成队。
看微博和小视频,喜欢溜达看评论,做心理工作的人有毛病,乐于分析人的心理。
婆婆视频火了,不是内容让人认同,而是话题戳痛了许多人,于是人们自行选择角度、观点,跟你一队,或不跟你一队。
不幸的是,成年人的困扰往往就在于这种选择性偏听和偏看,听不好,看不明白,就抑郁了。
单位里,领导说这次工作失误XX部有直接责任,张三和李四都是这部门的。
张三听了很自责,心想下次一定好好努力,争取改变领导看法。
李四听了很气愤,这明明就是说我呢,可他根本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我是找他理论,还是就这么咽下去呢?
选择性偏听,是成年人的世界苦恼多的源泉之一。明明是指一个部门的问题,人们立刻归因于自己。
然后呢?偏听与偏看的后遗症就是癔想,明明不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虫,却可以肆意脑补,把没影儿的,没边儿的,对自己不利的,想得丰满合理。
好吧,你气得自己七窍生烟,自己不快乐的同时,也破坏着外部环境,继而发邪火,出邪气,冒邪音儿。
只听与自己相关的,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你不抑郁谁抑郁?
到一个单位录视频课,赶上旁边公司装修,我们录他们钻,结果可想而知。
与合作的小伙子商量,老是协调了就停,回来了就钻也不是个事儿。
咱们干脆提前吃饭,中午他们吃饭咱们录,躲开嘈杂好不好?
一拍即合!
中午开录,其中一个摄像师各种不配合,摞脸子,找麻烦。
我等集体脑壳儿痛!
沟通再三他才说:影响他休息,耽误他午睡,这事没跟他正式商量……
事实是,商量的时候他就在现场,为什么偏要说不知道呢?
而人家另一位摄像师明确表示理解,支持,因为这样做自己工作也有效率,不会录了白录,还避免晚上加班。
关键是,我们另外几个人,只看见他不乐意,不知道他为什么。这烦恼找的,连同情者都没有。
选择性获取信息又在做怪,他总结出没正式跟他商量,是因为他觉得沟通时没直视他,没热情地针对性邀请其参与,没尊重地对他说麻烦您了!
说了半天,他愤怒的时候我们都在高兴于有办法躲开噪音,还不至于等到晚上人家收工再工作!
他的选择性看和听,导致了完全没有理解大家是为了整体工作效率,为了更好出品,更是为了不耽误他下班。
成年人的烦恼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选择性视听,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选择烦恼呢?就是因为价值观在蛊惑。
张三看李四开了新宝马上班,选择性视听启动:臭显摆,给谁看啊!
给谁看?给你看!
谁看了心理扭曲,那就一定是给谁看的。
李四给孩子开家长会,听学霸家长分享经验,立刻觉得丢脸了,我家孩子才排名第三十,这不是让我当众出丑吗?
只要班里有足够多的孩子,自然有第一也有第三十一、四十一,人家的经验可以倾听,但没必要选择成嘲笑你。
如果一定要嘲笑,就是嘲笑豆腐心的家伙呢!
大家不妨想一下这个场景,下班时间到,王五和赵六不约而同选择徒步走回家。
同事们听说马上有人讲:
“哟,车给老婆开啦?”
“真减肥啊?你也不肥啊!”
“故意晚回家?怕先到家做饭吧?”
如果选择性的听,你会怎么选?又会有怎样的心情?
快乐与不快乐一见之别,一听之差,却可以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既然成人有经验,有性格特点,有倾听偏好,那就给自己豁达的偏好,开朗的选择吧!
实在有困难,不妨做个孩子,简单地只看全貌,不切段儿、分边儿、不站队,我头脑简单神经大条,所以我快乐幸福!
文:晓彤
图:网络
—— E N D ——
如果你觉得好看,请帮我点“在看”或“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