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异类|
谁都想出人头地,才华出众,与众不同本是好事。但也客易被人嫉妒,受人中伤。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这些是常见的事,并不稀奇。几乎所有优秀的人都会经历这类事情。
有人发感慨,有人抨击社会的丑恶,有人大呼人性的阴险。其实大可不必,这属于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
社会并不存在善恶之分,它有它的运行规律,一切都循规蹈矩,绝不会胡来。既不会有意为善,更不会故意作恶。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宇宙并没有仁慈之心,人和动物草木在天地看来都和草扎的狗一样,没有高低贵贱、远近亲疏之分。天地没有仁慈之心,当然也没有丑恶之意了,有的只是万物运行之道,我们叫规律。
天地如此,社会如此,人性也如此。《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话对。为什么对呢?这是从人心向善的积极角度去说的。它不是去分析定义人性的本能。所以这句话有暗示人性向善的作用,有引导意义。
事实上人性是无善恶的。人性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善恶的概念是人为加的。
同样是人性的本能,有时表现的是善,有时表现的又是恶。人们常常知善恶而不知人性,把善恶的标签强贴在人性的上面。
同情心是一种人性,周急济贫,扶危助困的慈善行为,当然是一种善了。
而贪婪,欲望永无止境也是一种人性。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些行为属于恶。
既然是人性,那就是人之共性。帝王将相、圣贤显达、贩夫走辛、黎民百姓无一例外统统具有这一共性。
同样是具有人性的人,有人善行多,有人恶业大。有人被人所称颂,有人被人神共弃。所以,人性为体,善恶为用,为善为恶全在于用。
当然善恶也是一种人为的划定,基本本着利人及己的原则来划分的。
自己本着利人及己的原则去做事,可以保证自己洁身自好,行为避免污点,这么做自然很好。
如果能通达人性,与人相处,能避免别人的不当行为,那就更好了。
《孔子家语·致思》记载了一个故事。一次下雨天,孔子要出门却无伞,他的学生说,商(孔子的学生)有伞。孔子说不必了,冒着雨出去了。
事后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和商借伞?孔子说,商这个人在财物上比较吝啬。如果我和他借伞,他借给我吧,心里不愿意,不借给我吧,别人会批评他不尊重师长小气吝啬。这样做是为了不把别人放在难堪的境地。
孔子不把别人放在难堪境地,也就避免了别人做出不当行为。
大衣哥朱之文唱歌出名之后,为村里修桥铺路,接济乡邻广做善事,可并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
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钱做好事,却不被人认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有人说:“这是人性最大的恶,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也有人说:“成名了,大衣哥没飘,整个村子却飘了。”
这些说法都不正确,很偏激。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大衣哥的行为让村民把他当成了“异类”。
什么是“异类”?“异类”就是和大家不一样的人。因为你和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所有的道德准则,人情世故你都不在其内。
修了路应该受到大家称赞吧?
我们就是不称赞你,因为你有钱,修路是应该的,不仅是应该的,而且修得少了,还不够。
我们借你钱应该还吧?
就是不还,因为你有钱,不仅不还,而且还觉得借的少了。
这就是“异类”逻辑。当一个人成为“异类”之后,所有人之常情的情理皆不适用于你。
自己成为了“异类”,给自己带来诸多困绕,也无意中把别人推到了不道德的处境中。
这不是谁的错,村民并不是坏人,没有错,他们只是按照常规行事,没有善或恶的动机。
大衣哥也没有错,修桥铺路,接济邻里,想做好事。
想避免这种问题,就要把自己重新再融入乡村里,这种融入不是靠相似的穿衣打扮和饮食起居。而是要理解接纳乡村的思想,并体现在行为中,才能被大家接受。
否则,无论自己如何叫屈,别人如何为你打抱不平,再如何咒骂人性丑恶。村民还是不买账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