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旧时光,放歌新时代”征文043】拜年趣事
【旧时光品牌故事】
“回首旧时光,放歌新时代”征文——
拜年趣事
龙新
童年是花花绿绿的糖果纸,是香香甜甜的糯米酒,是绵绵长长的炮火引线,是一辈子珍藏在心底的简单和幸福。往事如昨,那些溜走的旧时光,不经意间就会与它相遇。已过而立之年仍能清晰地忆起儿时拜年的情景。
正月初一,大人会早早地叫我们起床,首先是给爷爷奶奶拜年,然后我们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相约一起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我们事先约好谁最先吃完早饭就站在院里吆喝一声。一听到有人喊“拜年去了!”我们便像一颗颗子弹从各个镗口射出来,在“靶心”周围聚拢。正在吃饭的小孩碗都丢不赢,提着袋子急匆匆地赶来了,嘴角还挂着饭粒,那滑稽样儿,至今都觉得好笑。集结完队伍我们就浩浩荡荡出发了。
多少年过去了,这样的年俗早已离我们远去,远得只能从记忆里搜寻那段难忘的光影。
仍记得我们一溜小伙伴齐刷刷地来到人家门口,胆子大的高声喊道:“给您拜年了……”,声音此起彼伏,让主人都应不过来。每一家的人们都会笑呵呵地接待我们,很大方地给我们满满一碟瓜子、花生、糖果大杂烩,我们自觉地排成一长排,轮到谁了就上前一步扯开自己的布袋子。看着这些可爱的“宝贝”钻进我们的袋子里,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走到屋外,背着大人的目光,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拉开袋子翻找刚才看中的糖果,剥开塞嘴里,使劲嚼一嚼,那滋味甭提多美了,这种满足感是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
我们拜年提的布袋都是家长自制的,一般会考虑孩子的年龄、身高和力气大小。我记忆最深刻的那年大概是六岁多,算队伍中比较小的。我的袋子自然小,但为了不影响进度,经常是撑到袋子实在装不下才肯回家倒掉,然后又飞一般地跑回来,生怕“大部队”走了跟不上。
记得有一回,我返回来时却找不到“大部队”了。农村的房子零零落落,我不知他们接着会往哪家去,等了很久都没看到他们的身影,我胆子小,又不敢独自去拜年,只得沮丧地提着空袋子回家了。
回到家,奶奶一见我的表情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说:“没事,就在屋里烤火吧。”平静了心情,我就跟奶奶说:“奶奶,明年您得给我一个大点的袋子。”奶奶自然满口答应,特意给我缝制一个大布袋。
第二年正月初一的早上,我便提着这个新袋子上岗了。队伍里糖果装满的伙伴就得往自家走,队伍人数越来越少。渐渐的,我便“抛头露面”打头阵了。
犹记得,我走到一户人家门口,女主人还没等我开口就热情地招呼起来:“快来,快来,恰瓜子恰糖!”边说边往我口袋里倒,我轻声说了句“谢谢”便走向下一家了,那种急促劲就像赶火车一样。我在心里一直都很感激她的热情,让我第一次“出山”不至于那么难堪。
没了“靠山”,走到人家门口了,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第一次大声喊出那句“给您拜年了”的时候,我面红耳赤,知道自己那样子很窘,不敢抬头看人,只低着头扯开自己的袋子,接过东西便逃也似的跑出去了。
最后当然是“硕果累累”,半拖半提着满满一袋糖果回去,倒到一个大簸箕里放肆地挑选自己喜欢吃的糖果,超有成就感。自己挣回来的嘛,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也没人管。这便是最满足、最快乐的时光了。
如今,时代在进步,生活在乡里的孩子也少了,即便有,每个人家里不乏各种美味的零食,再也看不到他们结伴提着袋子挨家挨户拜年的场景了,现在年味也就这么淡了。与其说这样的时光已经远离了我们,不如说是被我们远离了。当年拜年的我们,也早已经长大,可忘不了的是当年的那股“馋劲”和“年味”。
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总是充斥着些许苦涩、些许甜蜜、些许忧伤、些许欢愉。如今品来,苦涩和忧伤造就了生命的厚重,甜蜜和欢愉增添了生命的色彩。经过岁月的窖藏,生命便愈发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