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这一“反动”主张是怎么出笼的?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李耳到底有多“反动”?看看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就知道了,他在“周代思想概况”这一章中评价说:“道家学说比儒家更反动,儒家复古只复到西周,道家却想复到太古。”
范文澜先生说:“李耳贡献了这样邪恶的学说,统治者自然心悦诚服,很巧妙地应用了它”,“汉朝用黄老之术,果然巩固了政权。”
李耳先生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造的词,用在他身上真是恰如其分,反动透顶!因为他的“反动论”告诉世人的就是:人类越是追求极致的文明,就越是有倒退的倾向。
揭开老子“反动”真面目
老子的“无为”观正是在“反动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那么他的反动论要告诉世人什么呢?
他说:“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告诉世人: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要走向反面,这是道的运动规律,而它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看不到它作用于事物身上的作用,因此,道的作用是“无为”的。
“无为”是什么意思?帛书《德道经》原文写作“无”,而非“無”,魏源说“老子道太古道,老子书太古书”,就是说老子遣词造句极其古远,所以老子用的“无”是甲骨文的一级汉字“无”,这个“无”通“元”,元始、开端之意。
老子给“无”的定义是:“无”名万物之始,就是说万物萌发初始时的那种状态叫“无”。所以,“无为”就是在“无”的状态下的作为,即在事物初始未发状态下的作为,称之为“无为”。
这么说来,老子的“无为”也不像范文澜先生说的那样“反动”。
老子的“道论”核心是“道”,他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道。那么他是怎么知道“道”的运行是“无为”的呢?
老子从万物的矛盾运动中发现了“无为”这一命题
老子是伟大的“实证科学家”,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先生说:“道家思想是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他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无欲观妙,有欲观其所徼”的反复观察和领悟中,得出了“无为”的伟大命题。
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他看到水、电、光、光、气等那些至柔至弱的“无形无质”之物,可以轻易穿透至坚至硬,没有任何间隙的有形有质之物,如入虚空之境,并且具有驱使它们的巨大能量,于是得出那种“无”形物质的所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力量。这就是他提出“无为”命题的实证依据。
“驰骋天下之至坚”是柔弱者的外在威力展现,“无有入于无间”则是柔弱者的内在威力。致密的金属可谓坚强,而构成金属的原子,其内部充满着至柔之气,对于“气”而言,原子间的空隙与金属之外的虚空没什么区别。
一切生命中最坚硬的莫过于骨骼,它们的构成成分细胞之间,无不充盈至柔之水。水和气无坚不摧,无孔不入,从老子的提示里,我们可以真正认识了柔弱者的巨大力量和作用,明白了“无为之治”妙用之处。
“气”最柔和,但是看不见摸不着,它的存在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没有人在乎它的作用,但它并非永远默默无闻地展示着它的柔和的一面。它同样有雷霆之怒,一改平日的沉默和柔和而飞旋怒吼,摧枯拉朽。
水最柔弱,小桥流水,风平浪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生命之所需,万物之所养,因为柔弱,没有人去爱惜它。但它也同样有强悍的一面,当它发作时,会一改平日的碧水微澜,变得惊涛骇浪,奔腾咆哮,以排山倒海之势,伤人毁物,沧田立马变沧海。那种认为“上善若水”的观点,真要认真反思一下:那是老子的思想,还是玄学家的思想?
水柔的一面是人们认为的“善”,水攻城略地的时候人们看到了水“恶”的一面。因此,只有当人们依顺其水性,让它顺流而下时,它才是善的。依顺水的特性,让它顺流而下的疏导治理过程,就是“无为”。
如果认为“治”是有为的,不合道的,那么就只有什么也不做了:不作、不为、不治。这样正好符合了程颢、程颐所说的“老子之言若炭火”,也印证了朱熹所言“明里什么也不做,暗地里什么都做好”的权谋家这一定论正确了。
所以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显示了柔弱者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人类的力量,“强良”者的权威在这种看似柔弱的东西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顺其自然,“辅”万物之自然的作为,才叫“无为”。
无为自然之道,是明了无为自然之理,得无为顺应之妙,能成就万物而无形,能生万物而无心,由此才知道“无为之益”。人若能知无为之益,养此无为之体,则性自清,心自正,理自顺,情自和。无为之道乃万法之源,万物之本。
然而,老子在看到“无为”的巨大的力量和无穷妙用之后,同样提醒世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施“无为”之政的功效之大,行“不言”之教的收益之多 ,天下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它。
“不言之教”的实证科学道理,“无为之治”的大道真理妙用,天下人很少有人认识它,更鲜有人能够达到这一思想境界。
“贵柔”是《老子》的基本观念之一,“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无限能量,“柔弱”发挥出来的作用,正在于“无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历代政治实践和个人品性修炼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战国时期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就以黄老道家思想为办学主导,持续150年,为诸侯国尤其是第一霸主齐国的强大繁荣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百家争鸣的摇篮和诸子之所宗。
西汉初立,以黄老道术为立国之本,对内无为守静,休养生息,对外柔远绥怀,天下大定;大唐帝国更是以道家思想为治国之本,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到唐代,道家思想一直处于治国与修身的主流地位。
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克拉克说:“现代经济由市场的原理就是源《老子》的无为而治”。“道家在西方的发展……提供新话语、新洞识、新范式,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个人选择与生活方式,替代唯物主义与彼岸宗教信仰并引导我们树立生态化精神,有助于西方人灵肉二元论的克服和整体精神态度的转变,道家对诊治西方虚无主义的顽症具有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