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塞给孩子的好处

关键是“强行塞给孩子的好处”, 归根结底,还是对一个生命的不尊重,认为只要是父母觉得好的,孩子就会很幸福。那么自己奋斗的人,往往看到的是那些人光鲜的一面,可以躺平,可以全世界地逛,其实他们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可能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石静遐 :我认识的很多人也喜欢这种被父母安排的躺平
我接触过一大类来访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从小到大父母始终在硬塞给他们许多不属于他们的“好”东西,从走关系进重点中学重点班,到中考高考考研作弊,到找工作被硬塞进(凭孩子的本事远远进不了的)“好单位”,等等。回过头看,这种操作往往让他们付出了远远高于收益的代价。
代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心理压力,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自我惩罚、自我折磨、自我伤害,从弥散而漫长的抑郁心境、更严重时的自残自伤,到职场上的心不在焉、或是频繁的低级错误(所谓“自毁”前程),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的症状(免疫系统疾病,不明原因的疼痛等,并且在处理这些心结后会好转),都是这种自我惩罚、想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回去”“扔掉”但又不敢真的扔掉下备受煎熬的表现;
其次是漫长而极致的自卑与懈怠,在父母“推孩子一把”的过程中父母投射了一个非常强的“我很牛很强你很弱很菜你需要我替你搞定一切”的场,并且在现实结果的加持下,这个部分被很强地植入到子女心中了,并且后续还可能因为自毁的部分而不断自我论证自我强化(自我惩罚->频繁低级错误->我“果然”干不好工作,只能等他们安排),这时努力便变得没有意义,这就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我否定的懈怠中:反正我很废柴,很没用,再努力也比不上他们动动关系管用,那我还努力个啥;
最后,在前两点的共同作用下,有人还会极偶尔地整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幺蛾子”出来:正常情况下,我们一次次努力争取,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概知道了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就既不用担心自己往下掉会掉入深渊粉身碎骨,也不会妄想自己可以一步登天甚至干翻苍穹,在客观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韧性地不断去争取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让生活越来越好——但对这些人而言,这个过程是被强行打断的,因此他们没机会去验证自己的能力界限到底在哪里,内部对于自己的认知往往是紊乱的,之后就经常会在“我不能去尝试啊万一我失去了现有的我就要掉下去了掉下去就没人接住我我就要死了要死了要死了”和“我得狠狠狠狠狠狠狠狠努力一把证明自己我要一步到位地翻盘”间以特定配比跳变,前者把他们死死摁在原地,内心自我指责了一百遍,行动为0,后者让他们在少数情况下躁狂地去争取某个过高的目标,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会过度压榨自己,或者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边界意识,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而最终的结果看,即便没有搞出个大麻烦(比如常年宅在家里啃老的孩子忽然一下子高利贷网贷创业然后赔进去父母的棺材本这种),也往往因缺乏韧性、浅尝辄止,会在小的挫败后就一蹶不振(相当于新手村出来直接挑战最终BOSS还想完美通关,不可能啊),受挫抑郁,打回原型,回到前者甚至变本加厉地自我伤害。
所以,当家长的,千万不要觉得你使劲把孩子推到了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上对他就是件好事,人只能掌握属于自己的力量、动用属于自己的资源,得到这种强行塞来的“好”后,太多人为此沉沦在原地,消耗了十年以上的时光自我消磨驻足不前(还往往是最有力气冲杀拼搏的青春时光),即便后面能够缓慢接受自己身上这些洗不掉的被塞进来的“好”,这个代价也实在太大了。
抱一颗平常心,去争取自己能争取到的东西就好。

————————

补充一句:
人只能掌握属于自己的力量、动用属于自己的资源,不是说不要借力哈,而是说,只有当事人认为这个力量、资源自己配得上使用,才能使用。
这就像小说里只有被圣剑圣衣之类认同的角色才能使用它们否则就会被反噬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