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和卩的比较——读说文部首笔记

上篇文章,提到了“即”,本人大胆猜测,这个字隶定有误。从甲骨文字形和说文从欠的字看,即应从欠。今天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欠和卩。

欠,说文第八卷第320个部首。

说文中,欠和口的动作相关,所指为一个跪坐的人,并突出其口,或者出气,或者吃饭(即)。甲骨文字典中对欠的解释如下:

一个跪坐的人,并突出口的动作。这就是欠。

从欠的字不多,所有的罗列如下:

通过分析,上面从欠的字中,确实有些跟人口的动作相关。

比如:

吹,从口从欠,意思明显,也是张口出气。

歎,即叹,也是出气的意思。(注:歎,是喜悦的出气,嘆,今亦作叹,是哀戚的出气,两个字的简化字都是叹,但是原意不同。)

次和涎(水欠),从甲骨文看,这两个字同源,涎,就是口水的意思。

总之,以上三个从欠的字,基本上都和口相关,不过有的是出气,有的是流口水。

再比如:

歙,呼吸的时候,鼻子收缩的意思。

饮,低头喝水的意思,甲骨文很形象。如下图。

甲骨文字典中饮的解释。

还有欢字和歌字,这些都是因为满足或者表达人的需求,口发出相关的动作,而记录下来的。

可能有人会说,在甲骨文中,即就是一个食器和一个跪坐的人,并没有口的成分。甲骨文字典和其他文献中收录的甲骨文,确实好多字并没有口。比如:

甲骨文中的即字,只是一个食器和一个跪坐的人,并没有口。许慎以此就将即解释为从皀从卩的字,略显不妥。在有的文献中,即的金文写法,就突出了头部。比如大盂鼎中即的写法,头部就比较大,这个字被高明收录到古文字类编中。如下图所示。

而且在另外一个字当中,也突出了头部,比如甲骨文字典中的卿字。如下图。

乡,飨,卿,向,四个字同源,都是同一个甲骨文。在这个甲骨文中,明显可以看出,两个相向而坐的人,中间一个食器,在吃饭,而且突出了头部。所以,即的甲骨文写法实际上是从皀从欠的。不是从卩的。

卩,只是突出人的属性,并没有强调口的动作。

卩,说文部首第九卷第338个部首。

字源中,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卩到底啥意思。说文就没说清楚。后人大都以说文为基础,也没有说透彻。不过有几点说的有意思:第一,说文中解释卩是节的初文,后人解释节是一种弯曲的什么东西。第二,这种节可以用作信物。原文是“瑞信”。要想知道卩啥意思,当然离不开甲骨文。

甲骨文字典中对卩解释的就比较清楚。

因为当时的生活习惯或者条件限制,人们常采用跪坐的姿势,当然,在祭祀的时候,跪下磕头尤其重要,所以,卩有祭祀礼拜之义。说文中解释节是一种弯曲的东西,其实,最初指的是跪坐的人。但是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是瑞信。直到看到下面这个文物,才有所感悟。

据说是夏朝的玉跪人

著名的商代妇好墓玉石跪人

春秋时期玉石跪人

民间收藏的玉石跪人,据说是商朝的。

夏朝就有玉跪人了,在当时,也只有王才能佩戴了。在经济条件,手工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当时,能够雕出这么精致的玉石,肯定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那么这个玉跪人就是身份的象征,如果一个人拿着这样的玉跪人,肯定就是王的象征了,或者,是王的代表了。从这个角度就好理解瑞信的意思了。就是说,谁能够出示这样的玉跪人,就容易让人相信你。我认为,后来的兵符就受这个启发吧。节,就是身份的象征,比如张骞出使西域,就拿着竹节,节的材质变了,意思还保留着。最初的节可能就是这样的跪人呢,文献记载,驻守王城的用玉石做的节,守护诸侯城池的用角做的节。最初的节就是用跪人的形象的器物吧

在甲骨文中,从卩的字有:

命或者令,就是一个跪坐的人在听令,只强调人的属性,并没有口的用意。

还有下面的邑字。

上面的囗和下面跪坐的人加起来就是邑,表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里也只是用了人的属性,并不突出口。不过由于演变,本来从卩的字,变成了今天的邑,看不出其属性了。

还有一个字从卩,就是印。但是,卯,本不从卩。甲骨文写法完全没有人的含义。这个字也是演变过程中发生的讹变。

甲骨文字典中,对卯的解释。根据甲骨文写法,本字不从卩。

综上,从欠的字,大都是突出口及与口相关的动作。卩,只是突出人的属性。在文字演变过程中,有的字发生讹变,比如,即,本从欠,后讹变从卩。今天的卯,从卩,但是根据甲骨文,该字不从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