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这些习俗和诗句,快快讲给孩子吧!
小 年
小年将至,大年不远。小年,有什么样的由来故事?又有哪些小年习俗?小年在诗文中,有着怎样的味道?今晚,让我们一起提前品味团圆……
小年 · 由来
小年,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 · 习俗
吃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想想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才是有年味儿啊!
贴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如今多数人都是去买窗花了,少了一种剪窗花的年味。
扫尘土
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要过年了,自然要把家里大扫除一下喽!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贴春联
很多地方从小年开始,就算开始过年了。农村一般都会请村里写字比较好的来书写春联,也有自己家写春联的,用最普通的红纸黑毛笔,简朴但不缺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谋划策写什么的时候最温馨。
备年货
小年过完,不久就是大年了,人们开始提前买年货。很多年货的准备不是一天就能干完,所以从小年开始就得提前动手。
小年 · 品读
纵笔三首
(节选)
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赏析:虽然是写岁末生活的窘迫,但苏轼这首诗充满乐观。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北京的春节》
老舍(节选)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多少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小年
家教君祝您
如意平安
你的家乡小年怎么过
快在评论下方留言
聊聊吧
部分海报来源 | 央视新闻(制图/黄绪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