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是消极思想吗?其实是大智慧
老子曰: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段话乍读来有一种消极的味道,因为这种主张似乎是在倒行逆施,使社会反向回退,人们也多有此诟病。
但其实,如果结合老子所处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来看,这段话的主张不仅不消极,反而可谓针砭时弊,乃是一副救世良方。
首先,这里的“民”,不是指一个地区的老百姓,而是指代天下之民,等同于现代人所说的“人类”。
所以老子这里的三个“使民”不是在教诸侯王如何统治自己的百姓,而是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在为全人类指明方向。
要知道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中原人口已经激增,原本的社会结构已经无法继续适应社会的发展。
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四处网罗人才,而“尚贤”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所谓“尚贤”,就是推崇、举荐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
比如当时很具影响力的墨家的核心主张中就包括“尚贤”、“尚同”的理念,明确提出应当推举有能力的人来领导大众。
而儒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尚贤”,但儒家所倡导的以修身为根基的“内圣外王”之道本身就是尚贤的意思。
而对于这种当时主流的人才思路,老子是反对的。
因为他发现,春秋的乱象皆是人为之过,尽管“尚贤”的初心是为了弥补并进一步减少人为之过,但这种倡导的本身是存在非常严重的弊端的。
因为所谓的“贤”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故而“尚贤”之风的盛行,直接导致了鱼龙混杂的“假贤人”以及心怀鬼胎的“伪贤人”纷纷跃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些人的出现不仅于社会乱象的终结无益,反而会愈发搅乱原本的社会秩序。
正如老子前章所提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一样,天下皆以贤之为贤,斯不贤矣。
想来确实如此,从古至今到底何为贤,实在难以定论。
一旦人为主观去认定某一种人是贤人,那么势必伴随着很多不好的代价。
从政治哲学角度来看,汉代陆贾有言:“谗夫似贤,美言似信,听之者惑,观之者冥。”
固苏秦能尊于诸侯,纵横六国,张仪以三寸之舌,布衣而至武信君。
战国随着纵横捭阖变得愈发混乱,纵横者花言巧语成就了自己,却苦了天下百姓。
而真正心怀天下百姓的孔孟,却始终难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再有商鞅显于西秦,为大秦一统奠定基础,但秦国兴于法,最终不过二世便又亡于法,这何尝不是尚贤的因果呢?
再到后世,自明清以来,朱子被推崇为绝对的学问标准,朱子章句被定为读书科举的官方教材,结果国人的思想就此被束缚了近五百年。
当代社会亦然,很多人都在呼吁给学生减负,建议全面取消课外辅导班。
但正如老子所提出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一样,不从根源处改变“分数为主”、“学历至上”的人才选拔机制,不改变大众以考学为最优出路的传统观念。
那么恐怕再怎么折腾都没用,甚至会促生出更多的“家教”以及“地下补习班”等等。
所以,老子反对的其实不是“贤”,而是“尚”,也就是人为进行标榜。
没有了标榜,没有了各种所谓的“优秀”、“门槛”、“限制”、“圈子”,那么能够洞察自然趋势有大智慧的“真贤人”才能出来,才能将社会和人类的未来真正往好的方向推。
而不是短浅地去追求眼前繁荣的假象,忽略背后的祸根。
而古亦有云:“五谷养性,而弃之于地。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
人类就是如此的生物,越是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越是不珍惜。
五谷杂粮有益于身体,人们偏爱精米白面;
短视频一刷便到深夜,一小时的运动总没时间;
在这个信息化发达的时代,古今中外的好书唾手可得,可人们却只愿嬉笑怒骂在明星八卦之间,陶醉在珠宝玉器的五光琉璃之中。
何以如此?
老子说得很明白: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无论是什么,一旦被刻意去标榜,那么人们便必将蜂拥去争取、追求,进而演变成争夺了。
所以老子紧接着提出“使民无知、无欲”的“无为而治”。
这个主张也是很多人拿来诟病老子思想消极的“证据”之一。
但要记得,老子开篇就强调了“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崇尚的是人性能够自修德性,能够自我管理欲望的本源状态。
这种状态非自我体悟不可得也,说不出来。
但尹喜非让老子说出来,老子便只能结合现实采用消极的说法来阐明,试图引导大众理解和体悟“道”之本源。
然而显然如老子所预料,一旦把“道”说出来,就不是“道”了。
就比如这句“常使民无知、无欲”,一说出来,便难免要被误归为“愚民”之意,如此也便怪不得别人诟病了。
所以读《老子》,一定要牢记“道可道,非常道”这个大原则。
老子的每句话都不是“道”,他的话全是在引导我们自己去悟。
所以要品读老子言论背后的真意,万不可把老子的话当孔子的读,否则就真的在背道而驰了。
其次,一定要经史合参,参考上古历史,结合春秋战国史,再比对后世历史及当代现状,老子言论的深意便不难理解了。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读《老子》的心得与经验,欢迎诸君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