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建筑(45)

本篇要目:

***********************************

1141.伏羲庙

宋至清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1142.宁阳颜子庙和颜林

元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1143.崂山道教建筑群

元至清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1144.龙泉塔

明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

1145.光善寺塔

明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1146.平阴永济桥

明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

1147.四世宫保坊

明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

1148.衡王府石坊

明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1149.翠屏山多佛塔

明至清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

1150.周公庙

明至清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

1141.伏羲庙


伏羲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的伏羲庙,是济宁市现存最早的庙宇建筑。有三圣阁、庙门、伏羲殿、女娲殿,并配以青石围墙。


庙门


伏羲陵台基高筑,伏羲庙即在其上。陵台长40.5米,宽34.6米,面积为1401.3平方米,台高4.6米。陵台四周条石砌垒,非常壮观。


女娲殿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伏羲庙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2.宁阳颜子庙和颜林


宁阳颜子庙和颜林位于山东省宁阳县鹤山乡泗皋村。据《颜氏族谱》记载,颜氏第五十二代孙徙居宁阳泗皋村,五十四代孙泰安州太平镇巡检颜伟,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奉敕监修泗皋祖庙,流传至今。颜子庙坐北朝南,占地5000多平方米,现存影壁、庙门、仪门、大殿等建筑。其中元代大殿3间,创造了建筑史上"二梁不在大梁上"的梁架结构及其用二梁划分"明三暗七"的独特建筑实例。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椽。硬山顶,门板置于脊槫下。


过厅。形制与山门同。灰砖筒瓦,脊槫下砌墙,墙上辟门。

颜庙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建在高0.8米的台阶上。大殿木质结构,檐柱上细下粗,呈梭形,柱子与地面并不完全垂直,向内侧倾斜,古称侧脚。灰瓦硬山顶,明间隔扇,次间槛窗。柱头皆有铺作,柱间各有两攒补间斗栱。


横匾:复圣殿。颜子在四配中为复圣。


复圣颜子神位。颜子即颜回,字子渊,为孔子最得意弟子,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的贤乐思想,治世大道中的德治理念,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之作用,后世尊其为“复圣”。


颜氏之门,元代,面南。为二柱冲天式,面阔2.4米,高2.2米。石柱顶端为元代官帽造型。横枋为栱形。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宁阳颜子庙和颜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3.崂山道教建筑群

崂山道教建筑群,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属古建筑类,包括太清宫、太平宫、上清宫、明霞洞、关帝庙、白云洞、明道观、蔚竹庵、华楼宫、太和观、沧海观等11处保存现状较好的道教建筑,其规模宏大,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是研究崂山文化乃至中国道教史的重要史料。其中太清宫建筑布局渗透道家思想,其建筑形式堪称庙宇园林的典范。


通往太清宫的道路前面,有一个大型花岗岩牌坊,工艺精湛,浮雕精美。太清宫石牌坊,这座,是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为冲天式三门石牌坊样式。


只见花岗岩牌坊的阴面,中门上方石横匾,凸字雕刻“閬苑圣德”四字,花岗岩牌坊上端,有四个云龙石柱,顶天立地。


崂山道教起源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张廉夫初创三官庵,距今已有2150多年的历史。宋初太祖赵匡胤敕建太清宫、上清宫、太平宫,作为华盖真人刘若拙的道场。金元之际,全真高道刘处玄、丘处机相继登临崂山传教,使得崂山各道观尽数归宗于全真门下。明代崂山又相继诞生了金山派、金辉派、鹤山派三个龙门支派,使崂山的全真门派总数多达十个。崂山全真教鼎盛时期,遍地宫观林立,号称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其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者,则为崂山太清宫,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三官殿


祖师殿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整个殿宇分三个独立院落,东南是三官殿,中间是三清殿,西是三皇殿。均为面阔三间,硬山式木结构建筑,风格清淡简朴。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崂山道教建筑群太清宫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霞洞原为上清宫的别院,由巨石崩落叠架而成,洞额书“明霞洞”三字,刻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洞内高大宽敞,清康熙年间遭雷击,大半陷于地下。洞东一嶙峋巨石尚存有“天半朱霞”题刻。洞西斗母宫为现存主要建筑,主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为硬山式砖石结构,始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明、清均有重修。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崂山道教建筑群明霞洞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清宫位于崂山东南麓幽谷中,创建于宋初,后毁于山洪。元代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道士李志明重建。后历代屡有修缮。有前后二处庭院和偏院,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正殿、后殿。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崂山道教建筑群上清宫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4.龙泉塔


龙泉塔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为砖石结构的密檐式佛塔,塔高43.35米,呈八角九级,始建时代文献无考,据有关方面专家观察其风格,当属北宋时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朴实庄重,造型浑厚,为我国北方密檐式佛塔之佳作。龙泉寺年久失修,仅存孤塔。


龙泉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龙泉塔为砖石结构,塔身呈八角形,砖刻斗托檐,共9级,通高43米,塔底直径为9.2米,圆周约为28.88米。塔底部有佛窟一间,塔内上部存佛窗4间,然佛像均已无存。

明万历年间王元宾在《滕县志》中记述:“寺规制旧极宏丽……岁于此为迎春所,今两廊方丈俱圮,虽修之不及前远甚。”到了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


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龙泉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5.光善寺塔

视频介绍光善寺塔


光善寺塔位于山东济宁金乡县奎星湖公园内,2010年5月21日维修塔体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券顶式壁龛,内置包括佛塔、舍利棺在内的22件银质文物、舍利一宗。经专家鉴定,此次出土的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全部藏品装饰图案线条精美,做工精致。


光善寺塔系砖石结构,石台底座,砖砌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建筑,顶为铁质葫芦型,通高49米。此次修缮光善寺塔时出土的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经故宫博物院与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初步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六角形四级佛塔1座、舍利棺1座(分四部分)、大唐贞观《大般涅盘经》册1函、藏经幢1件、荷叶盖三足莲形盐器1件、茶碾1套、方体箩子1套、覆莲托盏1件、凤首执壶1件、梅花形杯4个、梅形盘1个、带盖八棱罐2个、十曲莲形碗1个、九曲莲形碗1个、莲形杯2件、提梁盖罐1个。


这些文物均为银质锤揲成型,器表有明显的錾刻的阳纹,主体纹饰、佛经经名以及扉页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舍利棺两侧供奉菩萨和护法神像均有鎏金;藏经幢有六尊菩萨形象,六角形四级佛塔,装饰图案以鸟兽纹为主,佛塔每级饰有一尊佛像,


周边纹饰为四大天王像;提梁盖罐主体纹饰为鹦鹉装饰间饰精美典雅的卷面番莲纹及蔓草纹;杯盏圈足饰连珠纹,带有明显中亚艺术风格的影响;茶碾子两侧有两对跃马形象,茶罗子上部及两侧正面均有骑凤凰仙人形象,表现了道教或汉地传统信仰题材。全部藏品装饰图案线条精美,做工精致。极为珍贵的是《大般涅盘经》封底上有“大唐贞观”阴刻年款。另外,随文物出土的还有舍利一宗。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光善寺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6.平阴永济桥


平阴永济桥原名浪溪桥,位于山东济南平阴县东阿镇老城,,距县城25公里。桥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建成,为3孔石拱桥。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更名为永济桥。历经重建,至清道光三年(1823年)改建为1孔石拱桥,长98米,宽7米。桥栏上有立雕坐狮8对,神态各异。


永济桥为东西向,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非常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好似横卧在浪溪河上的彩虹,因此古今驰名。现存永济桥为单孔拱形青石桥,是明万历年间所建,全部用当地青石砌筑。由楔形青石砌成一大券拱,在拱额的中心,南面和北面分别雕有一大型龙头。


桥面十分平坦,也用大型青石板铺成,桥面青石板已被岁月磨得光滑照人。大桥桥面的两侧各有对称的石栏板15块,石栏板上用浅浮雕手法雕刻精美的各种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每块石栏板下留有一对流水孔,这样可使桥上的积水能迅速流出,如遇洪水漫过桥面,这些流水孔可缓解洪水对石桥的冲击,使石桥安全度过危机。

石栏板与石栏板之间各有16根方形石望柱。石桥两侧中部石望柱的柱头上,还雕有7对石狮和1对石猴。石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各异,有立有坐,有威武的雄狮,也有慈爱的雌狮,有的表情活泼可爱,有的则庄重威严,有的左掌拿球,有的右掌扶球,还有双掌抱球的石狮……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雕刻水平。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平阴永济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7.四世宫保坊


四世宫保坊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城南村大街北端,青砖石灰砌成,历经400余年风雨,数次七级以上地震,屹立不倒。该牌坊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因他们都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故名。石匾额“四世宫保”四字传为明书法家董其昌书。四世宫保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迄今已将近400年的历史。该坊是为表彰当时兵部尚书王象乾保卫明朝有功,经万历皇帝特许而建造的,以工艺精妙、古朴典雅而闻名遐迩。建坊时,王正在兵部任内,时年71岁。当时,曾追封其祖上三代,因此,该坊被称为“四世宫保”坊。


四世宫保坊,面向南北,高15米,宽9.2米,进深3.3米。建筑形式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宫殿式样。它融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艺术于一体,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重大的史研价值。在三层基座(石头)上,四周均有精致浮雕,有莲瓣、云朵、龙驹、麒麟、松鹿、奔狮和景物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拱门两侧雕刻的八尊石狮,雌雄各四。雄狮足按绣球,回首张望;雌狮抚抱幼狮,俯首凝视,极尽母爱之情。


该坊前后横幅石匾的两侧均有浮雕楹联,为隶体书法。两幅楹联上端都注有“玉音”二字,下端皆有精雕莲花承托。楹联的四周和石匾上下则雕刻着精致的飞禽走兽、山水花卉。

中间大拱门之上,嵌有上、下两块横幅石匾,下为叙功匾,镌刻着王氏祖孙四代的名讳、职衔和诰赠。叙功匾以上之匾额,镌有“四世宫保”四个大字,字体工整,笔力遒劲,相传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书写。新城镇相同的牌坊曾经有30多座,分别位于大街村头,经历文革后,只留下该牌坊。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四世宫保坊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8.衡王府石坊


衡王府石坊位于山东潍坊青州市,城内西南部曾有一座富丽堂皇、古朴典雅的仿北京皇宫的建筑群——衡王府。在古典名著《红楼梦》、《聊斋志异》中都曾出现过他的鼎鼎大名。然而,岁月流逝历史沧桑。随着明朝的灭亡,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早已荡然无存。只有王府前面的威武雄壮的石坊似乎还在诉说着这座王府的兴衰历史。


中门嵌有大字“乐善遗风”

衡王,名佑楎。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母庄懿张德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被册封为衡王。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衡王就藩青州,大兴土木,建造了衡王府第。衡王共传了六世七王。王府经历代修葺扩建,规模日益宏大。现存的衡王府石坊,俗称“午朝门”。是文武百官员叩拜衡王时出入的大门。


中门嵌有大字“孝友宽仁

石坊坐北朝南。南北两坊相忠臣43.5米,建筑形式相同,尺寸一样。坊为石灰石,四柱三门,牌坊式结构。每坊由28件巨石雕刻络腮胡子成。东西宽11.5米,南北深2.78米,中高7.25米,侧高5.15米。座吴须弥状,高1.2米,宽1米分三层,底层25厘米,刻兽足状案底纹和仰莲纹;中支内收10厘米,高40厘米,刻牡丹、荷花图案;


中门嵌有大字“大雅不群

中门嵌两匾,上匾刻大字,南坊为:“乐善遗风、象贤永誉”;北坊为:“孝友宽仁、大雅不群”。均剔地阳文。“乐善”为朱佑楎号。“遗风”系朱佑楎去世后的用词。因此,石坊建置年代应在第二王朱厚矫在位的嘉靖年间。


上层与底层形制相同,刻狮子、麒麟、缠枝牡丹、覆莲图案,其中狮子12个,麒麟2个,四角4个钻狮形象特殊。底座之上有石柱,为方形,立于须弥座中部,中间二柱高6.02,两侧二柱高3.95米。


每柱南北各置透雕立式的龙1个,高2.12米。四柱上方嵌横匾,匾上浮雕二龙戏珠和斗拱图案。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衡王府石坊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9.翠屏山多佛塔

多佛塔矗立在山东济南平阴县玫瑰镇翠屏山巅的宝峰寺内,宝峰寺建有山门、玉皇阁、八仙阁。山门西南,石砌拱顶洞门,为二层。于院内沿阶可登。门内为小院,正中建玉皇阁。玉皇阁下石砌券门,阁顶之四隅建筑为三角形锥堞式,似鸟展翅。中砌垛孔短墙,若西欧古堡,风格奇异。多佛塔矗立在院内西侧,此塔建于唐贞观四年(630),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2018年再次重修。


翠屏山巅的宝峰寺

翠屏山,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以其山势奇峭巍峨,松柏苍郁茂密,恰似一道天然屏障而得名。又因山上泉水众多,有“一条岩缝一处泉”之说,当地人俗称为“水山”。翠屏山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列济南市风景旅游区之一。


宝峰寺内玉皇阁


八仙阁


多佛塔矗立在院内西侧,此塔建于唐贞观四年(630),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2018年再次重修。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翠屏山多佛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0.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东北里许处的周公庙,全称文宪王庙,亦称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又得名为元圣庙。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武王之弟。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并制定了典章制度。按周朝宗法制度,周公被分封于鲁。因公留佐成王,故长子伯禽就封,建鲁国。因周公佐周之殊功,特许伯禽于鲁设立太庙,以祀远祖。


周公死后,并祀之。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在太庙旧址重建新庙。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建,达现今规模。周公庙现占地28000平方米,三进院落,有门、坊、亭、殿等明、清建筑13座57间。其间桧、柏、楷、槐等古树庇荫,十分壮观。周公庙的大门额题“棂星门”。门内左右各立石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颂周公德绩。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殿内塑有周公像,正中上悬“明德勤施”匾额。


周公庙的大门和孔庙一样,也叫“棂星门”,为灰瓦覆盖下的四层斗拱的牌楼式木坊,大门以内,为第一进院落,正中有南北甬道直达二门。院内东、西两侧墙中,各建有向外的石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赞扬周公能以天地为法度,经管天下,拨乱反正。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扬周公制定了治理国家的礼乐典章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以德礼制国奠定了基础。


“承德门”是周公庙的第二道大门,门内为第二进院落。甬道东侧建有碑亭,内立清康熙二十六年玄烨祭周公庙的巨碑一幢,雕镂技法严谨精细,盘龙回旋飞舞,龟趺昂首怒目,神态生动。


 御碑亭之后的“达孝门”是周公庙的第三道大门。入达孝门,为第三进院落,

正中大殿,名“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主体建筑。殿为单檐歇山顶,高11.4米,广5间,深3间,六梁二十四柱,斗拱层叠,顶覆绿瓦,里外门窗透雕,红漆贴金彩绘。


殿内正中枋檀上,高悬“明德勤施”雕龙金字巨匾。左、右两旁抱柱悬挂巨幅木雕金字对联,均为清乾隆皇帝御书。殿内明间正中的石雕须弥座上,置雕龙贴金神龛一座,龛内端坐着红颜白须的周公塑像,双目炯炯,神态安详。东旁梢间,有鲁公伯禽塑像端坐在须弥座上,面向西,无神龛,面白乌须,冠冕章服,姿态恭谨。元圣殿前,建有宽阔的露台,是当年祭祀周公举行乐舞的地方。露台左、右,建东、西庑各3间,祀鲁国33位国君。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周公庙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集古代建筑与文物陈列为一体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韩城博物馆

    P01     韩城市博物馆1984年4月建馆伊始,馆址设在文庙内,依托此前文化馆文物组所征集的文物,加之博物馆成立后新征集的文物初步形成了馆藏体系,于1988年开始正式布展陈列对外接待游客.2002 ...

  • 山西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关庙之祖”|山西|古建筑|关帝庙|运城

    关帝庙.一座古建筑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内,所拥有的旅游魅力比较大,而且也呈现出很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而在发展古建筑旅游经济的时候,很多古建筑都会呈现出很鲜明的地域表现意义. 进而会带动了其古建筑取得了更好的 ...

  • 一个镇新增两座博物馆,都是国保中的“国宝”!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金秋九月, 山西又诞生了两座博物馆. 9月9日, 晋城市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 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 分别举行揭牌仪式, 开始免费接待游客参观. 青莲寺.玉皇庙均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金村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共计795处) 本篇要目: ************************************* 703.良乡多宝佛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711.慈寿寺塔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721.佛真猞猁迤逻尼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731.金山寺舍利塔 元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732.天宁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741.蔚州古城墙 明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742.故城寺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751.宣化柏林寺 明至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 752.卜北堡玉泉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761.衡水安济桥 清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762.凤山关帝庙 清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71.闾原头永兴寺塔 宋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 772.张村圣庵寺塔 宋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781.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