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之谜--《满江红》作者之谜

人们都知道,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词作《满江红》,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作品。然而近代以来,不断遭到学者的质疑,也有不少学者为之辩解,展开了几轮激烈的争论。由于双方都拿不出过硬的证据,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岳飞这首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满江红》,曾激起古今多少能人志上的英雄豪情。认真读来,确令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岳飞写此词时,中原人民正遭受着北方少数民族铁骑的践踏和蹂躏。其雄壮激昂的词文,抒发着岳飞对外族侵略者和朝廷投降派的满腔悲愤,表达了岳飞决心驱逐敌寇、收复国土的豪情壮志,更反映出岳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爱国思绪。这首千古绝唱似乎也浓缩了岳飞一生征战的业绩,其所铸就的文化一精一神,一直在神州大地上为人们所传颂。

然而从近代开始,此词作者是否为岳飞的问题引发了学术界不断的争议,看来问题确实还颇为棘手。首先提出质疑的是学者余嘉锡,他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指出: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徐阶编的《岳武穆遗文》,它是根据弘治十五年(1502)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而收入的,赵宽对这首弥足珍贵的词作之源流出处,却无一言提及。在此前也从未见有宋、元时人的记载或题咏跋尾,更不见于岳飞孙子岳珂所编的《金佗粹编·岳王家集》。要知道,岳珂在收集岳飞的遗文时,曾是如此的不遗余力,此集从编定到重刊,经历了三十一年,为何如此长时间内仍没收到此词?为什么此词突然出现在明朝中叶?而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朝人的考证是伪作。所以该词的来历同样可疑,可能是明朝人的伪托之作。

持不同意见的学者指出,岳飞被害时,家存文稿被查封,家人无法妥为保管。此后,秦桧及其余党把持朝政数十年,岳飞的文稿进一步散佚。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虽得平反,但已历数十年的劫难,经岳霖、岳珂两代人的努力,仍然不能收集到岳飞全部的遗文,也是很自然的事。据现有的史料来看,岳霖父子的收集确有遗漏的实证,如《宾退录》中载有岳飞的《题新淦萧寺壁》一诗:“雄气堂堂贯斗牛,暂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就不见于《岳王家集》中。后又历经元朝异族的统治,岳飞的声名还是受到压抑,直到明朝才逐渐改观,这一历史事实,造成《满江红》不见于宋、元人著录,而到明代中叶才出现和流传。同时,历史上一些作品湮没多年,历久始彰的情况也不乏其例,如唐末韦庄的《秦妇吟》就被湮没了九百年,但人们并不因此而怀疑其真实性。古代私人一些孤本藏书,往往视为珍宝,不肯轻易宣泄外人,因而某些作品手稿在经历了一段年月后方才出现的情况,也并不稀奇。

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对余氏持赞同意见,并进一步提出,词中的“贺兰山”位于今河套之西的宁夏境内,南宋时属西夏,不属于宋金交战的境域之内。而岳飞伐金是要“直捣黄龙府”,该金国的大本营位于今吉林省境内,与贺兰山几乎是南辕北辙。如果此词真出之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此外,“贺兰山”不同于泛称边塞的“玉门”、“天山”之类,其入于史记诗文,唐宋人一般都是实指,明朝中叶也同样如此,不应该只在岳飞此词中是泛指。在明代,北方鞑靼人常取道贺兰山入犯甘州、凉州一带,弘治十一年(1498),明将王越率军就在此与鞑靼打了个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缺”在明代中叶实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决不会有此说法的。这首词出现在明代中叶,正是作者对当时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的反映,所以推测作伪者可能是进士出身的王越或其幕僚。

持不同意见的学者认为,贺兰山应是泛指而非实指,就如词中写“胡虏肉、匈奴血”,而不用“女真肉、金人血”一样,都是文学上惯用的比喻手法。当时,辛弃疾曾将长安比作汴京,陆游也将天山比作中原前线,不能说他们都犯了地理常识方面的错误。而且西夏与北宋向来就有战事,用贺兰山实指敌境也未尝不可。有学者还指出,根据河南浚县的有关县志,查明在王越总督军务,专办西事而率军宁夏之时(1471)的十四年前,即在天顺二年(1458),就有汤一烩陨跷跏樾戳恕堵臁罚⒖淌⒂谠烂恚踉胶笄兹ゼ腊菰烂聿⒏承戳恕囤嗽劳蹯簟菲哐允窃诤胫卧辏1488)之后。所以认为王越或其幕僚作伪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

持支持意见的学者还从词的风格上进行探究,认为《满江红》是如此慷慨激昂,英雄气概横溢,而岳飞的另一首词《小重山》,却是那样的低徊婉转,惆帐失望,两词的格调和风格大相径庭,似非出自一人之手。同时,《满江红》所云“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都是尽人皆知的典故和材料,这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没有阅历的词,一个作伪者还是比较容易写就的。

持不同意见的学者指出,文学史上兼擅两种风格的作家很多,豪放派大师苏轼、辛弃疾诸人,也不乏婉约清丽之作。苏东坡既写过“大江东去”这样雄浑激昂的名篇,也写了一些情调幽怨缠绵的小曲。因此不能断定写了《小重山》的岳飞,就写不出《满江红》。其实《满江红》的一些思想与笔法,在岳飞其他作品中也有反映。如岳飞《五岳祠盟记》中有“碟血虏廷,尽屠夷种”,与“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如出一辙。上引诗句“不问登坛万户侯”,可说是“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注脚。“雄气堂堂贯斗牛”也与“怒发冲冠”、“壮怀激烈”异词同工。再如岳飞《永州祁一一县大营驿题记》说“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及上引诗句“暂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都与“待从头,收抬旧山河,朝天阙”的内容基本一致。所以《满江红》是岳飞内心真实思想情感的反映,后人不必纠缠于一些琐碎问题。

还有学者对岳飞的履历和词的内容作了详尽考证后,得出该词是岳飞三十足岁时的作品。“三十功名尘与土”是真实的写照,此时,岳飞战功卓著,正成为朝廷新擢升的名将,被任命为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成为朝廷执掌方面大权的大臣。时岳飞置司江州,九月气候适逢秋季,当地多雨,所以词中有“潇潇雨歇”之句。又从九江奉旨入朝觐见,“计其行程,足逾八千里”,又与“八千里路云和月”相合。将要被皇帝召见,“因责任重大,身被殊荣,感动深切,乃作成此壮怀述志的《满江红》词。”从而断定此词作于绍兴三年(1133)秋季九月的九江,是当时岳飞所处境遇的真实感受。

在人们一致肯定这首词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作用的同时,人们也同时希望这首词的作者还是民族英雄岳飞,但到底其历史事实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和争论。

(0)

相关推荐

  • 悲欣交集的一腔英雄血

    悲欣交集的一腔英雄血 满江红① 怒发冲冠②,凭栏处.潇潇③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④,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⑤.莫等闲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⑦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 ...

  • 《满江红》,岳飞的怒吼之歌

    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诗成泣鬼神 阵雨初歇,天空如同被清洗过一样,分外的澄澈. 远处小庙旁,大军还在修整,军中大旗上,"精忠岳飞"四个大字,熠熠生 ...

  • 满江红原版出世,证实岳飞是其作者,难怪会说“踏破贺兰山缺”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宋词,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抒写岳飞对中原沦落敌手的悲愤,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岳飞报国立功的信心,让人读来热血沸 ...

  • 【文化解读】岳飞《满江红•写怀》中的“贺兰山”到底在哪里

    岳飞<满江红·写怀>中的"贺兰山"到底在哪里 传统说法,指今宁夏贺兰山. 新近个别观点: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千里万里,有何交涉?词意当指磁州西北30里贺兰山! ...

  • 大宋王朝之谜--《禹迹图》作者之谜

    现存中国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宋代的<禹迹图>,现存有相同的两方,分别收藏于陕西省博物馆和镇江博物馆.李约瑟称此图为"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 ...

  • 大宋王朝之谜--《新修南唐书》作者之谜

    <新修南唐书>在宋元时期的传本往往不署名,<宋史·艺文志>就干脆说"不知作者".从而使人们产生疑问:此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学者们经过激烈的辫论,似乎可以肯定作 ...

  • 大宋王朝之谜--《好事近》作者之谜

    胡铨与高登,同为南宋朝臣,俱怀抗金之志,抗忤奸臣秦桧,都被贬黜流放,放逐中一阙<好事近>,愤慨"豺狼当路".然而此词究系何人所填?各种说法不一. 王明清<挥麈录· ...

  • 大宋王朝之谜--《宣和书画谱》作者之谜

    <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分别著录了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数千幅作品,并为其数百名作家写传和一精一作有关的艺术评论,可谓中国最早的皇家艺术品收藏录,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 ...

  • 大宋王朝之谜--辛弃疾诱杀赖文政之谜

    这个故事说,南宋茶贩起义首领赖文政居然能用替身来避祸,最终逃脱官军的镇压.八百多年前的古人,且是一个茶贩,竟会采用如此诡秘的手段护身,不知是真是假. 宋代随着种茶.制茶经济的发展,饮茶文化成为人们日常 ...

  • 大宋王朝之谜--方腊身份及相关事迹之谜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东南地区一次颇有规模的农民起义,数十万之众,坚持了半年多时间,然而它的余波一直延续了二十余年.由于史籍记载的歧义,有关起义首领方腊的一些事迹,至今没有完全搞清. 北宋徽宗时期,蔡京. ...

  • 大宋王朝之谜--“均贫富”口号真伪之谜

    1949年之后,史学界对农民起义的研究不断升温,不少论著在评述宋初王小波.李顺起义时,对其提出的"均贫富"口号给予极大的关注,往往将其作为中国农民起义史的一个里程碑来加以肯定和宣扬 ...

  • 大宋王朝之谜--中国最早的火箭弹之谜

    宋代在军事上开始采用火药兵器,且在一些重大战役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功效.但这些火药兵器的构造与性能,往往在史籍记载中含糊其辞,令人不得要领,须颇费心思去猜测.这里所谓的"霹雳炮"就是 ...

  • 大宋王朝之谜--宋代“不举子”风俗之谜

    "不举子"即生子不育现象,古代社会一般发生在极少数极端贫困的家庭之中,或发生在自然灾害和战争动乱的民不聊生时期.而宋代却演变成一种社会风俗,并盛行于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经济比较发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