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有套路,作文才有出路,才有活路
读下面的文字,你可以适当脑补一些粗口,比如tmd……
我要说,有套路,作文才有出路,才有活路。
小学生作文的疼痛、苦恼,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真实。这几乎成了一个金箍,老师一念紧箍咒,很多小学生就成了满地打滚的孙悟空。
最近老碰到这个问题:学生作文被要求写真实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内容。
一位德高望重的作文教学专家说,小学生不能教虚构;
一位小学生期末考写了篇好作文,班主任打电话给学生母亲,只为确认学生所写是否是真实发生的事;
学生要写作文《我的宠物》,他没法下笔,因为他从来没养过宠物;
……
还能说什么呢?
第一、考卷上写作文,不许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既然要写生活的真实,可否把这条要求去掉?
第二、作文题目《一件难忘的事》《逆境》《我的宠物》,学生十分诚实地写:没有难忘的事,没有逆境,没有养过宠物。老师会给他及格的分数吗?
作文不是复制生活啊,写作是在创造。对孩子的成长来讲,作文更是一种训练手段,训练他的感知能力,训练他的结构能力,训练他的叙述能力……
为什么老要纠结学生写的是否真实发生过呢?
作文的真,不等于生活的真。不明白这一点吗?
“语言的学习让我们超越当下的行动世界”,“有了语言之后,即使是前人的经验,或不是自己直接感受到的事情,人类还是有机会接触。”
就像“一位读者不是孤儿,但是读到孤苦无依的小孩在凄风苦雨中挨饿受冻,却能感同身受”。作者不也是读者?
为什么读童话、寓言、小说,都是被鼓励的;可一写作文,就要求生活的真实;这样的要求,连施耐庵都要被你气死。武松躺在西湖边呢,他没在景阳冈上打老虎。
说不好听的,作文教学就是这么被搞坏的,学生的作文兴趣就是这么被扼杀的。
学生没法下笔,无米之炊。没关系,老师给你做个试验,吹个气球,大家一起吃西瓜,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然后写,美其名曰活动作文,帮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还是没法下笔,怎么办?反复强调,你要观察生活啊,观察啊,观察啊!——不知道生活本身就是观察吗?如果不观察,怎么过红绿灯的?不观察,怎么去菜场买菜的?
还有的专家说,作文要从心田里流露出来,要自然而然,是情感的抒发,情动辞发,如长江水滔滔不绝。——泼妇骂街也是这样滔滔不绝的、无理取闹的。
作文没法度的吗?一味讲自由,由着自己性子写,你不教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不教学生总分总结构的吗?——作文的自由是在法度下的自由啊,随心所欲不逾矩,有规矩的啊。【孔子也用总分总《陆生作:习作<这就是林黛玉>》】
干脆,《二十年后回故乡》这样的作文也别写了,虚构的;想象作文都别写了,不真实,大象哪会飞啊,老鼠又不会说话……
实用性,工具性。——幼儿园小弟弟在哭,给他讲给童话故事。这不实用吗?不工具吗?
还有,“作文套路是死路!”,“套路不算路,要算也只能是一条死路。”——这样的言论也很有市场。
你活在这个世上,逃脱生老病死这个套路了吗?
作文套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啊,一个活人直接被作文套路给弄死了,只能说这个人笨死了。——就像总分总这个套路是死的,但有多少好作文是按这个套路写的?——你说作文套路是死路,还是活路?
一说套路就八股文。连八股文坏在哪都没想清楚就在那bbb……
八股文的起承转合,三幕剧,英雄历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都是套路,很经典。
套路明明是个支架,偏偏被搞成绑架,然后因噎废食,却不反思问题出在套路上,还是出在内容上,还是出在人的脑筋上。——“以指指物,愚痴凡夫观指不观物,随言说指,而生执著,乃至尽命。终不能舍文字之指。”
学生还在学作文啊,特别是小学生,刚起步,在扶他上马的阶段,文通字顺不够吗?非要深刻、有意义、新颖、有文采!合适吗?科学吗?——这样评价要求,不会是你的审美疲劳引起的吧?!
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水平,又搞出各种作文,不过老酒装新瓶,形式大于内容。
把作文还给作文,把作文还给学生个体。
一个学生的作文进步,首先是他个人的进步,不要急着拿他跟群体比,不要无意识地拿他跟成熟的写作者比,可以吗?——天天说“读者意识”,作为学生作文的读者,有没有意识到是学生在写作文?——实在不行,你自己下水写写,能写出多深刻?多有意义?多新颖?多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