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上静静去旅行(阅读之旅)
伙伴们的精彩,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第一位伙伴说,自从离开大学后,她就没有如此连续地读过书了。坚持14天不间断阅读,是一个很棒的体验。再小的事儿,选上连续和坚持,自己都会被自己感动。
第二位伙伴,她非常醉心地分享了一本书。其他成员说,听她读书是一种享受。她自己说,有人静静听她读一本书也是一种享受。给予和付出,有时候,并不分彼此,关键是双方都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第三位伙伴,将书本理论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破解了一直以来困扰的焦虑和恐惧。有人很容易将读书人称为书呆子;其实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过书。阅读好书完全可以指导实际生活,成就更棒的自己。
第四位伙伴,分享的是《荣格自传》,她慢慢悠悠的声音,很实在,很温暖,我竟然有感动到哭的冲动。作为心理专业者,我没有看完《荣格自传》,理由是太枯燥。
在她朗读自己所喜欢的片段时,我发现,这段我也读过,可是我的感受完全与她的不一样。而我更爱她的感受。这就是分享的魅力吧。你可以听到别人眼中的世界。
读书群的伙伴,每日读书打卡,每周认真分享。有一位伙伴动情地说,这真是一片心灵净土。的确,我确实希望与书在一起,能打造出净土的模样,幸好,现在没有走歪。
刚开始,有学员问我,为什么做读书会?收得钱不多,几乎没什么盈利,相比较咨询和讲座,应该说,读书会的物质效益几乎微乎其微。
我告诉他,我的初心是,让阅读和好书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时常压抑,时常痛苦,时常焦虑,每当没有办法解决时,我就会让自己静静地投身到书中。或许看到周国平解读人生的文字,我就能心平气和。或许欧文亚隆一段精彩的咨询案例,就能让我对心理学重新燃起希望。
有人说,你读过的书,即便你不记得了,也会在你的脸上、你的心里留下印记,成为你的气质。
那种将自己沉浸在当下,全神贯注的满足感,是看完一本书,一抬头就能获得的。那几个小时,无人陪伴,没有手机,你也会觉得,拥有了全世界。
阅读,让你保持敏锐,内心柔软,更富有情感。昨晚看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我几次热泪上涌。都是80后,我能体味他文字背后的艰辛,也被他知觉的细腻打动,更被他美丽的文字吸引。而且能向他学习的不仅只有文字技巧,更多的是拼搏向上的精神。
在书中,只要你用心看,平日你根本无法触及到的名人、伟人,都可以萦绕在你身怀。而且,只对你一个人说,他的经历、过往、挣扎、奋斗。在那些个当下,你可能就觉得,自己是他们的好友知己,感觉特别荣幸。
阅读最好的地方是,不分国界,不分阶层,不分年龄,不分财富,只要你想,任何你喜欢的人,你都可以深入的了解他们。
周末了,如果你还没想好做什么,不如就拿本书,带上静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阅读之旅”吧。